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桩核冠是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一种常用修复方法,分为桩核和冠,先做桩核后做冠.桩核是冠的基础,只有把桩核做好了,冠才能做好. 桩核有多种类烈,最常用的是铸造桩核.传统的制作铸造桩核的方法有:(1)嵌体蜡条法:根管常规预备完成后,涂一层石蜡油,以气枪吹薄,选合适的嵌体蜡条烤软插入根管内,使其尽量充满根管腔.用一金属丝在酒精灯上烤热后插入到蜡的中央,直达预备的根管底部,待蜡硬固,然后将金属丝连同桩的蜡型一并取出,检查蜡型是否完整,确信无误后重新放回根管内,用蜡刀熔蜡雕刻出核部的蜡型,待蜡型冷却后取下,检查蜡型符合要求后,常规包埋铸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铸造桩核替代预成桩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有不同程度松动,脱落磨损的预成桩冠修复的患者,去除原有预成桩及粘固剂。拍X线了解牙根情况,用合适直径的嵌体蜡制做桩核蜡型,常规包埋蜡型、铸造,根管消毒后吹干,将铸造桩粘固,烤瓷冠修复。结果对56例患者3-4年随访,除7例失访外,其余均未发现桩冠松动,根折,脱落情况。结论铸造桩核因形态与根管形态贴合,密合良好,较之预成桩有良好的稳固性和抗力性。  相似文献   

3.
牙签和嵌体蜡制作桩核熔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核是对残根、残冠进行全冠修复时采用的一种固位装置,临床上桩核熔模的制作方法较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76例患者采用牙签和嵌体蜡制作桩核熔模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铸造核桩临床应用的长期修复效果。 方法在X光牙片引导下,常规根管预备、嵌体蜡口内制作蜡型、常规包埋铸造。结果 回访患者98例,长期修复效果良好。结论铸造核桩密合度好、强度大、固位牢、长期修复效果好,是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临床残根残冠的保存是口腔修复学的重要趋势之一,老年人后牙大面积缺损行桩冠修复时,如果桩核采用成品桩加复合树脂或银汞口内直接修复,临床操作比间接印模铸造桩时间长、临床疗效相对差。但是应用分体式铸造核桩核修复其制作精确度要求高,特别是精确制取根管印模,才能提高桩核的制作精度。本文将就后牙分体式桩核制作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6.
张志国 《中外医疗》2011,30(22):86-86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磨矛桩核冠修复时,一种降低核桩成本制作方法 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在临床上利用自凝树脂材料制作磨牙核桩熔模时,在保证校桩冠核部分的临床强度要求下将核桩冠核部分做成中空的形式.结果 利用本方法 制作的中空式核桩经临床粘固并制作完成的桩核冠50例,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志者使用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凝树脂与牙签结合制作铸造桩核熔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8例患者,42颗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用自凝树脂与牙签结合制作铸造桩核熔模,观察其操作时间、就位情况、密合程度、以及固位效果等。结果:自凝树脂与牙签结合制作的铸造桩核熔模42颗全部成功。完成后的铸件顺利就位,与根管及根面贴合,形态大小长度符合要求,固位良好,在患者口内试戴时基本不需磨改。结论:采用自凝树脂与牙签结合制作桩核熔模,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修改、调磨、不易变形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制作前牙金属铸造桩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修复科门诊病例58例,共75颗根管治疗后的上颌前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嵌体蜡口内直接法、琼脂-藻酸盐印模口外间接法、硅橡胶印模口外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对这三组桩核的就位性、密合度及固位性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硅橡胶印模组制作的桩核24颗成功(96%),琼脂-藻酸盐印模组23颗成功(92%),嵌体蜡组17颗成功(68%),经χ^2检验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前两组与嵌体蜡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和琼脂-藻酸盐印模法制作上颌前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优于嵌体蜡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热熔模器在口腔固定修复工艺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级和2009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本科生9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级学生4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酒精灯加热的滴蜡器熔化嵌体蜡,完成固定义齿蜡熔模制作;2009级学生52人为实验组,采用电热熔模器熔化嵌体蜡,完成固定义齿蜡熔模制作。通过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为(25.5±2.1)分,对照组成绩为(22.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口腔固定修复工艺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电热熔模器制作蜡熔模,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蜡熔模的制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更快更好的制作铸造核桩烤瓷冠的方法以节省临床操作时间.方法将制作铸造核桩的传统直接法在牙体预备及取核桩蜡型方面加以改进,制作出366颗义齿,随访观察2~4年.结果无一颗义齿出现牙体折裂、义齿脱落、瓷崩及根折现象.结论该法能大大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所制作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人残冠、残根进行保存治疗。方法:采用全牙列固定义齿修复技术。结果:经过半年至三年的观察。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方法主要用于老年患者在设计、制作 特点及铸造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修复尽可能多的保余留的残根、残冠、制作出患者满意的全牙列固定长桥义齿。  相似文献   

12.
Neutral-position casting of the foot is us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unctional foot orthoses, and an accurate cast is widely assumed to be a prerequisite for a good orthotic device.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variability of casting between inexperienced and experienced clinicians and the variability of one experienced clinician taking multiple casts. Ten inexperienced and ten experienced clinicians took a cast of the right foot of a single subject, and a single experienced clinician took ten casts of the same foot. The frontal plane forefoot-to-rearfoot relationship of each cast was determined, and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ean and varia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 range of the forefoot-to-rearfoot relationship across all groups was from 10.0 degrees everted to 6.5 degrees inverted,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wide range in neutral-position casting of the foot. As outcome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successful outcomes of functional foot orthoses, this wide variability may not necessarily be a problem.  相似文献   

13.
3种桩核熔模制取方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桩核熔模制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1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分别用自凝树脂、嵌体蜡、琼脂印模材料制取桩核熔模及烤瓷冠(桥)并随访0.5~4年。[结果]261颗桩核大多固位良好,未发生继发龋坏及牙周组织病变。3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方法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各种方法适应症的选择及精确的操作,才能保证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传统的铸造技术进行部分改进,以提高铸件组织面的光洁度、减少桥体的变形。方法 选择需冠、桥修复的病人40例,为实验组;用琼脂复制上述30例桥体模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的铸件组织面光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桥体变形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实验对传统铸造技术所作的部分改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铸件组织面的光洁程度和降低桥体的变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种方法制取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2 7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 ,其中 98颗、118颗、10 1颗、110颗依次分别用自凝树脂、嵌体蜡、红色打样膏、琼脂印模材制取桩核 ,并随访观察 1~ 3年。结果  4 10颗桩核固位良好 ,边缘密合 ,未发生继发龋及牙周组织病变。自凝树脂、嵌体蜡、红色打样膏、琼脂印模材制取桩核的成功率分别为 93 87%、94 91%、95 0 5 %、94 5 4 %。四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四种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临床必须注意各种方法的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纯钛与钴铬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折断失败率,分析两种金属支架的断裂方式和原因,以及缺陷的产生在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追踪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式RPD共30 618件,分别统计18个月的临床折断失败率。收集断裂的金属支架,分析断裂原因,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微观形貌,分析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化学成分变化。结果:纯钛支架的折断失败率为1.75%,钴铬合金为0.57%。分析可能的折断原因涉及到临床牙体预备、支架设计和支架制作缺陷。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的断裂方式均呈现韧性断裂特征,裂隙缺陷存在于断裂后的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内部,气孔发现于纯钛支架的断裂面。结论:纯钛支架的临床折断失败率高于钴铬合金支架,原因与铸造过程产生的缺陷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金亭曼  章明  刘建华 《浙江医学》2002,24(8):469-470,I002
目的 采用液态乳胶进行面动脉铸型,了解人体上、下唇血管构筑,以指导唇缺损修复时各种邻近皮瓣的评估和选择。方法 用液态白色乳胶(工业半成品橡胶)与中国画颜料混合后灌注面动脉,10%盐酸液腐蚀并清除软组织,观察上、下唇血管构筑;同时进行双侧面动脉不同灌注压力自身对照。结果 乳胶铸型血管丰满、色泽鲜艳,灌注压力大的一侧面动脉粗于对侧,面动脉及其一、二级分支显示清晰。结论 液态乳胶对反映大块组织中较粗的血管及其一、二级分支有其长处,故较适合面动脉及其分支的铸型。灌注时管腔内的压力越大,铸型的血管充盈越好。面动脉铸型在唇缺损修复时邻近皮瓣的选择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钴铬合金铸造可摘义齿支架失败的原因。 方法:对287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钴铬合金进行熔模铸造,制作306件可摘义齿支架。 结果:306件铸件中,失败31件(11.14%),其中铸造不全14件(45.14%),铸件变形11件(35.48%),缩孔3件(9.68%),砂眼1件(3.23%),铸件表面粗糙2件(6.45%)。结论:铸造不全和铸件变形是临床铸造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颌全口总义齿基托铸件铸造的完整性、适合性。方法:采用在上颌结节、腭中缝后缘两个位置上安插铸道及四个铸入区角度的方法。结果:铸道的位置和铸入角度直接影响铸件的完整性、适合性。结论:上颌全口总义齿基托的铸道要安插在铸件的“最高点”,铸入角度应与铸腔曲面曲度相符  相似文献   

20.
黎艳 《华夏医学》2014,27(4):102-104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修复残根残冠以保留患牙的方法临床应用中,哪种方式有效延长患牙修复寿命保留患牙,预防根折的发生。方法:选择132例患者209颗前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铸造桩核临床修复残冠残根。结合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检查随访观察5年,根据牙根折断或松动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来评价不同桩核修复牙体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发现铸造桩核有3颗修复体出现牙根折断松动脱落。结论:铸造桩核不易折断和松动,造成根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且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是成品根管桩钉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