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超声波油雾发生器喷嘴的结构和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影响超声波油雾发生器雾化效果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压缩空气压力为0.5Mpa,喷嘴与共振腔间的距离为7mm时,超声波油雾发生器的雾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超声波雾化机理和经过反复试验,研制了流体动力式超声波雾化喷嘴。分析了流体动力式超声波雾化的原理与特点,分别用水和180号重油作为介质对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了不同雾化空气压力、液体压力条件下沿喷嘴轴向的粒径分布,并对雾化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水作为雾化介质时,雾化粒径在实验条件下基本保持在10~16μm;用180号重油作为雾化介质时,即使在入口温度50℃的低温下,雾化粒径在实验条件下亦保持在10~15μm范围内,证明该喷嘴对重油有良好的雾化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KH型喷嘴的研制及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国外液滴雾化研究成果,结合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KH喷嘴的雾化机理,给出了KH喷嘴的物理模型、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确定了喷嘴结构型式和尺寸。证实了喷嘴的压力降是控制雾化粒度的关键。分析了油品、蒸汽量、喷嘴结构、操作参数等对雾化粒度的影响。提出喷嘴质量的评定标准。总结了使用KH喷嘴厂家的蒸汽量、干气、液体收率以及能耗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自激振荡喷嘴外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能够保证气、液两相在腔体内产生轴对称涡旋的腔体结构是产生激振的先决条件,喷嘴结构参数的不同会影响自激振荡喷嘴的雾化效果及喷雾场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离心喷嘴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心喷嘴内流体流动状态复杂,精确计算喷嘴雾化特性有一定困难,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计算图表和经验公式是喷嘴设计的主要依据。实验数据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在忽略轴向速度沿径向变化的条件下,建立了离心喷嘴内流体流动状态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气芯半径和流量系数与喷嘴结构参数的关系。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压降是喷嘴雾化的原动力。喷嘴各级结构和雾化原理不同,其雾化效率就存在差异。采用具有不同压降分级结构的喷嘴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雾化实验,利用LS-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雾化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喷头段雾化效率明显高于喷嘴其他各段;当喷头段压降占总压降的比值增大时,喷雾粒径变小;当喷头段压降与总压降的比值约为0.7时,喷嘴雾化效率较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国内外喷嘴的研究与进展状况,介绍了靶式喷嘴、三次雾化喷嘴、Atomax喷嘴、LPC型进料雾化喷嘴、KH-2型进料雾化喷嘴、气泡雾化喷嘴、旋流式(BWJ型)雾化喷嘴、CCK-Ⅳ型喷嘴等结构特点及其雾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气体辅助雾化喷嘴气液初始作用角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各种空气辅助雾化喷嘴及其雾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气液初始作用时的结构,以空气、水为工质,利用LS-2000分体式激光喷雾液滴粒度分析仪对催化裂化进料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在考虑了喷嘴结构、气液比(ALR)及压力等因素后,测量了不同气液初始作用角度下通过喷嘴后形成的液体雾化粒子的粒度大小和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气液初始作用角度的大小对进料喷嘴雾化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工质雾化性能是影响闪蒸喷雾冷却效率的重要因素,工质的物性、喷嘴结构及喷雾参数等都会影响工质雾化性能。文中针对不同物性工质(包括纯水、制冷剂、纳米流体等),不同喷嘴结构以及喷雾参数(包括喷雾周期、占空比、喷雾时间、喷雾倾角以及质量流量)等多方面因素对闪蒸喷雾冷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对喷嘴流量及雾化角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了喷嘴旋流器旋流槽尺寸、喷嘴喷口长度及喷口直径对流量及雾化角的影响后找出了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规律及在喷嘴上的合理匹配,并由此解决了喷嘴雾化角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气泡雾化喷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可变的气泡雾化喷嘴,并对此喷嘴的流型、流量特性和速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室直径及长度、气液质量比、气泡发生器气孔的大小及数目等对混合室内泡状流型的形成影响显著,喷嘴的流量特性主要受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气动旋流雾化喷嘴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旋流雾化喷嘴雾化效果好,可明显改善劣质燃油的燃烧效果,但其流动特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利于实现自动控制。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一些气动旋流雾化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对气动喷嘴燃烧机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动旋流雾化原油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提高原油加热炉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对油田节能降耗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开发了新型内混式气动旋流雾化原油燃烧器喷嘴。为了评定喷嘴的雾化特性 ,在不同雾化压力下 ,应用可适性相位多普勒激光测速仪 (APV系统 )对喷嘴雾化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气液质量比小于 0 1、雾化压力 0 4MPa时 ,雾化液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小于 2 4 μm ,粒径分布较均匀 ;在雾化场中 ,沿半径方向浓度呈钟形分布 ,可明显改进喷嘴的燃烧性能。与其它气动雾化喷嘴相比 ,这种喷嘴需要的雾化气量小 ,尤其适用于边际油田或无配套蒸汽锅炉的原油加热炉燃烧器  相似文献   

14.
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依靠喷嘴控制床层温度,对稳定反应条件起关键作用。以Lurgi公司MTP工艺的反应器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氮气和水作为气相和液相的模拟介质,通过冷模实验,研究了气液相流量与入口压力的关系,测量了液相及气相两相工况下的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借助均匀性测量装置,测量了喷嘴的雾化覆盖直径。实验结果表明,喷嘴的气液相流量随入口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加,液相喷嘴的雾化性能与孔径的尺寸相关,磨损或堵塞会对喷嘴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气液两相工作时,雾化粒径大幅减小,雾化角度变小,冲击力较大且雾化覆盖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5.
把气泡雾化机理应用于气动雾化燃烧器喷嘴的设计中,设计出三次雾化的内混式气泡—气流雾化复合喷嘴,并进行了喷雾试验和流量测试。经重整加热炉试烧,结果表明对高粘度的特稠油,雾化粒度细,火焰明亮,且喷嘴工作可靠,调节比可达1:4。  相似文献   

16.
几种重油催化裂化进料高效雾化喷嘴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几种重油催化裂化进料高效雾化喷嘴的结构特点、雾化机理及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 ,以供设计及生产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17.
OPTIMIX高效雾化喷嘴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Optimix高效雾化喷嘴结构、雾化原理、性能特点及工业应用结果。洛阳分公司加工常压渣油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应用该喷嘴后 ,喷嘴雾化蒸汽较原喷嘴降低了 6 .4t/h ,干气产率由 3.99%降低到 2 .5 8% ,液化气收率由 11.75 %增加到 14 .10 % ,轻质油收率由 6 7.2 7%提高到6 8.4 1%。  相似文献   

18.
重油催化裂化进料雾化喷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近期开发的新型重油催化裂化进料喷嘴--LPEC-H型进料雾化喷嘴的性能.该喷嘴采用创新雾化结构,使原料得到高质量的雾化.采用国际先进的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测试了LPEC-H型喷嘴的雾化粒径和喷射速度,结果表明雾化颗粒细小均匀,雾化颗粒群中最大粒径显著减小,喷射速度适中,具有良好的雾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典  薛亮  刘敏  薛承文  高寒  池明 《石油机械》2020,(4):99-105
现有文献对井下雾化排液短节的雾化原理与设计方法研究还不够充分。为此,针对新疆油田应用的井下雾化排液短节,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相关方法建立了数值试验模型,对短节雾化原理与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流经切向入口进入并起旋分离,经引流体和气流通道至喷嘴处加速喷出,主喷嘴处液膜受剪切破碎成雾滴,副喷嘴处高速气流辅助雾化;选取日产气量、入口压力和喷嘴当量直径3个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日产气量与喷嘴压降呈正相关趋势,入口压力、喷嘴当量直径与喷嘴压降呈负相关趋势。研究结果及提出的“一井一策”的短节设计方法对井下雾化排液采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混式气动雾化燃料油喷嘴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炼油厂加热炉中燃烧器以重油(通常为渣油)工作的情况,设计和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内混式气动雾化燃料油喷嘴,取得了有很好应用价值的喷嘴设计用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这种喷嘴结构形式、几何尺寸、喷嘴混合腔压力以及气液质量比的方法可以同时得出很好的雾化细度以及要求的火焰长度(刚度)。所设计的喷嘴已投入工业应用,并在常减压加热炉取得5%左右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