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玫瑰孢链霉菌H11生产达托霉素(1)。考察了在摇瓶及2.5 L发酵罐中补加葡萄糖对其产量的影响。摇瓶试验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为40 g/L时最佳,在对数生长期后期补加20 g/L的葡萄糖,1产量约提高40%,并显著促进菌体生长。在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分4次共补加20 g/L的葡萄糖,1产量提高62%。2.5 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从发酵12 h开始共流加30 g/L葡萄糖,不仅有效延长抗生素的合成期,而且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1产量较分批发酵工艺提高约1.4倍。  相似文献   

2.
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研究了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XC416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以40g/L为宜,通过在对数生长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可以使生物量增加23%~31%,普那霉素的产量可以提高20%~36%;在稳定期补加20s/L的葡萄糖虽然对生物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56%~76%;而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期和稳定期前期分两次各补加10g/L的葡萄糖,则能使普那霉紊的产量提高1.92倍。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和抗生素合成的初期分三次共流加36g/L葡萄糖不仅有效地延长了抗生素的合成期,还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紊的能力及产物得率.最终使普那霉紊的产量提高1.02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与响应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SIPI-120620产纳他霉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玉米淀粉、葡萄糖和NaC1是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关键因子.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玉米淀粉70g/L、葡萄糖10.7g/L、黄豆饼粉15g/L、酵母粉20g/L、NaCll.3g/L、碳酸钙2g/L及初始pH6.5.此试验条件下,纳他霉素产量达到4.09g/L,比原培养条件提高了1.86g/L倍.  相似文献   

4.
B34- 0 1 用热带假丝酵母补料分批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条件优化  Kim Jh等 [J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 0 0 2 ,2 9(1) :16 ]木糖醇是一种功能性甜味剂 ,由木糖通过热带假丝酵母ATCC1380 3生物转化得到。在供细胞生长的葡萄糖和供生产木糖醇的木糖的双底物发酵基础上 ,用补料分批发酵来提高木糖醇终浓度。研究了木糖和木糖醇对木糖醇生产率的影响以确定补料分批发酵的最适浓度。确定了培养基中 10 0g/ L的木糖浓度和低于 2 0 0 g/ L 的木糖和木糖醇总浓度是获得木糖醇最大生产率和得率的最佳条件。提高木糖和木糖醇的浓度则会降低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及发酵罐培养的一些发酵参数、诱导阶段的补料基质及诱导剂浓度对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和分批及补料分批发酵培养进行研究.结果在摇床转速为150、200、250 r/min条件下测得以葡萄糖为基准的Y△x/△ s分别为0.203、0.27、0.33干细胞产量分别为0.54、0.765、1.0g/L.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034、0.048、0.066 g/(L.h).细胞对数生长期分别为6、7 5、10h发酵罐上生物量由分批发酵的18(A600nm)提高到补料分批发酵的35(A600nm),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质的10%.结论后期供纯氧与补料能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乳糖浓度和诱导前用甘油作碳源有利于IGF-Ⅰ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阿维菌素补料发酵工艺,提高阿维菌素的产量。方法 利用15L发酵罐研究发酵工艺,通过碳酸钙的加量,使pH控制在6.0~6.4范围;通过补料控制残糖水平在2.5~3.5g/100mL之间。结果 补料工艺与原工艺相比,200h发酵单位可达3427mg/L,较对照2677mg/L提高28.1%,放罐体积较对照提高10.0%,发酵指数提高45.08%。结论 新工艺为阿维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及发酵罐培养的一些发酵参数、诱导阶段的补料基质及诱导剂浓度对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和分批及补料分批发酵培养进行研究.结果在摇床转速为150、200、250 r/min条件下测得以葡萄糖为基准的Y△x/△ s分别为0.203、0.27、0.33干细胞产量分别为0.54、0.765、1.0g/L.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034、0.048、0.066 g/(L.h).细胞对数生长期分别为6、7 5、10h发酵罐上生物量由分批发酵的18(A600nm)提高到补料分批发酵的35(A600nm),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质的10%.结论后期供纯氧与补料能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乳糖浓度和诱导前用甘油作碳源有利于IGF-Ⅰ表达  相似文献   

8.
硫酸铵与pH对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15L发酵罐中还原糖、氨基氮和pH,考察不同发酵模式对Candida utilis SIPI-60336生物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在高密度发酵模式中细胞产量和GSH产量同时达到最人值.确定发酵工艺为:在流加葡萄糖的基础上流加硫酸铵并控制pH,通过高密度发酵提高细胞浓度来提高GSH产量.最佳发酵条件为:还原糖浓度为10g/L,氨基氮浓度为60mg/100ml,pH 4.5.发酵48h后GSH产量和细胞干重均大幅提高,分别为830rng/L和41.5g/L.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进行分批补料发酵生产透明质酸(HA).结果表明:采用葡萄糖初始浓度为4%,分批补加葡萄糖,使其浓度控制在2%,可使HA的产量达到3.4g/L,平均分子量2.45×106Da.若加入0.75g/L尿苷一磷酸,HA的产量可提高20.6%,达4.1g/L,平均分子量2.87×106Da.  相似文献   

10.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链霉素抗性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紫外线对纳他霉素(Natamycin)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后,利用链霉素抗性突变选育得12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13株。突变株SG-56的生产能力达到出发菌株的146%,研究了其发酵性能,优化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纳他霉素产量为2.81g/L,较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