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养蚕是对传统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介绍了养蚕大棚的建立、养蚕物资的准备、大棚养蚕技术措施、养蚕空闲时期利用大棚开展食用菌栽植,养蚕种菌复合经营可获纯收入3.0万~5.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并展望了"一棚两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建湖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该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由于有上述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通过不断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结合建湖县地理、气候及该县目前大棚养蚕的现状,将大棚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纳,供同行及蚕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广省力化大棚养蚕技术是解决农村养蚕设施不足、劳动力紧张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大棚养蚕在棠张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棠张镇蚕桑技术人员和养殖科技户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利用养蚕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和反季节蔬菜新技术,并在后谷堆村200余户示范推广,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蚕农将闲置期的养蚕大棚,见缝插针,种植蔬菜、食用菌,通过对大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蚕大棚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使大棚养蚕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我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建湖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运而生,并通过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敖启舰  蒋光茂  陈伟 《四川蚕业》2009,37(3):40-41,44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业的发展。减少蚕房等养蚕设施投入,实现省力化养蚕是推进蚕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冕宁县蚕桑事业管理局借鉴山东、江苏、浙江及四川内地大棚养蚕的经验,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新型养蚕大棚的研制推广,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明霞 《江苏蚕业》2006,28(1):58-58
<正>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霞 《蚕桑通报》2005,36(4):33-33
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的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棚养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金钱 《中国蚕业》2002,23(3):35-38
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有:①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大,而且受到建房政策的约束;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郑作运 《北方蚕业》2001,22(4):48-49
大棚养蚕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在室外用塑料膜或塑料纺织布建成"温棚",在棚内进行养蚕的新的饲育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本、优质、高效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内不少省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近年也开展了大棚养蚕研究与应用,同样取得了可喜成绩 .现将河南大棚养蚕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 大棚养蚕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棚养蚕是养蚕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现已为大多数蚕农接受。在建湖县涌现出一批使用大棚养蚕技术而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典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蚕农大棚的搭建方式、质量存在差异,养蚕成绩迥然不同,特别是秋季。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县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我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养蚕新技术,大棚地面养蚕就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具有轻便、省工、省力、高效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被我县重点推广和普及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通过多年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地面养蚕技术日趋完善,现将大棚搭建及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  相似文献   

12.
千阳县自2000年起引进大棚养蚕技术,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大棚养蚕规范化管理及配套利用的高产高效技术.止2001年全县示范推广养蚕塑料大棚116座,全年养蚕1044张,生产鲜茧3.65万kg,张产茧比普通蚕盘育增产5kg,增值80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计划推广200座.大棚养蚕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形式.大棚保温、保湿性能好,既可节约升温费用,又可延长桑叶保鲜时间,减少给桑次数,提高食下率,节约桑叶.与普通养蚕相比,大棚养蚕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3.
室外大棚养蚕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需要而涌现出的一种可有效解决规模养蚕大户设施和劳力不足矛盾的新型养蚕形式.近年来,各地同行对各种类型的简易蚕房和大棚养蚕进行了探讨和试养,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地域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在技术操作上有较大差异.从海宁市近3年大棚养蚕调查结果和蚕农的反映看,竹架大棚因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产量稳定、造价偏低和可兼营其他养殖业等优点得到蚕农的欢迎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如皋市将大棚养蚕与大棚养鸡有机结合起来,在非养蚕生产季节利用大棚养鸡,经济收益可实现翻番。"大棚养蚕-养鸡"模式关键在于季节及时间做到巧妙安排,确保大棚养蚕与大棚养鸡两不误,笔者做了一些专题调查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大棚养蚕系列技术中,养蚕密度的控制是获得优质高产蚕茧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遂川县的蚕桑规模略有减少,但养蚕大户却逐年增多,桑园相对集中到较少的蚕农手中,为解决养蚕场所问题,遂川县近几年建设了一大批养蚕大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大棚养蚕的好处现行推广的大棚养蚕与传统的养蚕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一是养蚕用房与生活用房分开,方便蚕室消毒,减少污染,也改善了居住环境;二是通风透气好,温湿度调节方便,降低发病率;三是大棚养蚕解决了养蚕场所问题,容易做到稀放饱食,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养蚕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在这种情况下,我县的室外大棚推广很快,凡养蚕两张以上的,都是大棚养蚕。2004年春,有大棚2100个,在重点养蚕区大棚蚕达95%以上,蚕农普遍反映大棚养蚕的产茧量从原来的25~30kg/张,提高到35—40kg/张,发病率下降了5%,蚕农真切体会到大棚养蚕的好处。现在又有蚕农为了更省事,待小蚕一出共育室就直接放进大棚。  相似文献   

18.
周昌平 《蚕桑通报》2002,33(4):51-51
大棚养蚕是养蚕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在我镇的推广和使用已有6~7年时间,并为绝大多数蚕农所接受,普及率达到60%以上,涌现出一批大棚养蚕的高产典型。大棚养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有效地改变了蚕座的环境条件,达到了稀放饱食高产的目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是,由于大棚的建造上存在的问题,在不良气候环境,养蚕成绩迥然不同。笔者对许南、芦河两村2000年两秋大棚蚕饲养情况。作了调查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产量高质量好,冬春空闲时段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目前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蚕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棚养蚕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大棚蚕的产量和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县自1995年开始,在团林镇南泉子二村试行建起了五个高标准的养蚕大棚,当时由县公司、茧站和村共同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水通、路通和电通的同时,还配备了消毒池和贮桑室。当年,这五个大棚共饲育蚕种73.2张,产茧3103.7kg,全年平均张产达到42.4kg,比蚕室养蚕高8.2kg,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年,我县公司在各乡镇开始进行推广,并出台了每平方米给予2元补贴的优惠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发展养蚕大棚1436个,2000年共承担饲育蚕种10321张,总产茧376716kg,平均张产达到36.5kg。特别是团林镇的南泉子二村,14.3公顷新老桑园共建有养蚕大棚86个,全年共承担放养蚕种681张,几乎全部是大棚养蚕,总产茧达29419.2kg,平均张产达43.2kg,比蚕室养蚕张产高出6.9kg。由此推算大棚养蚕每张种比蚕室养蚕可增加100元的经济收入,667m2产值可提高300元左右,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但也有的大棚户养蚕产量和质量却不怎么明显,甚至个别户比蚕室养蚕效益还要低。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养蚕前常规消毒法的补充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养蚕前消毒普遍贯彻执行的是搬、扫、洗、晒、消五步消毒法。根据现在养蚕生产的发展和多年实践体会,认为对五步消毒法应该进行新的补充。1 增加灭蚊灭螨内容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入发展,蛋桑生产正出现两大转化,即大户承包和大棚养蚕.养蚕塑料大棚多数建于桑同附近的田野里.所以蚁害、螨害逐年增多,特别是新建的大棚,多数都遭遇蚁、螨危害,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