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琦 《今传媒》2010,18(9):102-103
目前,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推行"新闻立台"策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新闻立台"?如何寻找"新闻立台"关键点和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是重点。但是多年来,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弊病甚多,笔者主要抓住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播报时政新闻是地市电视台的重要职能,是"新闻立台"的重要支撑。当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普遍缺乏吸引力、影响力,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是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此,试图从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和保障等几方面探讨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改进与创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李刚  马凯俊 《新闻前哨》2023,(23):27-28
时政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自办节目中占据着黄金时段和较大篇幅,被视为立台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报道形式和内容单调枯燥,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和传播力。但时政新闻栏目又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的重任,起着联络政府、沟通百姓的桥梁纽带作用,观众的关注度很高,尤其是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地方台时政新闻栏目如何守正创新,实现自我突破,是所有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罗华 《新闻窗》2012,(3):97-97
时政新闻一直是县区级台自办节目的重中之重。作为县区级台的立台之本,时政新闻这道“主菜”却一直是基层电视台的软肋。如何改进时政新闻,让广大群众爱看,更好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从县区级台时政新闻存在不足入手,剖析问题存在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初步对策,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彬 《新闻窗》2012,(5):61-62
时政新闻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作为地方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可以在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地方时政新闻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一成不变的模式令观众看后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点,但不同程度存在画面不规范和画面单调、枯燥等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时政会议新闻和领导调研活动的一些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7.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8.
新闻不能策划,但新闻表达可以策划,策划在电视时政新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当前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如何保持电视主流媒体在话题设置上的定力和引导力,非常值得新闻工作者思考。从主题确定、内容筛选到表现形式,时政新闻采编制作播出各环节,都充分体现了"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登高望远,才能对内容浮躁、表现浮夸、粗制滥造、主题低俗的电视新闻时刻保持警惕警醒之心。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政治新闻,在我国大多与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外事活动有关。目前,采访报道时政新闻的中央媒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唯一的一家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0.
汪伟 《新闻世界》2014,(7):39-40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时政新闻民生化会使时政新闻的新闻本体得到很好体现,新闻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和彰显,同时,也会有效提升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喉舌"功能。要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必须切实转变报道理念及模式,学会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在采制新闻时做到接地气深挖掘,并注意"点亮"新闻标题和导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跑时政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增强地方纸媒时政报道可读性的"路径"。突出民生视角,让新闻更"实在"读者看报一般从标题开始,然后有选择性地看一些有兴趣的内容,党报如果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在标题中体现对民众需求的回应,就能赢得读者的阅读兴趣。实际操作中,突出时政新闻标题的民生视角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首先,作为新闻标题,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把新闻中的关键字和有价值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标题,这也适用于时政新闻。具体到时政新闻这一类新闻的标题来看,要把新闻中带有新内容的元素和民众最关心的元素作为标题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在县级电视台中,时政新闻的播报都是以电视为媒介的,主要是由县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工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节目。并且时政新闻节目一般都具有严肃、较为严格的特点,因为其参与主体的层次相对较高,播报内容较为单调,因此播报的要求对比其他类型节目而言更为严格。这也意味着时政新闻通常会给观众带来较乏味、刻板无趣的印象,难以与号召的"三贴近"的原则相一致,会直接导致县级电视台播报时政新闻的收视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要想使得时政新闻的播报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深入把握时政新闻的内涵,积极寻求创新,结合县级电視台时政新闻的特点做出更加有吸引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13.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它担负着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党政领导政务活动信息、解读和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和举措等重要任务,含有大量丰富的新闻信息,是展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成就的具体载体,是党和政府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贴近群众、沟通群众的有效手段,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同时,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是电视台"政治家办台"的集中体现,是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新闻立台"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在电视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因而,做好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高度重视,也是每个电视时政新闻工作者认真实践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提高新闻时效性和信息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当家菜",公众要想及时了解本地的大事,捷径之一就是从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中"察言观色"。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面孔严肃、结构单一、言语空泛,缺乏新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济源日报》2013年精心策划推出的"济源向新加坡学习什么"时政系列报道,以其生动性、贴近性、互动性、持续性,营造出了济源人民争相"以新加坡为标杆、向新加坡学习"的浓厚氛围,达到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时政新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僵硬和八股化.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亮化"时政新闻作了初步阐析.  相似文献   

16.
地级电视新闻媒体,由于上星卫视的不断增多、大台新闻触角的不断延伸,在日趋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间,逐渐处于相对劣势的尴尬地位,如何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将突破点放在"新闻立台"上。除了常规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外,热点新闻因其时效性更强、关注度更高而备受地方新闻媒体的偏爱。热点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面对热点新闻,尤其是突发的热点事件,一个  相似文献   

17.
平萍 《新闻爱好者》2011,(24):125-126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十分紧迫和重要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究其原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8.
陈华 《新闻爱好者》2010,(10):121-12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各级党和政府通过时政新闻报道,使政策、政令得以有效地贯彻,人民群众则可以从时政报道中了解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以及与其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但不少地方电视台由于没有发挥出电视媒体的优势,报道形式单调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下面,笔者结合儿篇时政报道,就如何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系列报道是提升纸媒"厚度"和"深度"的重要抓手,也是新闻策划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时政新闻系列报道见报力度,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进行通俗化解读,不仅能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也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时政新闻更"接地气".本文以作者参与策划的一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过程的梳理和总结,对时政新闻系列报道的特质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生活类报纸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白热化,"时政新闻"这个过去曾被忽视的新闻体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地市一级的晚报,在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等的同时,已将做活当地时政新闻作为参与报纸市场竞争的一大优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