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煜  林雪冰 《新中医》2020,52(13):97-99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疼痛患者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程度、症状评分及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组VAS评分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协定方消肿汤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甘露醇消肿治疗和口服中药消肿汤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患肢均显著消肿,两组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消肿汤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方面疗效显著,与甘露醇消肿疗效相当,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湿活血通络法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进行常规功能锻炼与护理,实验组给予祛湿活血通络法中药口服和外敷,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静滴,空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功能锻炼与护理。分别观察各组术后3 d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术后7 d肿胀消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7 d实验组肿胀消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祛湿活血通络法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的作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冰敷患肢和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消肿时间、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27±1.3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7.02±2.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显著,促进消肿止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药枕减轻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赣州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中医骨伤科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枕头抬高患肢,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枕抬高,均连续干预7 d。对比两组术后1、3、5、7 d患肢肿胀度、疼痛程度及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并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 d两组肿胀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两组肿胀度、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枕有利于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失及疼痛缓解,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超声中药透入对四肢骨折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超声中药透入治疗,对比两组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肢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7天,观察组患者肿胀分级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钙素(BGP)及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中药透入对可有效缓解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可降低机体炎症,促进骨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齐永红  闵学 《新中医》2020,52(24):128-130
目的:观察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使用湿热敷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淤肿的骨折患者98 例,按照随机抽签的结果分成对照组 (49 例,常规护理) 与试验组 (49 例,常规护理联合湿热敷中医护理)。观察 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与患肢围径、住院时间、消肿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71.43%,试验组为95.9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 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与患肢围径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与消肿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应用湿热敷中医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极佳,可使患者的患肢淤肿更快消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并出院,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1例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术后使用药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为丹红注射液组,实验2组为β-七叶皂苷钠组,对照组为5%葡萄糖注射液组。分别观察各组术后3天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术后7天肿胀消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实验组肿胀消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的作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诸妍 《新中医》2015,47(9):235-23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饮食情志指导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中医调护对老年四肢长骨骨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红外线照射及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饮食情志指导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中医调护措施。进行6月的随访。记录术后3天肿胀、疼痛情况,记录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成观察58例,对照组完成观察56例。综合疗效优良率观察组82.76%,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天2组疼痛、肿胀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9.93%,观察组17.2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饮食情志指导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中医调护对老年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奇偶数字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肿胀及疼痛缓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消除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方法简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抬高垫减轻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侧肢体疼痛、肿胀程度。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患者4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6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按常规骨折术后护理。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将普通枕头塞于患肢下以抬高患肢;治疗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骨科下肢抬高垫抬高患肢。结果:两组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使用骨科下肢抬高垫可明显缓解患侧肢体疼痛、肿胀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熨烫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加以中药熨烫于患肢切口上下10cm处予以熨烫治疗。用肿胀程度评定标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肿胀消退及疼痛程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肿胀疼痛程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天实验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术后7天实验组患肢肿胀消退及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中药熨烫治疗能明显缓解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消栓汤"预防性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消栓汤,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肢体肿胀周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统计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2.94%),对照组出现9例(1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2组患者VAS评分、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日,对照组术后第14日,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第1日(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日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期血浆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加用中药消栓汤可以更早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雷火灸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112例老年骨折术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治疗。比较2组术后14 d临床疗效;比较2组术后7 d及14 d的患肢疼痛状况、肢体肿胀程度;记录2组治疗期间褥疮、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 术后14 d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7 d、14 d疼痛情况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的FM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给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雷火灸干预,可有效活血化瘀、镇痛消肿,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胶囊治疗骨折后早期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消肿止痛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肿胀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予以消肿止痛胶囊治疗,患肢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肿胀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予以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8.4%,肿胀治疗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胶囊治疗骨折后早期患肢肿胀疼痛疗效确切,组方具有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疗效,可显著消退患肢肿胀疼痛,使痛苦进一步减轻,属使用安全、便利的一种治疗措施,患者功能恢复快,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湿敷联合持续加压冷疗治疗四肢骨折对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前来就诊并收治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临床传统冷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活血通络汤中药湿敷联合持续加压冷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肿胀、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5、7天,干预组肢体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1、3、5、7天,干预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活血通络汤中药湿敷联合持续加压冷疗治疗能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患肢肿胀、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 0例单独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观察组3 0例在鹿瓜多肽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术后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7天,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等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6.67%,对照组为7 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长虹 《光明中医》2010,25(8):1433-1434
目的探讨中医双柏散外敷对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早期四肢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双柏散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骨折后1d肿胀、3d肿胀和疼痛程度、7d肿胀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肢骨折后1d肿胀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实验组骨折肿胀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实验组骨折肿胀消退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双柏散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骨折术后肢体及软组织肿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胀值及患肢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62%,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皮纹出现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2组患者的肿胀值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的肿胀值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及软组织肿胀症状,减轻疼痛,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第1日进行常规治疗,中药组患者则给予中药口服和熏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增加其他特殊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5、7 d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中药组患者术后3 d起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疗程结束时腕关节肿胀消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以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及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