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学家研究栏目约请董文轩教授、郭修武教授和张志宏教授专题介绍恩师景士西教授一生 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在果树学、园艺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景士西教授(1929~2010),中国著名果树学家和园艺学 家,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物栽培与遗传育种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 国遗传学会理事、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长、辽宁省果树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农业教育》副主编、《果树学报》编委和顾问、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景士西教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和果树学科建设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守仁教授(1912~2005),江苏丹阳人,著名水稻学家和农业教育家,在水稻籼粳交育种理论、水稻理想株形研究,水稻超高产 育种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重点科技攻关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杨守仁教 授在沈阳农业大学素有严师风骨、良师风范和大师风采,他在水稻科学研究方面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大部分在《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公布,他对科研论文字词句章、段落结构和内容表述要求极为严谨、慎密和准确,体现了稻界泰斗事必求是、理必求真和辩证出 新的科学精神。甚至在耄耋之年仍虚心学习,诲人不倦,辛勤耕耘,科教育人,较早地建立了国家超级稻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并指导 团队在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杨守仁教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显示出来的管理智慧,值 得后来者研究、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杨守仁教授(1912~2005),著名农业教育家、水稻学家,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农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研究生导 师,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稻所理事会理事,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杨守仁教授倾毕生精力于稻作理论与栽培育种 实践,成为籼粳稻杂交、水稻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实现了继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水稻生产潜力的 第三次突破。杨守仁教授情系祖国、兴稻为民的科学志向,坚持真理、学而能思的科学方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 勤奋治学、殚精育人的师德情怀,成为学界尊敬的名师、良师和大家,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敬仰、爱戴和学习的科学家楷模。  相似文献   

4.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 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造、具有博士…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中国农学界首位女遗传学家曹诚英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学家研究栏目约请王琦编审专题介绍曹 诚英教授在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中做出的成就,以示怀念。曹诚英(1902~1973),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在马铃薯遗传育种和高产 栽培中做出有益探索。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遗传学辩争中敢于坚持真理,为沈阳农业大学的遗传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造、具有博士学…  相似文献   

7.
刘世强(1940-),男(汉族),辽宁省海城人,中共党员。 1964年毕业于沈阳 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科协五届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六 届理事,辽宁省遗传学会六届副理事长。 刘世强教授任教30余年来,先后为专科生、函授生、本科生、硕士与博士 研究生讲授过普通遗传学、群体与生态遗传学、遗传学经典论文选读、研究班 讨论和生物工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位课。撰写教学研究论文7篇, 主持并完成“遗传学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2004,(4):312-312
沈农8718是沈阳农业大学王伯伦教授等选育的水稻品种,199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9.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k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造、具有博士学位的…  相似文献   

10.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扬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造、具有博士学位的…  相似文献   

11.
顾慰连教授(1931-1990),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潜心于教书育人,为农学本科生、研究生分别讲授作物栽 培学、玉米栽培与良种繁育、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他先后担任沈阳农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和沈阳农业大学首任 校长,倾心于学校的恢复、整顿与发展,为把学校办成以农为主,农理、农工、农文结合的综合性农业大学而创新求索。他躬耕于玉 米栽培技术、玉米育种与繁育、玉米高产栽培生理等科学研究,并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关心国家大事,兼任国家、省 市各级学术、社会组织领导与成员,忠实履行职责。顾慰连教授具有博闻强识、爱岗敬业、矢志科学的忘我精神和修身厉行、尊师重 教、温恭自虚的优秀品质,这些科学家的伟大风范值得农业科教工作者效仿、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日前 ,从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获悉 ,2001年度由沈阳农业大学主持的9项科技成果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其中 ,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九五”期间 ,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全校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刻苦钻研和努力拼搏 ,沈阳农业大学的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由沈阳农业大学承担的一批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研究进展顺利。特别是2001年度沈阳农业大学加强了科技成果申报奖励的组织管理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科技成果在…  相似文献   

13.
韩晓日(1960 -) ,男(蒙古族) ,辽宁省盖州市人 ,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 ,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为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植物营养学科带头人。1997~1998年曾在韩国庆北大学农化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兼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根际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诊断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壤学会理事等职务。韩晓日教授一直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硕…  相似文献   

14.
张玉龙(1954 -) ,男(汉族) ,辽宁省建平县人 ,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为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1981年到1983年赴日本学习两年 ,1990年和1991年受国家教委派遣和日本方面的邀请分别以访问学者和客员教授的身份两次赴日本做合作研究。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日本农业工程学会会员、日本土…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科学》2006,(3):F0002-F0002
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7月经辽宁省科技厅、2003年10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依托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和设施园艺学博士点学科组建的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蔬菜学科成立于1952年,是由原复旦大学农学院蔬菜学科和原沈阳农学院蔬菜教研组合并而成,是我国建立最早且最有优势的蔬菜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从事设施园艺教学和研究的学科之一,特别是最早从事日光温室研究的学科。因此,本实验室在设施园艺教学和研究领域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从科技部获悉 ,沈阳农业大学主持和参加申报的10项课题入选“十五”国家“863”计划 ,其中主持课题1项 ,主持子课题2项 ,参加课题7项。这说明沈阳农业大学在全国高新技术领域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对沈阳农业大学的科技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获资助的课题如下 :园艺学院周宝利教授主持的“可控环境下主要蔬菜作物优质高效和无公害的全季节生产技术” ;农学院陈温福教授主持的“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技术及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子课题) ;园艺学院冯辉教授主持的“大白菜优异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和强优势组合选育”(子课题…  相似文献   

17.
沈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享誉国内外。这儿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已率先实现了粮菜肉蛋奶自给有余。代表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聚会,都感到无比兴奋、愉快和幸福。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4年7月27-29日在沈阳召开。这次大会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辽宁省土壤学会承办。特别要提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为这次大会成功胜利召开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掀开了21世纪土壤科学发展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肖祖荫(1941-),男(满族),辽宁省本溪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肖祖荫教授任教30余年来,为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讲《耕作学》、《高级耕作学》等专业课和学位课,一直从事耕作制度和高效集约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其中"辽河流域高效集约可持续农业开发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1986~1990年任辽宁省建平县科技副县长,主持农业部下达的"建平县科技扶贫农业综合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科学》1999,(5):封三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化造、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组砀学术队伍,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该学科现有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2人,讲师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12人在国外留学1年以上。 该学科以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小麦)全面持续高产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强调栽培与育种的结合,捉进了两个学科的发展和统一。该学科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生理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研究方面,历史久远、基础坚实、领域开阔、成就卓著。尤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作物抗逆生理与育种、作物高产优质我抗育种及生物技术等研究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已进入了该学科的前沿领域。1992年以来,住房偿科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6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总数2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20余部。 该学科拥有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先进完善的培养条件。自1981年获博士、硕士授予权以来,共招收41名博士生,其中已毕业19名,在读22名,培养博士后1名,硕士生200余名。由于注重对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毕业的研究生水平较高,毕业后很快成为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骨干,有些已成长为本学科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 面向二十一世纪,该学科十分注重农业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建设,瞄准我国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将科研工作定位于国际前沿领域,加速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将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为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龙步(1933-),男(汉族),广东和平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职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稻作研究室副主任。张龙步教授40余年来,潜心于水稻育种与栽培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及省的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农业科教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0余项。内容涉及籼粳稻杂交、水稻理想株形、北粳南引、水稻超高产四大前沿育种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品种的选育推广。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水稻编著2本,选育水稻新品种6个,累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