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批评方法,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研究与解读小说文本的视角。以这一特定的视角分析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可以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美国黑人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和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2.
在文艺学研究中,文艺审美论者强调文艺审美的超功利性,而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则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文艺作品,甚至直接放弃对审美性文艺作品的关注,去研究功利性的大众文化现象,所以文化研究、文化批评被文艺审美论者们批评为忽视了文艺审美性。然而,审美与功利两者既有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不能因此被认为忽视了文艺审美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述评近几年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从批评的视角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所作的英文演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评介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的新动向,并就如何深化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的批评分析研究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惠特曼《草叶集》诠释了生态批评理论。从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关注自然与社会三个方面,探究了生态批评理论与《草叶集》的关联度,以及《草叶集》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筑意象的空间隐喻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卡佛的名篇《大教堂》中建筑意象引人瞩目。空间批评理论认为,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多维文化信息。借鉴空间批评理论视角,探讨《大教堂》的空间化隐喻叙事艺术。文本中,城堡、监狱和大教堂的建筑意象相克相生,表现自我突破固守与禁闭,获得新生和成长。空间概念在《大教堂》中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批评开始由单维批评视角向多维批评视角转换的转型时期,高校的当代文学批评教学应注重在强化多元观念下优化学生的文学批评品质,在张扬批评个性的同时让学生深化对文学批评的认识,在汲取丰富理论营养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自如地选择恰当的批评方法,应对日新月异的批评对象。而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运用多种文学批评手段,采用灵活的批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批评训练活动去提高学生的批评素养。  相似文献   

7.
《奥利弗·退斯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从生态批评视角对该作品中呈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进行探究,阐释与分析了当时的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生态状况及其带给当代世界的思考,从而完善和发展了狄更斯作品的生态批评维度研究。  相似文献   

8.
<儿子与情人>有着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圣经>中的主要人物耶酥、玛利亚、夏娃等及伊甸园场景都成了<儿子与情人>人物塑造、场景描绘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视角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态度与观点。同一语言文化成员可能视角不同,不同语言文化成员更是如此。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活动,视角转换是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关成果丰硕。但是,事物具有多面性,决定了翻译中视角转换的不可穷尽性以及进一步探索的必要性。除了已发现的翻译中的各种视角转换模式外,本研究发现了原因—结果、结果—原因、结果—行为、方式—行为和行为—方式等5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翻译"为主题,对近15年来刊登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检索统计,综述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看,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从研究特点看,呈现出了研究范围广、研究开展不平衡、缺少反思批评研究的特点。总体而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全方位应用的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水面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表面张力作用使机构漂浮,整体机构较为简单,长60mm、宽50mm、高35mm。对于针对漂浮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宏微双重结构的漂浮机构拓扑构型和几何参数,将负载能力提高到了5.73g,为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优秀女作家波特的短篇小说《偷窃》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作品,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人称代词、定冠词、隐喻、象似性等几个角度对小说的文体风格、主题意义及语篇连贯做了认知文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对信息素养教学开展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考。4I原则对于信息素养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强化教学保障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程质量,依托4I原则所强调的趣味、利益、互动、个性四个原则可分别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开展应用。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探索,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伯克的崇高美学理论,从厄舍古厦的环境、超自然力、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爱伦·坡的哥特小说<厄舍古厦的倒塌>所孕育的崇高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其中涉及到的家居用品极其丰富,描写或虚或实,或概括或具体、细腻,它们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铺陈、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很好的渲染衬托作用。本文拟对《红楼梦》中有关帘,幔,帐,衾,被等家居用纺织品的名称、色彩、图案、款式、用途、寓意等进行初步的考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矩阵多项式的迹的若干性质 .从一般意义上推广了文献 [1 ]与文献 [2 ]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7.
《荒野的呼唤》这部杰出的动物寓言小说出自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之笔下。该书虽然篇幅不足百页,情节也较简单,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狗主人公巴克的形象与性格是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作者的思想在巴克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巴克的切身经历和性格特征,来揭示这部小说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不仅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文学作品是对空间的表述和再现,同样隐喻了权力关系之间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纠缠。通过对中国名著《红楼梦》和英国小说《鲁滨孙飘流记》的重新解读,可以分析和探究它们的空间叙事隐喻的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9.
将前景化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使其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有效工具乃为译界正在探索的课题。笔者选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首政治抒情诗"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为语料,尝试以前景化为视角,对比分析这首诗的三个中译本,旨在为诗歌翻译批评与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立足地方经济需求 优化人才培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几年来为适应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能力培养方面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