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Feeney法制作重度颅脑外伤模型,人参皂苷组在造模前30min按5mg/kg灌胃人参皂苷。造模后6、24、72h共3个时相点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COX-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COX-2mRNA的表达;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脑外伤后6h出现COX-2mRNA的表达,24h达到高峰,72h后明显减少;人参皂苷组各个时间点COX-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重度脑外伤存在COX-2mRNA的异常表达,人参皂苷能抑制COX-2mRNA的表达,可能对脑外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因子对人参皂苷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林  张涛  杨利民  韩梅 《中草药》2017,48(20):4296-4305
目的研究生态因子和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表达对人参皂苷合成、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的4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在不同生长时期根组织中8个关键酶基因(HMGR、FPS、SS、SE、DS、β-AS、CYP82D47、CYP716A47)表达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根中8种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b_2、Rb_3、Rc、Rd)的量;以小型气象站对人参样地气象数据进行采集;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在人参皂苷积累的重要时期(开花期至果熟期)的表达高于果后参根生长期和枯萎期,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相互影响,协同增减,人参根组织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对人参皂苷积累多表现出了正相关关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Rg_1、Rb_1、Re、Rc量较高,8种单体皂苷量动态变化趋势并不相同;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势是影响根部人参皂苷合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温度与人参皂苷Rb_1、Rd显著负相关(P0.05),光合有效辐射对人参皂苷Rg_1的生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土壤水势与人参皂苷Rb_1显著负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是影响人参皂苷量的主导生态因子,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是次要因子,在生态因子主导下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调控人参皂苷的合成与积累。生态因子与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共同调控了人参皂苷的合成,对人参皂苷的积累有重要影响。结论明确了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和人参皂苷量在人参中的动态变化,为人参皂苷合成生理生态机制的明晰及对人参药材质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论证人参和当归促进血细胞生成及“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方法:采用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经人参多糖(GPS)和当归多糖(A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上清液(HEcCM)中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及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3和IL-6在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GPS和APS体外诱导制备的HFcCM能显著促进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的增殖;同时,GPS和APS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内皮细胞GM-CSF、IL-3和IL-6蛋白表达。结论:GPS和APS能上调造血微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来调节血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表达的影响。方法按人参皂苷Rh2不同浓度设置3个实验组(10,40,80 mg/L)和1个对照组,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TFPI-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FPI-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等。结果 10,40,80 mg/L人参皂苷Rh2均可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侵袭力并能上调TFPI-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40,80 mg/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人参皂苷Rh2具有上调人食管癌Eca-109细胞TFPI-2基因表达和抑制其侵袭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常压密闭缺氧模型考察了人参皂苷对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氧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每组按照不同缺氧时间点再分为2个亚组,各亚组10只大鼠,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缺氧前后脑和心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情况,并采用RT-PCR检测HIF-1α、EPO、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观察HE染色病理切片发现缺氧6 h后模型组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均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而人参皂苷组的缺氧损伤情况得到明显减轻。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缺氧环境下,缺氧模型组大鼠脑和心脏组织HIF-1α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升高,人参皂苷组较缺氧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缺氧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大鼠脑组织EPO mRNA表达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组织EPO mRNA未表达。结论:人参皂苷可改善缺氧大鼠脑和心脏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影响HIF-1α、EPO、Caspase-3 mRNA的表达、调节大鼠组织内部氧平衡、促进红细胞生成、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参主要成分对大鼠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执瑛  谢燮  王晓艳  贾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363-3366
人参及其有效成分因具有卓越的增强免疫、调节内分泌及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而著称,然而各成分功效之间的差别并不明确。该文以实验大鼠为对象,研究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一人参总皂苷、三醇皂苷、二醇皂苷以及人参多糖对机体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参二醇皂苷和多糖在提升动物免疫器官质量、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δ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的作用优于其他组。总皂苷和三醇皂苷可有效增加脾脏天然杀伤细胞(NKC)的含量。二醇皂苷和多糖可以显著增加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人参总皂苷在增加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方面优于其他各组。研究表明,人参各成分在增强免疫、调节内分泌及抗氧化应激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功效,人参二醇皂苷和人参多糖在增强免疫方面体现优势,人参总皂苷在抗氧化应激方面体现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参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细胞以2×104个/m L的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LPS+地塞米松组,LPS加人参多糖组(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62.6,125,250,500 mg·L-1)。用LPS(1 mg·L-1)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一氧化氮(NO),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基因结合核因子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模型组细胞因子NO,TNF-α,IL-6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炎症模型建立成功。给予人参多糖干预后,与LPS组比较,31.25~500 mg·L-1的人参多糖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水平(P0.05,P0.01),抑制i NOS,TNF-α和IL-6 mRNA的转录(P0.05,P0.01),与LPS组比较,125~500μmol·L-1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人参多糖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和mRNA的表达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渊  周玥  王亚平  何颖红  丁继超  韩艳军  王翠丽 《中草药》2017,48(21):4497-4501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6/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给予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全身一次性6.5 Gy ~(60)Coγ线照射,人参皂苷Rg_1组于照射前ip人参皂苷Rg_1 20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照射后继续ip等剂量人参皂苷Rg_1 7 d。给药结束后第2天,外周血血象指标检测确定人参皂苷Rg_1促进造血恢复情况;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HSC/HPC,造血祖细胞混合性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损伤致Sca-1+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6、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辐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恢复缓慢,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量增高,Sca-1+HSC/HPC G_0/G_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g_1可通过调控SIRT6/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辐射致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single-marker,QAMS)测定红参药材中11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为红参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3 mL/min,柱温30℃,波长203 nm。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物,建立其与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的相对校正因子,外标法与QAMS分别测定11个成分含量。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人参皂苷Rb_1相对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_3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好,2种方法所得11种成分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实验得相对校正因子可供参考。结论本研究建立的QAMS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为红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秀伟  李珂珂  周琪乐 《中草药》2015,46(21):3137-3145
目的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茎叶总皂苷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人参茎叶的总皂苷中共分离鉴定了39个化合物,报道其中的1个新化合物和16个已知的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e(1)、20(S)-人参皂苷Rh_1(2)、20(R)-人参皂苷Rh_1(3)、人参皂苷Rh_5(4)、20(E)-人参皂苷F_4(5)、人参皂苷F_2(6)、20(S)-人参皂苷Rg3(7)、20(R)-人参皂苷Rg_3(8)、20(S)-人参皂苷Rf_2(9)、20(R)-人参皂苷Rf_2(10)、20(S)-原人参二醇(11)、20(R)-原人参二醇(12)、20(S)-人参皂苷Rh2(13)、20(R)-人参皂苷Rh2(14)、20(S)-原人参三醇(15)、20(R)-原人参三醇(16)和人参皂苷Rd(17)。结论化合物9为1个新的化合物;2~10、13和14是稀有人参皂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A)、模型组(M)和假手术组(S)3个大组,各大组再根据大鼠再灌注后时间分为12 h、24 h、48 h、72 h、96 h和144 h共6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有6只大鼠,设正常组( N)6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应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做治疗干预;针刺组造模成功后,取百会和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2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未插入线栓,其余同模型组;正常组未进行处理及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结果:IL-6在脑缺血大鼠患侧脑区呈单峰表达,模型组峰值时间为96 h,针刺组为72 h,针刺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IL-6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除12 h和96 h组外,针刺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高于模型组( P<0.05)。结论: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可通过调节脑缺血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叶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测定人参叶总皂苷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结果:人参叶中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分别在25.2~151.2/,g、0.510~5.10μg、1.020~10.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RSD=2.00%,n=6),99.02%(RSD=2.07%,n=6)和100.16%(RSD=2.67%,n=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为人参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s) 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3h、6h、12h及1d、3d、7d共6个时间点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半暗带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于缺血灌注后3h开始明显上升,6h达高峰,12h表达开始减弱(P〈0.05或P〈0.01),3d后降至正常水平。清热化瘀方治疗后可以上调GDNF的表达。结论清热化瘀方可促进脑缺血后G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金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补金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红参、陈皮、当归、桔梗进行了鉴别;采用HPLC测定了红参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含量。结果:样品TLC色谱中,红参、陈皮、当归、桔梗的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对红参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18~2.01μg、人参皂苷Re在0.20~2.2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RSD:1.3%)和100.1%(RSD=1.6%)。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NAUER-C18(250mm×4.6mm,5μm)柱,乙腈:1%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结果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8.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并予通心络灌胃,应用反转录集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5d、7d、14d、21d、30d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VEGF mRNA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VEGF mRNA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表达,VEGF mRNA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第5天表达最高;给予通心络处理后第3天缺血侧VEGF mRNA开始表达增强,5d、7d、14d、21d、30d时PCR表达灰度值均高于缺血对照组。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VEGF mRNA表达增强,通心络胶囊可强化此反应,进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人参炮制品中5种人参皂苷的含量差异,进而说明炮制的作用。方法:各样品均采用药典中的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4.6mm×25mm,5μm),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质量分数)梯度洗脱,流速:1mL/min;结果:各单体皂苷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2),加样回收率(n=6)在95.96%~98.87%之间,RSD值均小于1.83%(n=6),三种炮制品中的各皂苷含量不同。结论:所测样品间人参皂苷含量有所差异,炮制可使人参皂苷比例发生变化并可影响药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孕烷受体-细胞色素 P450 3A4 (pregnane X receptor-cytochrome P450 3A4,PXR-CYP3A4)工程细胞株筛选复方丹参中诱导或抑制PXR-CYP3A4通路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实验室构建的PXR-CYP3A4稳定转染人肝母细胞癌(human hepatoblastoma G2,HepG2)工程细胞株结合报告基因技术,筛选复方丹参中诱导或抑制PXR-CYP3A4通路的化学成分,并从酶活性水平进行确证。实验分为阳性对照组(RIF,10 μmol/L)、溶剂对照组(DMSO,0.1%)、药物处理各剂量组(人参皂苷Rc、Rf、Rb2、Rg2、F2、F1、Re,丹参酮Ⅰ,异龙脑5、10、25、50、100、200 μmol/L),每种药物设置6个复孔,加药36、48 及60 h后吸取细胞培养液上清,测定CYP3A4活性,计算诱导倍数。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c、Rf、Rb2、Rg2、F2、F1、Re,丹参酮Ⅰ,异龙脑50、100 μmol/L处理30、48和60 h时,诱导倍数均升高(P〈0.05),其中药物浓度200 μmol/L组处理48和60 h时,人参皂苷Rb2、Rg2、F1组诱导倍数均显著高于RIF阳性对照组(P〈0.05)。人参皂苷48 h时Rc、Rf、Rb2、F2、F1组CYP3A4酶活性提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中的人参皂苷Rc、Rf、Rb2、F2、 F1,丹参酮Ⅰ及异龙脑可以诱导CYP3A4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