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 (microwaveMW)又称超高频率电磁波 ,是一种波长在 1m~ 0 .0 0 1m、频率在 3 0 0MHz~ 3 0 0GHz的电磁波 ,它具有似光性、穿透性、热特性以及生物效应等独特的性质。微波技术最初主要用于中药材、中成药的干燥和灭菌处理 ,随着对微波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微波工业设备的发展 ,近年来又将其引入中药提取处理过程中加以应用。现分述如下。1 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微波干燥属于介电加热干燥 ,它是把物料置于高频交变电场内 ,从物料内部均匀加热、迅速干燥的方法。微波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如烘干阿胶时 ,原工艺至少需 2 0天 …  相似文献   

2.
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的干燥灭菌等方面应用广泛,并体现出它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试从微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微波技术的应用以及微波应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波干燥技术在中药丸剂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就微波干燥灭菌在中药丸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多年的技术经验及有关文献进行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丸剂生产中的应用方法。结果成品中药丸剂的性状、水分含量、溶散时限及微生物限度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经过多方实践证实,微波干燥中药丸剂不仅干燥速度快、效果好、灭菌性能优越,而且能源利用率高,因此该技术应可在中药丸剂的生产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导航、探测、电视、通讯、食品加工、医疗、家电等领域,近年来在通讯及家用微波炉方面的应用更是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接触微波辐射的机会以及受到微波辐射的强度也在逐渐增多和加大,微波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对电力系统两个通讯站的微波  相似文献   

5.
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强化萃取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萃取技术。微波最早应用于植物成分提取。随后,在提取方面,微波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和发展,微波萃取技术已应用到香料、调料品、天然色素、中药、化妆品和土壤分析等领域。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能力强等特点,从而可获得高的萃取速度和萃取效率及较好的萃取质量。因此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应用中具有许多突出特点,解决了传统提取技术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微波灭菌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灭菌技术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简便快速、节源有效的现代灭菌技术,广泛运用于食品卫生、医院及制药业领域.本文回顾了微波灭菌技术在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及制药业中等方面的应用概况、研究进展,综述了微波灭菌的作用机制、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展望了微波灭菌技术未来,以期为微波灭菌技术研究深度的提升和广度的拓宽及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Mayers于 1970年首次应用微波技术热固定组织获得成功 ,这项技术在临床病理的快速诊断中对提高工作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Boon于 1986年利用微波进行常规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经过微波处理后的组织具有核膜清淅、染色均匀、组织收缩小等特点。我科应用微波技术对各类组织脱水进行了尝试 ,获得了良好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选用已固定的子宫及左右附件材料 9份 ,淋巴结2份 ,皮肤 2份 ,左、右乳腺及腋下淋巴结 6份 ,大部胃切组织5份 ,阑尾 10份 ,食管组织 2份 ,腭部肿物 1份。组织块大小可为 2 .5cm× 1.5cm× 0 .…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热风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和低温吸附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土茯苓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比4种方法的干燥速率,对干燥产品的复水性和外观分别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干燥产品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结果微波干燥速率最快,产品具有较好的复水性;而低温吸附干燥在产品的黄酮成分保留和外观色泽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微波干燥和低温吸附干燥是土茯苓切片干燥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中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绿萼梅产地加工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波直接干燥和微波“杀青”后干燥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新鲜绿萼梅进行加工,以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测定其含量,探讨不同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并与产地工艺加工的样品比较。结果 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微波“杀青”后干燥方式较优,成品花萼色泽呈黄绿色,外观性状较佳,且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微波直接干燥。优选出的微波干燥工艺:取绿萼梅置微波托盘中,薄膜密闭,90 ℃微波干燥2 min,取下薄膜,晾2 min,摊于微波托盘上50 ℃微波干燥10 min。结论 不同的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波对快餐盒饭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技术对食品进行干燥、杀菌、焙烤、脱腥等在国内外已普遍采用。我站于1996年6月~1996年10月对鞍山市鞍钢实业发展公司大鸟快餐公司微波消毒快餐盒饭进行了实验观察。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鞍钢实业发展公司大鸟快餐公司,随机抽取消毒前和消毒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微波技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范围、程度及前景,对微波治疗耳鼻喉科疾病52例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波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出血、慢性扁桃体为、会厌囊肿、舌扁桃体肥大等疾病方面效果良好,可取代部分传统手术方法。认为微波技术在耳鼻喉科的诸多疾病治疗上具有非常独到的价值,且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2.
鲜人参的干燥方法对提取和分离人参皂苷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参皂苷提取和分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晾晒、烘箱干燥和微波干燥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鲜人参进行了干燥,观察干燥效果;采用水煮和微波加热的方式对三种干燥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进行提取,进一步用泡沫分离法将各种不同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浓缩,测定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浓度,计算皂苷回收率.结果:微波干燥鲜人参省时节能,外观犹如鲜参,而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采用微波加热方式提取人参皂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与水煮相同的皂苷回收率;泡沫分离法对人参皂苷Rb1、Rb2、Rd有显著的浓缩效果,对Rc、Rf皂苷浓缩效果不大.结论:鲜药材的干燥与药材的保存和有效成分的提取有密切的关系,微波干燥和辅助提取是一种省时、节能、皂苷回收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波长在1mm至1m之间。国际上常用频率为915NHz和2450MHz两种。微波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干燥、食品、医药卫生和通讯等方面。家用微波炉也已进入千家万户。因此研究微波的生物效应对确保人员安全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利用家用微波炉照射昆明小鼠以观察微波对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肾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波消融技术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技术在治疗肾肿瘤方面处于起步期,作者旨在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简史,以及微波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疗效监测及评价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湿化学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采用湿化学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均存在干燥的过程,干燥方法的选择将对材料最终性能将产生明显的影响.微波干燥技术是最近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干燥技术,作者对几种微波干燥的模型以及微波干燥制备纳米粉体的进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大力发展,微波技术应用在工业生产、医疗科研、生活电器、电话通讯、武器装备等方面越来越多。同时,微波辐射的生物损伤效应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短期高强度微波辐射会引起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长期处于微波高辐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发生改变,影响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功能。本文就微波辐射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干燥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过程是影响中草药质量和药效的重要环节, 干燥结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和经济价值。该文综述了中药材的干燥技术、干燥模型和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降解规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中草药的干燥技术, 分别分析了阴干、晒干和烘干的传统干燥技术及气体射流冲击、真空脉动、中短波红外、射频等新型干燥技术的优缺点及对中草药物料的适用范围; 对于干燥模型, 论述了理论模型、半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在中草药干燥加工中的应用; 以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和色素类为代表性中草药药用成分指标, 论述了干燥过程中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明确中草药各类干燥技术的特性和有效成分的降解规律、建立合适的干燥模型, 以期为不同类型的中草药选用合适的干燥技术及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1989年国外首次将微波辐射应用于电镜制样技术中,通过热传递产生瞬间热使切片上的抗原抗体极性分子随微波周期进行高频振动,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加速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此前微波多用于包埋前的组织固定、脱水及包埋后的超薄切片染色,而对微波在胶体金标记方面的研究较少。有报道应用微波辐射进行快速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但其电镜图像金颗粒显示不清,很难辨认,偶有金颗粒也是散在胞质中;实验材料亦局限于动物或细胞培养,不利于临床免疫电镜诊断技术的开展。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改进微波在胶体金…  相似文献   

19.
微波萃取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萃取(Microwave Extraction,ME),又称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 Exraction,MAE),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萃取方法.1986年,Ganzler等首先在分析化学制样技术中应用了微波萃取法.此后,Ganzler等又用微波萃取法从棉籽中提取了棉酚,从豆类中提取了蚕豆嘧啶葡萄糖苷、金雀花碱等天然化合物.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本文就其这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介绍微波消毒灭菌技术的原理、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医院制剂过程中应用微波消毒灭菌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内发表的微波消毒灭菌技术文献为基础,并结合笔者应用体会进行综述。结果及结论微波消毒灭菌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消毒灭菌技术,虽然在医院制剂中应用并不广泛,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微波消毒灭菌在医院制剂中应用是可行的,同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待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