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纤传输系统的色散补偿技术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色散的定义及色散补偿的基本原理,分别研究了光纤传输系统的几种色散补偿技术,包括已经发展成熟的色散补偿光纤、镜像相位阵列补偿技术,以及发展中的新型色散补偿技术如电色散补偿技术,最后给出了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色散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和色散补偿光纤为重点,讨论了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色散补偿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案;最后对今后色散补偿技术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光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影响的介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应用比较普遍的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工程,具体阐述了光纤色散补偿模块大小在工程中如何计算、如何配备、如何放置等,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光纤型色散补偿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纤型色散补偿技术主要有基于基模的单模色散补偿光纤和基于高阶模的双模色散补偿光纤两类。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类色散补偿光纤的结构设计、补偿原理和补偿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DCF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的影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基于DCF在标准单模光纤上传输2245 km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光纤传输系统中均衡色散补偿的三种主要技术:预Chirp效应脉冲压缩、光栅偶脉冲压缩和Fabry-Perot环型腔脉冲压缩的原理,并对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国际上关干均衡色散补偿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光子晶体光纤在光通信中的色散补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设计可使光子晶体光纤具有较大的负色散,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新型光纤器件,用于现代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这可大大缩短色散补偿光纤的长度。阐述光子晶体光纤在现代宽带光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技术中的应用潜力,并说明如何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的几何结构来补偿目前商用光通信系统中传输光纤的色散。  相似文献   

8.
色散补偿技术是高速率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分析了两种基于光纤光栅在DWDM系统中用于色散补偿的应用技术,一种为离散信道的色散补偿技术,一种为非离散信道的色散补偿。并简要介绍了对前者用于色散补偿的两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光纤中色散问题已成为发展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障碍。介绍了色散的概、描述方法;详细讨论了高速光纤通信中的群速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问题,以及当前广泛应用的各种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OTN网络建设时,当传输距离较长时,传输信号会受到光纤色散的影响,从而降低有效性,需要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克服或降低光纤色散的影响.重点研究基于色散补偿光纤(DCF)和色散补偿模块(DCM)的补偿技术,从理论分析出发,根据本网区的实际数据,获得了一些与理论分析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阶模补偿单模光纤色散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维丽  邱琪 《激光技术》2004,28(3):303-305,311
在分析计算高阶模色散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高阶模大的负色散系数和色散斜率实现了对单模光纤补偿的可行性,着重研究了LP02模作为高阶模色散补偿的性能,结果表明,高阶模色散补偿技术是一种高品质因素的补偿方案。最后设计了基于LP02模的高阶模色散补偿方案,并详细描述了模式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曹文华 《半导体光电》2001,22(6):377-382
综述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介绍了各种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特点,讨论了色散补偿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问题及其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度升级到40Gbit/s及以上时,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补偿的必要性、关键技术、主要方法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分别对CD和PMD及其补偿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动态色散补偿系统中色散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光纤色散是限制光信号传输质量和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动态色散补偿是高速光通信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色散监测技术是动态色散补偿系统的关键.系统地总结了色散监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及其进展.对几种动态色散监测技术的机制、特点及其实现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chromatic dispers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using a clock‐frequency component for carrier‐suppressed return‐to‐zero (CSRZ) signal. The clock‐frequency component is extracted by a clock‐extraction (CE) process. To discover which CE methods are most efficient for dispersion monitoring, we evaluate the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f each extracted clock signal. We also evaluate the monitoring ability to detect the optimum amount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when optical nonlinearity exists, since it is more important in nonlinear transmission systems. We demonstrate efficient CE methods of CSRZ signal to monitor chromatic dispersion for optimum compensation in high‐spe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用于高速光传输系统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色散是限制光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色散补偿光纤、啁啾光栅、高阶模色散补偿器以及VIPA等四种色散补偿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现在不同的色散补偿技术正逐步成熟并走向应用,基于系统的需要,色散补偿器件在向宽带、可调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WDM+EDFA+DCF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WDM+EDFA光纤传输系统中使用常规单模光纤(SMF)在1550nm窗口的大色散限制了传输距离,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进行色散补偿是上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基于光纤WDM+EDFA+DCF的长距离传输系统,讨论了DCF色散补偿对光纤非线性效应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FWM)的影响,提出了采用DCF集总、后置、非完全补偿的色散补偿方案,这种方案可合系统具有更佳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NRZ、RZ和CS-RZ码等三种码型在高速准线性传输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设计出相应色散管理方案的仿真,对其色散容限、抗非线性效应、抗噪声和抗偏振模色散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系统设计CS-RZ码的预色散补偿、后色散补偿和对称色散补偿等三种色散管理方案,并对三种方案的最大Q值进行残余色散优化,为现实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160 Gb/s 100 km光时分复用(OTDM)通信系统中,色散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减小由此带来的信号波形的失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做了相应的实验加以验证。传输链路采用混合补偿方式,精确补偿色散与色散斜率,优化传输链路色散图谱及各点工作功率,有效抑制非线性效应,实现高精度色散管理,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使用500 GHz高速示波器,调整传输链路光纤的长度精确到10 m,并准确观测各环节实验结果。系统既没有使用前向纠错技术,也没有进行偏振模色散(PMD)补偿,仅仅通过高精度色散管理实现了160 Gb/s光时分复用信号100.25 km稳定无误码(误码率小于10-12)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