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存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条件差、医疗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农村发生危重伤病及突发事件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已逐步完善,如何构建一套城乡医疗紧急救援体系,使"120"急救网络覆盖到农村医疗的最基层,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联动与共享,是我国"120"紧急救援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1,2].2009年~2010年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研制了柳州市"120"城乡医疗紧急救援一体化系统,建立了一套基于3G、EDGE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视频数据的采集、传输、接收和大屏即时显示等.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120急救网络完善建设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通过日常院外急救工作量及需求满足情况的数据分析、怀柔区连续两起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和八达岭长城急性心梗外宾成功救治的典型案例介绍,对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2007年同期比较,全市120急救网络7月25日~8月24日受理呼救电话量增长7.31%,出车量增长12.97%,日均出车量由647次/d增加至731次/d;近距离派车无车数由平均40次/d减少至6次/d,呼叫满足率由94.2%上升至99.1%。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使日常院外急救需求进一步满足,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明显增强。总结北京120新增65个急救站奥运期间运行效果分析认为,完善急救网络建设是提升急救呼叫满足率的根本,构建区域急救网络对于应对远郊区县突发事件更为有效,旅游景区应该成为院外急救关注的重点,依托型急救站有利于促进急救水平整体提高。为北京市院外急救网络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处该区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是渝东北片区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依附该院的三峡急救中心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万州分中心.2000年7月成立院外急救站,2003年中心开通了"120"急救专用电话,2005年政府投资50万元建成万州区120调度指挥平台.三峡急救中心不仅承担辖区日常伤病员的院外救治工作,还担负着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和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在现有市区“120”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在短时间内建立城乡医疗紧急救援一体化体系,2009年至2011年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通过建立县、乡(镇)基层医疗急救组织网络,配备先进医疗急救设备,应用3G、GPS、CTI、移动数据处理服务(视频技术)及相关信息系统研发,构造共享、互动式平台,同时探索和改进快速提高基层医疗急救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的培训方法,建立柳州市城乡医疗紧急救援一体化体系;完成了《柳州市城乡医疗紧急救援一体化技术研究的应用》.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实现了在市、县、乡(镇)急救联动和资源共享,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与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对接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急救现场的即时调用;在救护车上安装的车载智能终端,采集和传输现场信息,为突发事件统一指挥调度、现场医疗提供技术支撑;系统的人员培训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给县、乡(镇)基层和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研究得出结论为,通过有效的整合和开发,把现有的城市医疗救援体系延伸到县、乡(镇),将优质的城市医疗资源服务于边远地区民众及对边远地区突发事件,开展高效优质的生命救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院外急救(120)作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显重要,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和聚焦点。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较,池州市院外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相对滞后。为了推进全市安徽省城乡院外急救(120)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提高医疗紧急救援能力,保障院外急救医疗质量安全,市卫生行政部¨组织对全市城乡院外急救医疗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以北京急救中心(120)和999为主的两个医疗急救系统,并由120和999医疗急救系统组成了覆盖全市的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为北京市民提供急诊急救医疗救助服务方面,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北京市发展的要求,与服务首都、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鲁木齐120调度救援指挥中心有直属急救站3个,网络站28个,自2006年-2010年5年间共派警167228次,其中急救中心三个直属站出诊50218车次,突发事件1489起,均呈现逐年上升的基本态势,其中本中心直属站参与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389次,均顺利完成任务,将伤亡降到了最低,更好的履行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特殊的地缘特点、新形势下救援任务对站点的日常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应急联动体系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标志。城市急救医疗体系的正常运作除了需要自身管理与技术外,同时也需要其他应急系统的密切配合川。十堰市公安局在2007年7月1日实行110、119、122三台合并,与市急救中心建立纵横向热线联系形成应急联动系统(简称应急联动),十堰市政府、市卫生局在2008年1月先后成立应急办公室、组成应急联动中心,保障市民在突遇险情时得到快速有效的急救处置。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120急救资源丰富,但农村急救力量薄弱.如何把120急救体系建到农村去,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享受到院前急救保障,是一个重大的新命题.湖北省十堰市在2005年开始创建农村120急救体系,并逐年实现标准化、规范化[1],笔者为此进行了长期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大型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创伤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交通事故伤员伤情复杂又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如何正确实施院内、院外有效救治意义重大。浙江省慈溪市急救站自2004年2月建立“120”急救服务网络至2010年2月,出车接回19批严重交通事故伤员,共计152例。采用院外急救一院内急救一病房,一体化急救模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基层急救站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层急救站是三级急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院外急救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近两年急救网络工作检查情况,对泉州市基层急救站(指设于地段医院和中心卫生院的急救站)基本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正视不足,提出对策,不断完善,为决策者科学建设基层急救站,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院外急救病历书写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院外急救工作涉及多学科的急危重症,院外急救病历是客观、真实地记录院外急救医疗活动的文字。书写病历的责任人是出诊的急救医师。常熟市医疗急救站是独立设置的院外急救机构,要求急救医生在执行每次任务过程中,都要完成院外急救病历的书写,并和院内接诊者进行患者、病历交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河南省3次重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经验。方法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保持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现场急救后,迅速将伤员顺利转运到医院。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牧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陕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峪护治疗。结果3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17例,95例伤员被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2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93例康复出院。结论河南省的急救站均依托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从而构成一个急救站网,可伞天候、全方位、高效率地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要建什么样的医学救援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世界,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阳光的同时,也常被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尤其是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的阴霾所笼罩。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医学救援体系,对于保护公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国急救事业起步并不晚。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以院外急救为主的急救站机构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60年至1970年,已开展心肺复苏的普及及心室纤颤的研究。结束文革,粉碎“四人帮”后,1980年国家卫生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了城市建立急救网络,医院设立急诊科。1982年,我国与欧美的现代急救体系有了合作,与意大利政府共同建…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急救网络院外急救质量考核的设计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卫生局非常重视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估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特色^[1,2]。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关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部署,进一步提高我市急救医疗网络的急救质量和应急能力,参照深圳市《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1],设计和组织了2007年度全市81个急救网络单位院外急救综合质量考核。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120急救网络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120急救网络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方法2006年8月对北京市120急救网络所有院外急救机构,包括北京急救中心(包括直属分中心5个,直属分站16个),非直属分中心10个,非直属急救站46个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单位人员的构成情况。结果北京急救中心直属单位共有管理人员61人,调度员44人,后勤人员128人,医生92人,护士118人,司机55人;非直属急救分中心每单位平均有工作人员32.8人;非直属急救站中每单位平均有工作人员20.0人。北京急救中心医生(92人)的学历、职称,均显著高于北京市120急救网络非直属急救机构医生(426人)(P〉0.01,P〉0.05)。非直属机构同北京急救中心护士的学历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急救中心护士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直属机构(P〈0.01)。结论北京市120急救网络整体人员学历、职称结构偏低,尤其是非直属单位。  相似文献   

17.
特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7月5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打砸抢烧杀的暴力事件,在整个事件的发生中,乌鲁木齐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参与了全部的保障救援工作。同时,也有力地检验了我中心在应对特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院外急救通讯信息化建设,是院外急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灾害群体伤害事件,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需求不可或缺的强大技术支撑.当前,国家对院外急救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十分重视,近年来各地院外急救通讯调度指挥中心相继建成启用,其在院外急救过程中缩短院外急救反应时间,规范院前医疗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服务日益发挥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救中心在实施院外医疗急救过程中,从调度员受理呼救电话到急救站医护人员抵达现场急救,整个院外急救要做到快速有序高效,离不开院外急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而院外各急救环节的协作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着重探讨调度员与调度员、调度员与出诊人员间的协作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院外急救主要承担对患者实施现场医疗急救、途中监护和快速转运,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伤情和病情,防止再损伤,为患者的院内救治提供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类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相继出现,现将太仓市医疗急救站急救科在院外急救活动中诊治的队单纯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1例狂犬病病例报道如下,以期引起同行在院外急救活动中对狂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