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研究了SEAM沥青、特立尼达湖沥青、法国PR PLAST.S抗车辙剂三种材料分别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车辙最大变形量也明显减小,其中法国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在炎热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优先选用抗车辙剂。  相似文献   

2.
赵紫贵 《石油沥青》2010,24(1):30-33
采用简单性能试验中的动态模量试验作为评价方法,根据时温等效原则,建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分析PR添加剂对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影响,并与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混合料做比较。结果表明:PR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且在高温低频条件下的影响更显著。由于具有改性沥青性能,同时起到增粘、填充、加筋和弹性恢复的作用,PR添加剂更能够改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聚合物添加剂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作为相关路面设计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A级70号、A级70号+抗车辙剂及SBS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拌制沥青混合料,分别对三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能力及低温抗裂性能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抗水损害能力没有显著变化,低温抗裂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杨进  肖鹏飞 《石油沥青》2013,27(3):35-38
以提高沥青路面中面层高温动态模量为研究目标,以SK-9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通过对高模量低标号沥青、SBS改性沥青、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及DUROFLEX高模量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模量低标号沥青对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SUP-19级配,以动稳定度和动态模量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动态模量试验验证了高模量低标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即其抗车辙能力和动态模量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及与其他改性沥青混合料比较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凤侠 《石油沥青》2011,25(6):50-54
依托徐州市三环南路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为载体,进行AC-20与SUP20型沥青混合料在抗车辙性能方面的对比,因此该研究项目采用相同的上面层结构,下面层则分别采用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和SUP-20改性沥青混凝土,从两类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室内车辙试验、施工工艺、通车后效果等方面进行抗车辙性能的分析比较,以求对徐州地区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布敦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联芳 《石油沥青》2006,20(1):34-36
通过试验验证了BUTON(布敦)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利用GTM试验方法对掺加不同掺量布敦岩沥青的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得出了最佳油石比和标准密度;并对0、10%、15%、20%掺量的布敦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损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布敦岩沥青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由906次/mm提高到2032次/mm,低温弯曲应变由2050με提高到2940με,冻融劈裂强度比由85.5%提高到98.6%;并且随着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增加,路用性能仍继续提高。试验鲒果说明了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对沥青混合料出现车辙破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沥青混合料自身性能因素、环境因素,及不同沥青的混合料组合形式与车辙破坏的关系。并对沥青混合料二次加热重塑对车辙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剪切应力随面层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随空隙率、油石比、荷载和试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采用高等级的沥青混合料组合可以降低车辙破坏。沥青混合料二次加热重塑会对沥青产生老化,使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增大,降低了实验室对其抗车辙性能的预测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在外界荷载作用时,中面层的剪应力通常最大,是最容易出现车辙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向晋源  朱湘  孙杰 《石油沥青》2009,23(5):16-20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在室内实验模拟时主要受沥青用量、压实度和试验温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三种因素的具体影响效果,为提高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提供了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登忠  严恒 《石油沥青》2009,23(6):67-70
介绍了影响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总结了当前常用的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归纳了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及标准,指出了动稳定度指标的不足之处,推荐了SPT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最后对添加3种改性剂的试件进行了车辙试验和SPT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认为PR改性剂的抗车辙能力优于其他改性剂。  相似文献   

10.
结合PR抗车辙剂在G205天津段的应用,对PR抗车辙剂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比对,验证抗车辙剂的路用性能。最后通过对铺筑路段的现场检测,检验了PR抗车辙剂的实际路用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SBS改性沥青为粘结料,按照马歇尔配合比设计原理得到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目标空隙率(VV)下的最优级配(J)和最佳油石比(Pa)。保持最优级配(J)和最佳油石比(Pa)不变以节能高强改性沥青为粘结料分别成型若干组马歇尔试件,测定不同击实温度下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和力学性能,获得节能高强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达到相同空隙率(VV)时的最佳击实温度(T)。对两种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路用性能全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压实条件下节能高强改性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显著,其中高温稳定性能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至少提高1倍且其他路用性能接近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磨细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磨细废旧轮胎胶粉改性国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国产AH-70号沥青中掺入10%的磨细废旧轮胎胶粉,可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通过试验路施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海  魏为成 《石油沥青》2011,25(6):40-45
采用PR.M制备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并与添加聚酯纤雏的沥青混合料作对比分析。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PR.M添加剂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改善其高温性能,也能够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但抗疲劳性能有所下降。本研究成果可为PR.M高模量沥青混合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通过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和半圆弯拉试验(SCB)分析多聚磷酸(PPA)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A的加入改善了基质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掺量宜为0.8%-1.6%;0.4%掺量PPA对TB复合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PA对于沥青低温性能的提升能力随着温度降...  相似文献   

15.
硅藻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硅藻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包括沥青的技术性能试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劈裂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能改善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老化性能;且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性能,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胶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SBS三种改性剂的比例设计了7个配方制备废橡塑改性沥青,并对废橡塑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合理调配胶粉、LDPE及SBS三种改性剂的比例可以制得高温、低温及储存稳定性良好的废橡塑改性沥青;掺加复合改性剂的的废橡塑沥青混合料,其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新型沥青再生剂对三种实验室模拟老化基质沥青再生效果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再生剂对路面回收旧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最后对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在沈大高速公路铺设了500 m试验路段。结果表明,自制新型沥青再生剂对三种老化基质沥青均具有良好的再生效果,适宜添加量均为1O%;新型沥青再生剂对路面回收旧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优于所选的进口Golden-Bear和国产SZS型沥青再生剂;与国产SZS型再生剂相比,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更佳,试验路段也表现出了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硅藻土改性沥青可提高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抗水损害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制备硅藻土改性沥青并用星点设计的方法确定最佳硅藻土掺量.b)通过长白硅藻土混合料的低温压缩试验和导热系数试验来评价其低温性能.c)通过反映沥青流变性能的DMA试验来评价其高低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沥青有好于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用弯曲应变能评价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用DMA试验来评价硅藻土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