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以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现场采用定量增加车速的方法来研究运动员心率随车速变化的规律。发现在达到某一负荷速度之前,运动员的心率与车速的增加呈直线相关,而在这种负荷速度之后,上述直线关系明显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在其他竞速运动项目中也被重复,所以称这个速度为偏转速度。偏转速度出现的时间恰与运动员体内血乳酸开始大量堆积的时间相吻合,故作者认为可以利用偏转速度的测定来确定运动员的无氧阈。  相似文献   

2.
利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拐点确定无氧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逐级增负荷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随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两者呈直线关系,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增长相对落后于负荷强度的增加,从而出现心率拐点。心率拐点输出功率与乳酸氧十分接近(r=0.97),与乳酿无氧阈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作为用于确定男子赛艇运动员无氧阈的一种简易方法。也可作为评定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法国学者对高水平运动员和田径跑步专项的少年运动员及新手的心率、最大吸氧量和跑步速度指标进行了分析于比,以确定青年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考察结果察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高水平动运员,还是少乍运动员或新手,其跑步速度、最大吸氧量和心率指标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比例却不一样。在青年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心率指标同样增加的情况下,青年运动员的速度和最大吸氧量的指标增加更为明显。换句话说,当速度不太快时,少年运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 :1)应用场地康科尼测试方法寻找足球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 ;2 )分析康氏测试心率拐点与乳酸阈拐点对应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验证康氏测试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靠性。结果证明 ,在康氏测试中 85 %受试者都出现心率拐点 ,完成距离最短者心率拐点偏左、中长者居中、最长者偏右 ,相对应的乳酸阈速度正好低于心率拐点速度一个等级 ,但该两种速度之间并未出现不规则变化差异 ,且高度相关。选取康氏测试心率拐点速度进行 2 4 min匀速运动受试者平均乳酸值显示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表明可用于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但大于 180次 / m in的心率拐点速度即已超过本人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相似文献   

5.
逐渐增加运动负荷时的生理变化过程在逐渐增加运动负荷时,从低强度到最大强度的运动可出现三个时期,图一分别描述了逐渐增加运动负荷时血乳酸、心率和气体代谢各项指标的典型变化。时相1:随着低的运动强度的增加,组织则摄取较多的氧气,从而导至呼出气中氧的含量百分数较低,同时,生成和呼出较多的 CO_2。另外,吸氧量(VO_2)、肺通气量(V_E)、CO_2排出量(VCO_2)以及心率呈直线增加。由于这种低强度稳定状  相似文献   

6.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六)跑的速度和吸氧量的关系比赛成绩和每公斤体重的最大吸氧量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根据跑的速度越快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的基本法则。例如长距离跑中每一圈的速度越快则输出的能量越大。图1是日本大阪体育大学两名长距离运动员的情况,运动员A5000m的成绩为16′30″,每公斤体重的最大吸氧量为66me/kg·min。运动员B5000m的成绩为14′25″,每公斤体重最大吸氧量为80me/kg·min。A、B二人以各种速度在踏轮跑道进行10′的实验,图1则表示速度和吸氧量之间的关系。从图1可观察到跑的速度如果增加,吸氧量则是直线上升。每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8.
周新华 《体育学刊》2001,8(4):62-63
通过16名400~800m跑项目运动员在程控跑台上完成400m跑极量负荷使运动员机体内堆积大量的乳酸,然后分别测定各种不同强度的恢复性运动对血乳酸(HLa)清除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血乳酸清除速率与恢复性运动强度的关系,从中寻找快速清除血乳酸消除疲劳的最佳强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清除血乳酸最快的强度为400m最大强度的50%~65%之间,心率在145~165次/min之间.研究表明,最佳恢复性运动强度是400m最大强度的60%,心率为150~160次/min,此时16名运动员的跑速为(4.21±0.67)m/s,与受试者的跑速无氧阈值(4.35±0.88)m/s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对田径、赛艇运动员下肢等负荷多组力量训练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名2级以上运动员进行了50%/Fmax负重,20次/组,组间歇1min,共5组力量耐力测试。采集并测定安静和每组运动员练习后即刻的心率和血乳酸,测定了每一位受试对象每一次深蹲的蹲起速度。所有测试对象对该练习强度均产生较大的生理反应,血乳酸和心率在第2组练习后出现快速上升,蹲起速度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不同专项运动员对等负荷多组力量耐力训练具有不同的反应,田径跳跃运动员对测试的强度表现出高的生理反应,心率和乳酸水平均达到或接近最大负荷极限,赛艇运动员介于中长跑和跳跃运动员之间,中长跑运动员的反应较低,心率一直保持在140次/min以下,血乳酸值在7mmol/L以下,并显示出典型的血乳酸“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心率监控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以便人们更科学地进行心率监护,设计个人的训练方案。1.心率监控的作用和意义(1)心率反映运动负荷的强度;(2)心率反映训练的适应性。2.中长跑训练的特点(1)中长跑的供能特点: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随后半程高浓度血乳酸的能力,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心肺系统机能。(2)中长跑训练的速耐素质特点:为了提高有氧耐力或是其他类型的训练水平,应该以个体心率的最大靶心率的上限作为强度指标。所以中长跑速度训练中就要求磷酸能速度和乳酸能速度同时改善,才能促进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提高。3.心率监控在中长…  相似文献   

12.
(三)中长跑的专项耐力训练负荷为了便于控制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发展专项耐力的负荷安排除根据运动员个人情况外应遵循下列原则:☆逐渐增加重复次数,保持距离与速度;☆依比赛距离要求,逐渐增加练习距离,保持重复次数与速度;☆增加速度,保持距离各种距离跑的速度由速度目标,即预计比赛速度计算。在间歇训练中,应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保证心率恢复到120~130次/分钟。见表7。四、中长跑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一)合理分配全程体力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与运动员的体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联系的。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在全程的前半段或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13.
准备活动的体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不同训练水平的300名运动员测试的结果表明:①小强度长时间(30分钟以上)的准备活动,体温上升不显著.②大强度短时间(10分钟以内)心率上升很快,但体温没有明显上升.③强度递增(30分钟)中等强度准备活动,心率、体温从活动20分钟后呈直线上升,当准备活动结束后,体温还继续上升,并维持10分钟左右。④外环境温度低,准备活动时间要长,强度也要大。  相似文献   

14.
五体球是一项集足球和篮球玩法于一体的新型球类运动,因其较高的场地利用率和观赏性而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目前广东省已成功举办 4.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采取心率监测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对5 1.名大学生运动员在第三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中 7.场比赛的心率数据与跑动相关数据进行监测,用以量化评估五体球比赛运动负荷特征,并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了不同阶段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运动员比赛平均心率为(164.5±13.4)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5%±6.9%,在比赛时间内运动员每分钟跑动(67.6±14.0) m,其中低强度跑动(速度<1 2.km/h)距离约占93.1%,高强度跑动(速度≥1 5.km/h)距离仅占2.1%,最大跑动速度为(18.4±3.8) km/h ;(2)五体球联赛省赛阶段的平均心率占最大心率百分比、跑动总距离、加速度负荷、中低强度加速和减速次数、中高强度变向次数、身体冲撞次数和爆发性活动次数皆清晰高于市赛,而最大跑动速度和冲刺跑距离占比则清晰低于市赛(ES为0.95~1.12,可能性75%~95%)。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五体球比赛的总体比赛负荷要低于足球和篮球,加速、急停和变向等灵敏性素质是区分五体球比赛水平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9,31(3):20-25
通过心率团队系统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技、战术训练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0%;体能训练Ⅰ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5%;体能训练Ⅱ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前锋)、70%~85%(后卫),体能训练Ⅲ的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运动员处于极限心率状态的时间很少,运动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我国各级羽毛球队在技战术训练中普遍缺乏掌握与表示负荷强度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用先进的心率测量仪对20名优秀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53人次的技战术训练课中的动态心率测量。根据各种训练手段与心率的对应关系,把常用的十几种训练手段的负荷强度划分为五个(或三个)等级,供广大教练员在安排与控制技战术训练的负荷强度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女子5 000 m速度滑冰优秀运动员不同滑跑节奏与心率变化的关系,及该项目的最佳滑跑节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测量10名被试运动员采用3种不同滑跑节奏进行5 000 m滑跑时的心率变化,绘制运动员心率曲线并对心率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运动员以最优成绩80%强度,采用高弯低直节奏完成5 000 m滑跑时,其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其他节奏的心率均值;该节奏心率曲线呈现规律性波动形态。结果提示,高弯低直滑跑节奏可能有利于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中大强度负荷的机体长时间保持恒定心率,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任务是测定具有高度训练的排球运动员的某些身体发育和机能状态(最大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研究在排球运动中有氧代谢和能量消耗的作用,并推测在排球运动中取决于运动员最大有氧和无氧能力的能量供应参予的程度。研究工作包括在实验室和训练及比赛中进行。方法:研究体力发育的某些指标,测定通气量,借助于遥测装置记录心率,计算苏联排球冠军队运动员的功率。在自行车测功器上逐级增加强度的三级负荷吋测定最大吸氧量。在负荷最大,间歇最短,在最大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IC法与心率法能量消耗的差异,以IC法为标准建立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法能量消耗的预测方程,寻找一种科学简便的运动员能量消耗测评方法。方法优秀重剑、现代五项运动员30名,运用Cosmed Quark PFT运动心肺功能仪监测能量消耗、摄氧量、心率,三轴加速度计记录加速度计数。结果 (1)IC法所测能量消耗与加速度计数ACz、VM、心率及心率法能量消耗均相关(P<0.01);(2)小、中等运动强度心率法能量消耗显著高于IC法(P<0.01),大运动强度下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极大运动强度心率法能量消耗显著低于IC法(P<0.01);(3)以20名运动员为对象,ACz和体质量、VM和体质量为自变量建立加速度计法能量消耗方程,以另外10名运动员为对象验证方程的准确性,所建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采用的心率法能量消耗较为准确地预测70%-90%VO2max(大强度)跑台运动的能量消耗,高估中小强度、低估极大强度跑台运动的能量消耗;(2)三轴加速度计可以预测运动员能量消耗,所建分段加速度能耗预测方程适用于类似本研究方案的跑台运动。  相似文献   

20.
受试者是广东省手球运动员男子12名、女子14名。每个受试者使用活动跑道完成渐增负荷运动。最大吸氧量(VO_2max)的判断通过以下3种情况:(1)吸氧量不再继续增加而出现平台。(2)呼吸商大于1.10。(3)心率大于180次/分。当3种情况中任何2种情况出现时可确定为最大吸氧量。无氧阈(AT)的判断标准通过以下3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