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饲料中经常存在多种霉菌毒素,而且这些霉菌毒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叠加的毒性,导致其对动物的危害加重,但又常被人忽视。为了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及消除或缓解多种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文章从多种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霉变的防控,以及利用微生物和酶制剂进行霉菌毒素的脱毒和解毒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饲料安全及畜禽健康养殖服务。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大多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它们在谷物和饲草收获前后产生。因为它们的毒性效果和协同作用。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是有害的。人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代谢过程很复杂,其中包括生物灭活和去毒。去毒过程是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一些毒素或它们的代谢产物会在人和动物的组织中被固定下来,但是大多数通过尿、粪和乳汁排出。在动物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它们会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影响生产力。而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下水)中的残留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国际组织对饲料和乳制品中各种霉菌毒素的可允许最大含量做出了规定。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通过检测植物产品中的霉菌污染程度、改进作物的栽培、收获和存贮方法、稀释已污染的饲料原料、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等措施得到控制或者减轻。作者将就对养猪业产生危害的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霉菌毒素的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留  赵香菊 《养猪》2013,(1):11-12
为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50头42日龄健康保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t黄曲霉毒素B1,3个试验组分别在阳性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霉菌毒素降解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0.1%和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保育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消除黄曲霉毒素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危害;降低保育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减轻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王留  杨继远 《养猪》2014,(3):33-34
挑选50头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300 mg/t,3个试验组分别在阳性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霉菌毒素降解剂,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皮褶厚度增加值为指标,研究霉菌毒素降解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10%~0.20%霉菌毒素降解剂能显著减弱黄曲霉毒素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危害,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植物血凝素刺激皮褶厚度增加值,消除霉菌毒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抑制,恢复仔猪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广泛分布于动物的各种饲料原料及饲料中。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论文就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在饲料和动物体内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健全霉菌毒素检测方法,减轻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建蕾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2):I0005-G7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生物,一些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影响了谷物原料、食品和饲料贸易的正常进行,直接危害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在已知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最大,研究的也最多.作者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毒理学、危害、预防和去除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猪摄入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会产生各种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主要介绍了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50头90日龄健康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2组为阳性对照组,饲料中添加400mg/t黄曲霉毒素B1;试验3~5组为试验组,在添加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霉菌毒素降解剂。结果表明,添加0.1%~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消除黄曲霉毒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危害;降低生长育肥猪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霉菌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等。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生长、加工和储存的全过程。霉菌毒素导致动物生长效率低下,同时动物产品中富集的霉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现从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消减方法进行综述,为研发霉菌毒素的解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亚洲地区饲料和养猪业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in-Yi Chen  罗兰 《养猪》2008,(3):9-10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的有害成分,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使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食品链中,危害人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除草活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红玉 《草业科学》2009,26(10):160-164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病原真菌分泌的毒素都具有杀草活性,可使杂草白化、萎蔫、生长受抑制或被杀除,不少杂草生防菌的发酵液或粗毒素对多种杂草也表现出抑制活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开发利用已成为近年来微生物除草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化学结构、作用位点、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为寻求新型除草剂提供新思路。就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除草活性、防除对象、作用机制及其在新型除草剂开发和杂草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Deoxynivalenol (DON) is a major mycotoxin from the trichothecene family of mycotoxins produced by Fusarium fungi that cause disease in grains. Food and feed contaminated with DON cause a variety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humans and farm animals. However,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DON for toxicological study remain to be optimised. Deoxynivalenol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20°C after fermentation for 7 and 14 days compared with cycling temperatures between 10–20°C and 15–20°C. We have established that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ON production on rice‐based medium is constant temperature at 20°C. In feeding experiments, the villus height and the ratio of villus height and crypt depth were reduced in the duodenum of DON‐fed broiler chickens, whereas a mycotoxin degradation agent efficiently reversed the abnormal morphology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the DON‐fed broilers.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gene, COX‐2, was induced in the spleen and bursa of Fabricius of DON‐fed broilers. This effect was alleviated in the presence of mycotoxin degradation agent. DON produced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is able to cause toxic effects in broilers and induce an abnormal morphology of the small intestine, particularly the duodenum.  相似文献   

13.
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严重影响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本试验以种公猪作为试验对象,在公猪日粮中添加G1和G2脱霉剂,试验开始后每周对公猪精液品质进行品质检测,G2见效要比G1快;两种脱霉剂使用后对采精量、每次射精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均有所提高,精子畸形率也有下降。综上所述,这两种脱霉剂均可有效提高霉菌毒素引起的公猪生殖性能抑制,从而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G2效果要更佳。  相似文献   

1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其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且对动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DON的物理特性、代谢,尤其是其对动物采食量、免疫系统、肠道功能、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以及降解的一般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DON的进一步研究和谷物中DON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探讨其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接种至不同pH和含不同浓度胆盐的PBS,以及人工胃肠液中,使用菌落计数分析其对酸、胆盐和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使用牛津杯法检测GX20200417-1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能力;通过与霉菌毒素共培养后使用ELISA方法研究GX20200417-1菌株对霉菌毒素的降解能力,并饲喂小鼠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能够耐受pH 2.0及0.3%胆盐,并在人工胃肠液中有至少1×104 CFU/mL的活菌数;GX20200417-1菌株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玉米赤霉素及黄曲霉毒素均有降解作用,但对呕吐毒素无降解作用;灌服GX20200417-1菌株后小鼠安全、无毒副作用。【结论】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在畜禽生产中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已经引起饲料行业的高度重视。奶牛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有些霉菌毒素还会代谢进入牛奶中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就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向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脱毒剂就成为目前畜禽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之一。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剂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吸附剂和生物酶解毒剂。对饲料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广谱、保营养的霉菌毒素脱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橙皮苷对3种霉菌毒素处理的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影响。采用MTT、Griess、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分泌NO、细胞迁移率。结果3种毒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低浓度DON、OTA(0.04μmol/L和0.08μmol/L),ZEN(<2μmol/L)显著提高HepG2细胞活力及促进增殖,高浓度霉菌毒素明显降低HepG2细胞活力及抑制细胞增殖。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HepG2细胞活力降低及增殖减弱,表示橙皮苷能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霉菌毒素组HepG2分泌NO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及不同霉菌毒素对NO分泌没有明显影响;与霉菌毒素组比较,橙皮苷组不同浓度DON处理的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低浓度DON毒素(0.08μmol/L^2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36、48 h后,DON毒素能极显著促进HepG2细胞迁移,随着霉菌毒素对细胞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迁移快,而高浓度DON毒素(10μmol/L、50μmol/L)对促细胞迁移影响显著低于低浓度DON。结果低浓度DON霉菌毒素促进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表明DON毒素对HepG2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橙皮苷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缓解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奶中主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菌素等。作者对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展牛奶霉菌毒素风险分析提供毒理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作者评估了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得出如下结论:①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田间型毒素)。人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②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将加剧毒素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③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干燥酒糟(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④与单一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原料相比,全价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⑤控制霉菌毒素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控制原料质量和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