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易导致骨折,给老年人群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目前,60岁以上的女性约40%都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西方国家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是老年男性的两倍,骨质疏松导致髋部骨折的风险是男性3~4倍以上,与西方国家相比,亚洲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据估计[1],1999年—2025年期间,50岁以上人群中欧洲骨质疏松患者增加130%~150%,而亚洲增加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高为表现的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女性骨质疏松比男性多5倍,已被视为是一种妇女病。胎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最重要时期。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具有老年期影响的儿科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及骨微结构改变,骨折风险增加。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OP的发病率高达56%,已成为威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1])。双膦酸盐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发挥抗骨折作用,是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最常用药物。阿仑膦酸钠是口服双膦酸盐,它的  相似文献   

4.
施岚  贺宇红  赵洁 《家庭医药》2016,(9):151-152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机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I型和II型,I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2])。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男性发病率为35.8%,女性为73%。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后,骨密度下降、骨强度降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亦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Ⅰ型,多在绝经后5~10年内发病)和70岁以上老年人(Ⅱ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据认为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衰老退行性变有关.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全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8400万,老年人中发生骨质疏松的比率女性约为90%,男性约为60%.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骨密度检测的患者进行右侧足跟部骨密度检查.分别使用T≤-2及T≤-2.5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计算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结果 男性跟骨骨量峰值出现在20岁~29岁组,女性在20~50岁之间的跟骨骨密度类似,各年龄组男性的骨密度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增长情况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 骨质疏松"垂青"女性骨质疏松症是女性常见、有破坏性的疾病。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80%为女性,65岁的女性中有近一半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男性直到80多岁才达到这一"水平"。其表现为骨质密度下降,骨组织损坏,骨骼脆性增加,容易骨折。但这些都会隐藏多年不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脆性增加 ,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亦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Ⅰ型 ,多在绝经后 5~ 10年内发病 )和 70岁以上老年人 (Ⅱ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据认为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衰老退行性变有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 ,全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 84 0 0万 ,老年人中发生骨质疏松的比率女性约为 90 % ,男性约为60 %。1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作用机…  相似文献   

9.
李晶 《药品评价》2009,6(6):221-224
骨质疏松症(OP)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目前全世界约有超过2亿患者,其所导致的骨折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占33%,男性为20%。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的发病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治疗及预防OP时,首先应该有效地补充钙剂,但仅仅口服钙剂还不能解决问题,需同时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易发生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妇女绝经后最常见的一种骨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降低,使机体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骨骼疾病,而骨强度反映的则是骨密度与骨质量的总和[1]。多数研究都认为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女性[2,3],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也有报道称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是男性的6~10倍;半数50岁以上的女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也是与女性关系最密切的老年疾病之一。因此,关注女性骨骼健康,提高女性骨骼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的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医药》2012,(23):59-F00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梅秀  刘义从 《河北医药》2003,25(3):176-17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质减少的疾病 ,尤其人到老年 ,骨骼中钙的输出量大于输入量使骨的质量减少 ,以至轻微的创伤或日常的活动都会导致骨折 ,或者是腰背长期酸痛。骨质疏松症是以老年人发生较多 ,尤其是女性 ,女性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比例为 4∶1。美国 5 0岁以上老人中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 10 % ,有腰背酸痛症状的为 15 %~ 60 % ,而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2 0世纪 90年代 ,全国营养调查提示 :我国人群钙每日摄入量为 40 5 .4mg ,而我国膳食中营养素摄取量标准 (即RDA)是每日 80 0mg ,这说明我国实际人均钙摄入量只有RDA的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现况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采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对1504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测试,并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将资料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该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占31.25%,骨密度异常者占45.35%,骨质疏松(OP)为23.40%。女性OP发生率为34.51%,男性为7.83%;女性骨密度正常率低于男性;女性骨量减少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骨质疏松与年龄、性别、经常腹泻、绝经早等因素相关,提示妇女应加强健康保健。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超过2亿患者,其所导致的骨折在50岁以上女性中占33%,男性为20%。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的发病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心、脑、肾、眼及皮肤、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已被普遍认识,但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是近几年才开始被医学界认识。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疼痛等为主要特征,以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约8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是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防意识和行为,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国内研究多基于女性绝经后OP患者,对老年男性OP的疗效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商品名福善美)治疗39例老年男性O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疼痛等为主要特征,以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约8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是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防意识和行为,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尤其是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正确认识和早期预防是减低发病率、减小危害性的第一步。骨密度(BMD)测量是临床上评估全身骨量丢失、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最佳定量指标。目前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