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实现黄铜矿的高效浸出,在湿法冶金效率低、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下就必须大力发展工艺简单、节能且绿色环保的生物浸出技术,而生物浸出过程中的钝化作用严重影响黄铜矿的浸出。为了控制和消除钝化膜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在介绍了硫层、多硫化物层、黄钾铁矾层等钝化膜及影响其产生的p H值、铁离子浓度、铜矿物的晶体结构、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控制和消除钝化膜形成的手段,包括添加催化剂、表面活性剂、黄铁矿、不同菌种或是超声波等方法,并指出在保证细菌能够正常氧化浸出的前提下,可通过合理配置铁浓度和p H值、温度等外因来减小钝化膜的生成量,从而提高铜的浸出率,其中浸矿条件的调控和合适菌种的使用是解决黄铜矿钝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搅拌浸出法,搅拌转速350 r/min、搅拌温度45℃,使用相同菌种对黄铜矿与黄铁矿浸出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生物浸出条件下,黄铁矿较黄铜矿更易浸出。黄铜矿生物浸出后期,浸出速率减慢的决定因素并非黄钾铁矾钝化层的罩盖。两种矿物浸出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由其自身晶体结构所决定的生物浸出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3.
生物冶金技术在释放含铜废石资源上具有技术优势。生物浸出综合试验表明采用SM-3中等嗜热嗜酸菌浸出白银含铜废石中的铜是完全可行,该细菌对矿样中的黄铜矿有较好的生物氧化溶解作用,不存在常温浸矿细菌浸出过程中突显的钝化问题。在接种浓度10%、矿浆浓度5%、矿样粒度D70=400、摇床转速175rpm的试验条件下,浸出30天即可获得80%的Cu浸出率。  相似文献   

4.
细菌冶金技术由于成本低、污染少、流程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由于在常温下黄铜矿的细菌浸出速率较慢,有必要研究提高黄铜矿浸出速率的方法。综述了黄铜矿的细菌浸出机理以及黄铜矿的钝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黄钾铁矾、硫层、中间产物层、高的溶液还原电位和黄铜矿稳定的晶体结构可能是黄铜矿细菌浸出过程中的钝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一种非常嗜热菌株氧化铜精矿(其中黄铜矿66%和黄铁矿11%)的能力,在70℃时进行的实验室分批试验表明,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8%以上,一系列的连续试验均在一个由3段浸出组成的扩大试验装置里进行,,它由标准设计的机械搅拌充气浸出槽组成。试验中考查了浸出时间、给矿粒度、O2和CO2的传质量对生物浸出结果的影响。这些, 总浸出率可以达到95%。然而,与中温浸出菌和中等嗜热浸出菌比较,这种非常嗜热细菌对于矿浆浓度似乎加敏感,而矿浆浓度又与经矿粒度有关系,氧的消耗量与当今处理难浸黄铁矿型金精矿的工业生物浸出槽所达到的最大用量接近,为了维持这一高的氧化速度,重要的是保证O2和CO2通入瓜应槽的有效速率,这些试验均取得了很高的铜浸出率,表明用非常嗜热菌株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对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其工业应用的可行性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德宁 《铀矿冶》2001,20(2):130
《Minerals Engineering》2 0 0 0年 1 0~ 1 1期发表 Stott M.B.等人文章 ,介绍铁矾沉淀对黄铜矿生物浸出的钝化作用。黄铜矿 (Cu Fe S2 )是丰度最高 ,但又是最难处理的硫化铜矿物。当对其进行生物浸出时 ,初始溶解速率快 ,但约 5 0 h后铜的溶解速率明显降低。作者以一种中度嗜温的铁 -硫氧化菌 ,在酸性硫酸盐营养介质中研究了铁矾在生物浸出过程中的钝化作用。用 S.thermosulfidooxidans、S.acidopilus和 A.ferrooxidans3种中等嗜温菌研究了从黄铜矿表面对铁矾沉淀去除 (即还原 Fe( ) )的可能性 ,以考察铜浸出率可否恢复至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白银铜矿矿坑水中筛选分离的BY 1#细菌对黄铁矿有较好的氧化效果,也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和金属离子抗性。生物浸出综合试验表明该细菌在对黄铜矿的生物氧化溶解过程中,矿物表面可能存在某种钝化膜层,导致铜浸出率偏低,延长浸出时间所获得的效果也较差。在接种浓度10%、矿浆浓度5%、矿样粒度D70=400、摇床转速175rpm的试验条件下,浸出60d可获得的铁浸出率为57.24%,铜浸出率为42.16%。  相似文献   

8.
硫化铜矿加压预氧化浸出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铜难处理金矿直接氰化浸出率一般较低, 氰化物耗量大, 需经预氧化浸出除去含铜杂质后再氰化浸出。以硫化铜矿物为研究对象, 在添加氯盐的酸性体系中, 开展了黄铜矿加温、加压预氧化浸出过程研究。探讨了预氧化温度、氧气压力、起始硫酸用量、起始氯化钠浓度等对黄铜矿中铜、铁浸出的影响行为。通过理论分析、浸出液化学分析以及黄铜矿预氧化浸出渣的X射线衍射测试研究了黄铜矿酸性体系预氧化浸出的反应历程和预氧化浸出渣的成分。结果表明, 氧化反应初期, 氧气分压、起始硫酸用量、氯化钠用量越大, 铜越容易被浸出, 而氧化后期氧气压力对铜浸出影响较小。预氧化浸出过程中有Cu9Fe9S16、Cu39S28及黄钠铁矾和草黄铁矾生成, 而黄钠铁矾和草黄铁矾为渣中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浸出低品位矿石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处理低品位矿石的有效措施。阐述了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紧缺局面,分析了我国现有低品位矿产资源现状,认为开展微生物浸出技术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回顾了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叙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铜、金、钴等有色矿山的工业化应用情况,分析了生物浸出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浸矿微生物的选育和基础生物学、矿石-溶液-微生物作用机理、矿岩散体渗流特性及传质规律、微生物堆浸工艺学等角度总结了微生物浸出理论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生物浸出是一种新出现的具有重大潜在意义的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矿业对金属的回收率,而且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黄铜矿(CuFeS2)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含铜矿物,与很多其它矿物不同,难以用湿法冶金工艺处理黄铜矿矿石.生物湿法冶金工艺难以应用于黄铜矿的一个原因是黄镉矿的溶解速度很慢.本评述讨论了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的微生物学和其它一些重要方面.生物浸出中的微生物对养料的适度要求可以通过向古铁或硫的矿物悬液充气,或向大的矿堆喷淋浸液来提供.这种矿质化学营养细菌的新陈代谢物使微生物具有工业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微生物的生物变异和影响生物堆浸的一些主要因素.还叙述了一些现有商业生物堆浸厂的基本投资和生产成本.应用生物堆浸处理黄铜矿矿石可以降低建设和生产费用,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中等嗜热菌在45 ℃下浸出德兴黄铜矿的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4 g/L)的Fe2+有利于中等嗜热菌的生长和黄铜矿的浸出;中等嗜热菌活性高有利于提高黄铜矿的浸出率;在试验酸度范围内,pH=1.50时中等嗜热菌的活性最高;矿浆浓度越低、粒度越细,越有利黄铜矿的浸出。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黄铜矿49.2 d的铜浸出率为73.32%。浸出渣的XRD分析结果揭示,在浸出一段时间后,黄铜矿慢慢发生钝化的原因在于硫单质和黄钾铁矾在其表面的附着。  相似文献   

12.
黄铜矿在湿法浸出过程中由于硫层等钝化层的生成,浸出效率低。为提高黄铜矿精矿的浸出效率,在分析了常规加热体系下的最适宜浸出条件基础上,引入微波加热强化黄铜矿的浸出,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和浸出渣形貌分析,揭示了微波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加热体系适宜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仅为31.17%,在微波体系下可显著提高黄铜矿的浸出效率和理论最大浸出率,且提升幅度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微波作用可剥离浸出过程中生成的硫层,减弱浸出过程的钝化作用,提高黄铜矿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硫化矿高温生物浸出工艺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菌浸矿不仅比中温菌有更快的反应速率,而且还能有效浸出部分难溶原生硫化矿如黄铜矿等。因此,高温生物冶金工艺在湿法冶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国内外高温菌浸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高温生物冶金工艺在提取金、铜、锌3种金属方面的应用,最后就如何发展和推广高温生物浸矿工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黄铜矿加压浸出生产硫酸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考察温度、时间、液固比、氧分压对黄铜矿中铜和铁的浸出率的影响,给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下,黄铜矿石中铜的回收率不小于96%,所得到硫酸铜的质量达到国标GB437-93优等品的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主要从化学、矿物学及生物化学等角度展开对黄铜矿与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影响黄铜矿微生物浸出的矿物学因素方面的研究,指出晶格能、晶格缺陷和同质多像等是影响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重要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这对日后黄铜矿微生物浸出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寿王坟铜矿空区存窿矿石就地细菌浸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项试验研究涉及矿石溶浸化学、微生物学、浸出动力学、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井下防渗注浆、浸出液湿法提铜、矿山环境监测及全流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所开展的工业试验 ,实现了就地生物浸出技术工业化应用的重大突破 ,形成了“就地喷淋 ,细菌浸出 ,耙道收液 ,湿法提铜”成套地下生物浸出提铜技术 ,取得了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电铜成本比常规采选冶方法降低近一半  相似文献   

17.
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芹 《矿冶》2000,9(2):54-59
阐述了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试验 ;考察了Ag+对该矿细菌浸出的催化作用 ,并初步讨论了其催化机理 ;依据多金属硫化矿细菌浸出机理提出了两段细菌浸出工艺 ,排除了镍对黄铜矿溶解的负面影响 ,使铜、镍浸出率分别达到 68 0 7%和 68 1 3%。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浸出难浸黄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微生物浸出黄铜矿及其多金属的最新成果,以期对我国微生物浸出铜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驯化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废铜矿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驯化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大宝山废铜矿石进行了浸出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次生硫化矿(辉铜矿)浸出10 d, 铜浸出率可达79%;对原生硫化矿(黄铜矿)浸出25 d, 铜浸出率达25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铜的机理在于其氧化分解了矿石中的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及其它硫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硫化锌矿生物浸出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硫化锌矿生物浸出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浸出条件、影响因素、浸出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讨论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实现硫化锌矿微生物浸出工业化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样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