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空腔脏器的创伤不管用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均较难显示其直接的创口,多凭间接征象和临床表现来判断.间接征象的显示以前多为腹部平片及B超.介绍了近期文献中CT对腹部空腔脏器的诊断和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腹部外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619例腹部外伤的超声图像并与手术所见及保守治疗复查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一般分为三型:①强回声型;②混合回声型;③裂隙型;空腔脏器损伤一般直接征象难以显示,根据间接征象诊断(腹腔积液、积气).结论:超声检查在腹部外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昌远  许茂盛   《放射学实践》2009,24(5):498-50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病例的CT表现。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腹部外伤致空回肠穿孔4例,肠结核穿孔、异物(硬鱼骨)致乙状结肠穿孔、粪块性乙状结肠穿孔及子宫积脓自发穿孔各1例,15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主要CT征象为剑突下隐窝积气(13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9例)、网膜囊积气(4例)、穿孔脏器周围局限性积气(11例)、腹膜后间隙积气(1例)、腹腔积液(11例)以及肠壁增厚(3例)等。CT可直观地显示脏器穿孔破裂口、异物等,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部位和多少,并能为穿孔部位、病因、合并症的诊断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结论:螺旋CT可较准确地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可作为腹部X线平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在腹部创伤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比例并不高,但由于空腔脏器破损后其内容物造成腹腔污染,再加上部分空腔脏器损伤病情隐匿,且常常合并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而一旦误诊或漏诊,后续均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极差的预后。因此对腹部空腔脏器损伤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正确地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损害控制外科理念适用于各种创伤的救治,在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救治过程中也要始终贯穿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CT表现,所有病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6例,空回肠穿孔6例,结肠穿孔4例,子宫积脓自发穿孔1例,膀胱自发性破裂1例。主要CT征象有:肝上间隙积气(14例)、肝下间隙积气(8例)、肝圆韧带裂隙积气(4例)、穿孔脏器局部积气(17例)、腹腔积液(13例)、肠壁局限性增厚(9例)。结论 CT可直观地显示腹膜腔、腹膜后腔游离气体,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可为明确穿孔部位、病因、合并症提供较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照分析腹部钝性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患者术中发现及术前CT征象,寻找判断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的特征性CT表现,以助于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100例钝性腹部创伤患者,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11个月~77岁,平均37岁。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经手术证实的有钝性肠道及肠系膜损伤患者(50例),B组为经手术证实的只有钝性实质性脏器损伤而没有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患者(50例),分析两组中与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相关的CT征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出有助于判断是否有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的CT征象。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有:腹腔或腹膜后积气(P<0.01,敏感度50%,特异度98%),肠管壁增厚(P<0.01,敏感度40%,特异度98%),系膜增厚(P<0.01,敏感度42%,特异度88%),系膜密度增高(P<0.05,敏感度16%,特异度98%),腹腔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模糊(P<0.05,敏感度18%,特异度96%),腹膜增厚(P<0.05,敏感度26%,特异度90%)。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腹腔或腹膜后积气、肠管壁增厚、系膜增厚、系膜密度增高、腹腔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模糊等征象有助于判断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  相似文献   

7.
肠道及肠系膜损伤在腹部钝性伤中的发生率较高且易出现诊断延迟或漏诊。多层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和对比度分辨率,提高了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率。可显示腹腔内脏器损伤的直接和间接影像,指导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选择和效果评估。本文就肠道及肠系膜损伤在CT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征象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部多脏器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认为B超、CT检查腹腔内脏损伤,对实质性脏器出血定位率高,而空腔脏器损伤有赖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16层螺旋CT平扫在急性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9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在未口服对比剂情况下行16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CT影像表现.CT扫描后123例行剖腹术,18例经介入治疗,665例经过1次以上CT随访.把CT初诊结果与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观察CT平扫发现急性腹部创伤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99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首诊阴性病例703例,阳性病例287例,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238例,空腔脏器损伤7例,实质性脏器损伤合并空腔脏器损伤19例,23例仅见腹腔积液.与手术及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实质脏器损伤的假阳性9例,假阴性2例;空腔脏器损伤的假阳性3例,假阴性5例.实质性脏器损伤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8.8%;空腔脏器损伤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99.7%.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腹部创伤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发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于空腔脏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多脏器伤176例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腹部多脏器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认为B超、CT检查腹腔内脏损伤,对实质性脏器出血定位率高,而空腔脏器损伤有赖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1.
腹部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磁共振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MRI不但广泛应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对最近几年MRI在腹部重要脏器的应用和进展做了回顾和综述,以期对其做一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磁共振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MRI不但广泛应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对最近几年MRI在腹部重要脏器的应用和进展做了回顾和综述,以期对其做一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损伤脏器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同时对CT检查技术进行总结。结果:CT扫描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41例,其中肝、脾、肾及胰损伤分别为10,23,7,1例。空腔脏器损伤3例,其中十二指肠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多脏器损伤4例,腹后壁损伤2例。扫描结果可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其并发出血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后腹膜腔、腹壁及骨骼等的损伤,CT检查具有独到之处。结论:CT能迅速、准确、有效且无创伤地检出腹部脏器的损伤及其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在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3例经手术或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行低张饮水MRCP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梗阻部位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低张饮水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CP,胃肠蠕动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壶腹部以外及壶腹部胆总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周围脏器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张饮水后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诊断率明显提高(P0.01);结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46%(50/69)、95.65%(66/69)。结论: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能够全面且直观显示梗阻部位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对明确肿瘤性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闭合性腹部外伤结肠破裂死亡3例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性腹部外伤,往往是一复合性伤,多伴有实质或空腔脏器的严重损伤,延误诊治将造成恶果。我院曾遇3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膈疝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深对膈疝的临床及影像征象的认识并对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影像表现。结果:膈疝具有下列征象:①膈面异常:膈面轮廓部分或全部不清与缺如;假膈面升高;膈上半圆形块状阴影;②胸腔积气积液阴影或块状影:中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胸腔宽大气液平面;心膈角区肿块影;③胸腔阴影形态的可变性: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阴影形态、数量或密度发生改变;④邻近脏器的异常:纵隔向健侧移位;腹部正常脏器的向上移位;⑤钡餐及钡灌肠检查胸腔内见胃肠道影;⑥CT扫描胸腔内见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肝脾肾。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膈疝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胸腹部平片及透视对膈疝有提示作用,钡餐(钡灌肠)能直接显示胸腔内胃肠道,胸腹部CT扫描能显示疝入胸腔的空腔脏器或实质性脏器。  相似文献   

17.
腹部钝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腹部钝伤影象检查的注意事项,强调可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腹内脏器损伤,并要注意胸部和盆腔可能合并的损伤。指出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相结合可发现更多的阳性征象。叙述了腹内血肿的US、CT与MRI征象,强调血肿是邻近脏器损伤的敏感指征。详细介绍了肝脏、胆囊、脾、肾脏、输尿管、肾上腺、胰腺损伤,肠破裂,腹壁疝和下胸部损伤的各种影象征象。最后介绍了低灌注综合征的CT表现,指出在临床出现症状体征之前即可在CT上显示此征。  相似文献   

18.
腹部伤的诊断和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积德 《人民军医》1997,40(3):142-143
腹部战伤中绝大多数为开放伤,95%会击伤腹内脏器,造成内出血或腹膜炎,引起失血性或中毒性休克。战时闭会伤,如车祸、坦克撞伤等较少见。1腹部伤的诊断1.1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见于实质脏器伤后出血,空腔脏器伤破裂,血液及胃肠内液体流入腹腔。腹部呈持续性疼痛。投射物出入经过部位常是脏器损伤的部位,因而该部位疼痛亦更重。如伴有颅脑伤昏迷、脊柱脊髓伤时,伤员虽无主诉腹痛,也木应忽视对腹部的检查。腹内脏器损伤常伴有恶心与呕吐,有时伤后早期可能无呕吐,但也不应忽视;只有腹壁伤而无腹内脏器伤者,此类伤员多不伴呕吐。1…  相似文献   

19.
腹穿与腹透检查对胃肠破裂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穿与腹透检查对胃肠破裂诊断的评价崔元江,王乃鼎,王正永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依赖于病史、查体、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部X线透视等辅助检查。我院近五年来对收治的空腔脏器破裂患者87例行腹穿和腹透检查。现对比两者在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66例,女2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S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主肺动脉、叶肺动脉、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7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少血征、胸腔积液.结论:16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及时发现和诊断肺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