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日前披露,M—5运载火箭将从1996年起用于发射科学卫星。M-5火箭是由日本东京大学航天与航空研究所负责研制的,火箭高31米,有3级,用于下世纪发射日本的大型科学研究卫星。M-5火箭可以将重4000磅的有效载荷送人150英里高的轨道,也可以使重880磅的有效载荷摆脱地球的重力场。它的运载能力是目前用于发射科学研究卫星的M—3S-2运载火箭的3倍。目前,正在研究怎样解决其第2级和第3级的可伸缩喷管研制的难题。M-5火箭重128.4吨,第一级长14.5米,第2级长6.4米,它们的直…  相似文献   

2.
最新消息     
肖昊 《国际太空》2006,(3):24-24
天顶-3海射火箭2月15日成功发射回声星-10直播卫星回声星-10由美国洛马公司研制,重4333kg,设计寿命15年。日本M-5火箭2月22日成功发射自制红外天文卫星ASTRO-F它运行在高74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设计寿命550天。日本多功能运输卫星-2(MTSAT-2)2月18日由H-2A火箭发射升空其质量为  相似文献   

3.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4-47
1986年,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11月,我国和美国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0-41
1990年开始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长征四号火箭的研制成果,以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长征二号丁火箭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62-64,F0003
从1989年2月开始,在长征四号甲火箭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运载能力更大的长征四号乙火箭,用于发射尺寸和质量更大的对地观测卫星。经过改进研制的长征四号乙火箭,成为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主力运载工具。长征四号乙共发射10次,其中2次发射气象卫星、5次发射资源卫星、2次发射实践六号双星、1次发射遥感卫星一号。  相似文献   

6.
空间扫描     
曲新 《国际太空》2001,(5):30-31
乌克兰 2 0 0 1年有 8次航天发射 乌克兰著名火箭研制单位南方设计局发布消息说 ,2 0 0 1年 ,在乌克兰俄罗斯航天合作的框架中 ,计划用乌克兰生产的天顶 -2和旋风-2火箭为俄发射 2颗卫星 ,其中 1颗为气象 -3M卫星。计划用 SS-1 8战略导弹改制的“第聂伯河”火箭进行 2次发射。还计划用天顶 -3SL火箭参与 3次海上发射。另外 ,计划用旋风 -3进行 1次其它发射。据称 ,乌通过参与世界航天发射每年可获得 2亿~ 2 .5亿美元的利润。今后 5年我国将研制多艘载人“神舟”飞船 中国权威航天专家 2月 6日在北京称 ,中国计划今后 5年研制多艘神舟号…  相似文献   

7.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16-17
翻开1988年的《人民日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8月30日一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着手研制三种大型火箭》。 消息说,为适应国内外商业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已经制定计划并开始实施三种大型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宗合 《太空探索》2012,(11):9-9
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0次发射。  相似文献   

9.
正正在研制"电子"小型运载火箭的新西兰火箭实验室公司与旧金山的顶尖公司签订了为后者发射多颗小卫星的合同。根据合同,顶尖公司将用"电子"火箭从新西兰进行12次发射。发射拟在2016年底启动。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和合同额尚未透露。卫星在箭上的具体配置和数量仍有待确定。火箭实验室公司从去年开始在其网站上出售火箭上  相似文献   

10.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与苏联“宇宙”火箭现正竞争发射一颗巴西环境遥感卫星,其研究森林降雨,预计1992年中期入轨,重185公斤。苏联空间管理总局的SL-8宇宙火箭发射报价费为600~800万美元。苏联每年用宇宙C-1火箭发射12-15次;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国际发射卫星市场,与苏联竞争缺乏经验。苏联运载火箭不论在性能上还是发射费上都可能占优势,现不清楚轨道科学公司报价是多  相似文献   

11.
香港亚洲卫星公司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14年采用后者的“猎鹰”9火箭发射“亚洲卫星”6和“亚洲卫星”8商业通信卫星。这两颗卫星部在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用于静地轨道卫星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型号还在研制之中。亚星公司由此成为继泰国通信公司之后太空探索公司在亚洲的第二家用户。  相似文献   

12.
日本BS-3N广播卫星发射成功日本广播卫星的发展一直不顺利。1990年2月因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导致了1颗BS-2X卫星爆炸;1991年4月用美国阿特拉斯火箭发射时又损失了1颗BS-3H卫星。不但如此,倒霉的事还接连发生,1990年8月发射的BS-3...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太空探索》2005,(9):20-21
在大多数学生勤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300多名幸运的欧洲学生合作研制了一颗小卫星“快车”(SSE TI Express).这颗卫星将于8月25日从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火箭发射,同时发射的还有包括中国的DMC灾害监视卫星在内的几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14.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54-55
1992年初,为了满足发射大容量通信卫星的要求,决定研制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是在长征三号火箭基础上,重新研制的一种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能力更大的卫星运载工具。它是一种三级大型运载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6吨,具有一箭多星和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特别是在发射高轨道大吨位卫星中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低谷 内外交困 从1996年2月15日、8月18日长征火箭两次发射失利后,国际用户对长征火箭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加上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华势力借口中国利用发射美制卫星获取了导弹技术,而停发了美制卫星运往中国发射的许可证,导致自1996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4年间,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只签到一个发射服务合同,对外发射任务由曾经一年6次,一下子下降到零。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活动走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太空探索》2005,(3):F002
2月12日,一枚欧洲阿里安5.ECA型火箭携带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也是欧洲生产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射首次获得成功,阿里安5-ECA型火箭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包括一颗X波段通信卫星,其履盖范围从巴西东海岸一直到东雨亚一带,另一颗微型卫星由欧空局与荷兰航天局联合研制,主要用于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流体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17.
空间扫描     
美国空军的2颗MITEX任务卫星发射升空它们属于技术实验卫星,在2006年6月21日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8.
金兑 《太空探索》2001,(8):16-17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为发射美国的铱卫星,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经过改型而发展的一种多用途低轨道运载火箭。 1993年4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发射服务合同。按合同要  相似文献   

19.
长征 《太空探索》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刻,该院再  相似文献   

20.
□□莫斯科时间2007年9月6日02:43,一枚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39号发射台点火升空,原计划经过7h的飞行后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但火箭在发射139s后第2级出现故障,导致所携带的日本卫星坠毁。此次发射故障中坠毁的日本通信卫星-11(JCSAT-11),是日本搭乘质子号火箭发射的首颗商业卫星,主要用于电视转播和提供通信业务。根据俄哈两国签订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租用协议,目前哈萨克斯坦已暂时停止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直到所有情况调查清楚。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本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火箭执行机构故障。承担此次发射的质子-M火箭是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