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某露天矿大型排土场实际情况,研究适合该排土场的土壤改良方案,并进行试验论证;通过排土场生态植被种植实验,为复垦初期的生态重建优选农作物及树种,进一步肯定土壤改良方案的可行性,为相关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唐胜卫  李书钦  钟铁  谭辉  王飞 《现代矿业》2011,27(9):111-113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程一松  李书钦  谭辉 《金属矿山》2011,40(10):131-134
为掌握马钢姑山矿业公司钟山排土场的复垦效果,对该排土场复垦前的地表土壤、盆栽试验基质、复垦后的地表土壤及所栽种植物进行了营养元素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钟山排土场复垦土地中速效氮含量偏低,后续复垦工作中应增加氮肥的施用量或广泛种植固氮植物;钟山排土场原地表物质重金属含量超标,虽然在原地表覆盖客土能使植物较好地生长,但随着复垦年限的增长,复垦土地产出的农产品由于重金属的迁移作用,其重金属含量超过了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后续复垦工作中应着重解决重金属迁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草原露天煤矿区不同复垦模式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露天煤矿地处水土资源匮乏的干旱西部生态脆弱区,实现有限水土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中的关键所在。以内蒙古大唐胜利东二号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典型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复垦矿区不同表土堆存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对不同复垦模式排土场平台和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表土在草原露天煤矿复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状的表土存放方式能更好地保持表土的质量和特性,“覆表土+草帘+打网格+施化肥”的排土场平台复垦模式和“覆表土+覆草帘+草方格”的排土场边坡复垦模式下表层土壤质量和植被恢复效果最佳,但仍然低于原地貌水平。研究成果可为草原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兰庄铁矿排土场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土场生态重建是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尽快恢复排土场植被,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马兰庄铁矿采用工程复垦与生物复垦相结合的措施,初步建立了人工林生态系统。根据马兰庄铁矿排土场的生态破坏类型,采取排土场覆土生态重建的模式,对排土场进行分区治理,选取试验基地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试验。根据所选植物的生长状况,筛选出刺槐、紫穗槐、连翘、火炬树、沙棘等适宜于排土场立地条件的先锋植物和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7.
李香梅  赵艳  蔡桂香  钟铁 《现代矿业》2011,27(7):124-126
介绍了冶金矿山排土场复垦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等,以及该技术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姑山矿业公司钟山排土场,南山矿业公司凹山排土场的应用情况,且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冶金矿山排土场复垦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等,以及该技术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姑山矿业公司钟山排土场,南山矿业公司凹山排土场的应用情况,且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效果对重建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多通过复垦后植被变化的长期监测分析复垦效果。生态脆弱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易受到外界干扰,恢复稳定性呈现较大空间差异,亟需探究排土场干扰类型划分方法及其影响机理。以长时间序列中最优状态下植被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为比照标准,在前期构建复垦排土场干扰指数(DRDI)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干扰动态特征划分干扰类型,并分析影响干扰类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选择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4个排土场作为研究区,其复垦类型、复垦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各异。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计算研究区1986—2017年的DRDI;干扰类型划分为持续干扰型、复垦稳定型、干扰恢复型和复垦退化型;从地形、土壤条件、复垦类型等方面选取可能对干扰类型存在影响的因素进行地理探测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垦排土场内部干扰发生后呈现不同动态特征,干扰类型存在空间异质性,小尺度下同一排土场内同一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空间聚集,以复垦稳定性、干扰恢复型最为明显;单因子对于排土场复垦的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复垦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地形,同时因子间均存在着相互影响进而影响了复垦;复垦时间分别与全氮、...  相似文献   

10.
以黑岱沟煤矿不同植被复垦地为基础,研究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复垦条件下土壤水热变化情况,旨在为该区域选择合理的复垦植被类型奠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植被均提高了土壤贮水量,以杨树、松树、山杏、苜蓿及柠条混交模式总贮水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91倍。不同植被复垦在3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温度均低于对照(裸地),在10 cm处不同植被间差异最大,且以松树、披肩草和苜蓿混作模式温度最低。说明乔灌牧草混作模式复垦后土壤具有较好的水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