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概念是在21世纪初提出的,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发展规划的回应和新形势下特殊语境的产物。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选择、融化和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先进文化的综合体。红色文化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世界优秀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红色文化具有增强文化自信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新时代提供了科学的新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疆土广大,地方传统文化各色各样,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出符合地域特色的培育和践行路径。因此,本文主要对地方传统文化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各地特别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磊 《中国酒》2012,(6):32-33
"温州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基因,构成塑造当代温州人精神面貌,也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元素之一,是中国不断确立文化自信与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文化资源。一,温州文化精神的历史定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最需要的是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是建立三个文化传统之上的,即古代的文化传统,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传统,我们所说的"温州文化精神"处在怎样的位置呢?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也  相似文献   

4.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以实际案例分析说明,现代装饰设计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让设计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多,抵抗不良诱惑能力弱,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负面文化思潮的干扰,教育效果较差。本文建议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从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的素材、资源,发挥混合教学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园文化等作用,传承、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涵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维度。培育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两者同源相通、相辅相成。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自信方面正遭遇困境,主要表现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未被正确认知、文化多样化挑战我国主流文化、多元社会思潮消解主流价值观等方面,亟需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理性看待外来多元文化、自觉内化主流意识形态等路径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其民族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当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凝练并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引导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文化建设体系,不仅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更能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相关贡献。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意义等方面归纳六条有效途径,明确高校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有诸多契合之处,如《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分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着巧妙的联系和对应之处,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弟子规》本身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要永葆生机,为学生所接受,也需要转变宣传教育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今,我国已经迈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达成这一目标,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重视度越来越高,致力于培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树立起民族文化意识。各高等人才教育院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需要一个具象载体,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恰好符合这一需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汉服复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讨论了以汉服复兴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