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决定能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前提,也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医疗事故纠纷、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我国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还存在技术鉴定工作缺乏监督、鉴定主体缺乏中立性、启动方式缺乏合理性、回避制度缺乏可行性等诸多不足,以致其公正性与合理性常常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加强鉴定工作监督力度,健全鉴定回避制度,完善鉴定程序启动方式,加强鉴定主体中立性,以完善我国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维护鉴定的公正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意图通过对我国现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的分析和思考,展开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方式的优劣对比研究,论证保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必要性和对其进行改革的思路,为我国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策     
医疗事故鉴定改由民间机构进行今年9月1日後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将由各地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结果将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处理或赔偿的依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今後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均由负责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分为首次和再次,首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对於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必要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省级医疗事故技术再次鉴定630例中有21例市级首次鉴定为医疗事故,而再次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通过对省、市两级鉴定结论的分析,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由于专家专业水平、专业经验和法律知识的差异,对临床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充分说明临床医学的复杂性和医疗纠纷通过专业评判的重要性,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要不断提高专家的鉴定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本地区各级人民法院民庭法官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了解人民法院对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评价.指出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法医司法鉴定的关系,充分发挥医疗事故鉴定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及《行政诉讼法》第35条均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由此确立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0条关于医疗事故争议案件,“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的法律地位。然而,每当医学会对医疗  相似文献   

7.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正确处理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配套文件的出台无疑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作者发现在鉴定主体、鉴定管辖权、鉴定时限、不予受理、专家库及有关具体程序等问题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并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实践表明,鉴定专家组基本上能做到正确全面理解《条例》和《暂行办法》,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技术鉴定。但是对于如何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认定什么是医疗事故的界线并不十分明确,鉴定专家在界定医疗事故中存在的相关具体问题时需要进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在为医疗纠纷司法裁判服务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正性不足,专家鉴定组成员法律知识的欠缺,医疗事故鉴定责任制的不完善,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回避程序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以期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下作出的 ,所以应赋予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 1 1条的规定 ,对其可以提出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将在医疗损害责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基于医疗的专业性、复杂性和技术性,医疗损害的鉴定不是一般法医能胜任的鉴定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仍是一项可利用的制度资源。当前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应警惕形式意义上的鉴定公正带来实质意义上的鉴定不公正;警惕法律对患者保护的同时带来医疗对患者的伤害。提议采取单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建议优先采取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特别许可制度;同时,也还可以考虑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成为一种替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去年底,我5岁的儿子因患病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结果第3天孩子就死在了医院里,我们认为是该医院的医疗事故所致,于是找到县卫生局要求解决,县卫生局作出了处理决定,我们认为不妥,又起诉到法院,但是法院不受理。请问,这是为什么?王吉民王吉民同志:你信中所谈的情况不够清楚,按照法律规定,这里需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一是医疗事故处理决定。前者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是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病员及其亲属如果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改革的一系问题,认为我国对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人名册制度和具体案件的鉴定人三方选任制度;调整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结构和职能;明确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在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产生程序、鉴定内容以及鉴定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对其弊端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对其在鉴定内容、鉴定主体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在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产生程序、鉴定内容以及鉴定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对其弊端进行了分析 ,并建议对其在鉴定内容、鉴定主体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纠纷诉讼的增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医疗事故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诉讼中有重要影响。应当明确医疗事故鉴定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医疗事故鉴定作为民事诉讼证据之一———鉴定结论 ,应当经过充分质证 ,由裁判者做出决定。但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事故鉴定质证、认证制度 ,裁判者在舍去医疗事故时应说明不采信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中外医患关系法律调节之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中外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和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中外医疗事故举证责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立法目的与思想是一致的;中外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医疗事故鉴定 ,是正确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我国原有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和程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何依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原有的鉴定机构和程序进行改革是保证鉴定结论合法、公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事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在医疗事故侵权诉讼中,认定医疗过失应采用抽象轻过失与具体轻过失的标准;举证责任分配上。实行因果关系、医疗过错推定规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由医疗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对该鉴定具有审查权;《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过低,人民法院不应拘泥于该标准。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患纠纷处理的重要证据,对医患双方的利益都至关重要。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关于鉴定的提起规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但由于医患双方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而使得鉴定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争议进行医疗事故的判定,通过对初次鉴定的审查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鉴定的规定,有明显的行政权干涉民事权的倾向;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医学依据同样应当受到司法审查,而医学会的鉴定行为缘其关乎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同样应当受到相应的监督。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关问题尽早作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