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民健康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病死率高,家庭社会经济负担重,而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对COPD患者仍缺乏较为规范完整的院外跟踪管理策略,从而导致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家庭和社会负担不断加剧.为此,我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耗费很高的、可预防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早期干预对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渤海湾两家医院COPD患者与非COPD患者1∶1配对研究,探讨该地区COPD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的人群防治COPD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总结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口服低剂量茶碱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疗效,旨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正之 《人民军医》1998,41(2):93-94
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的最常见诱因,也是引起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的重要因素。防治感染是控制COPD病情发展的综合措施之一,而明确致病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关键[1]。我们分析了我院2年来COPD患者支气管-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群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1995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COPD206例,分为两组。I组为院外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组,计118例,其中男85例,女33例;年龄47.5土15.6岁。Ⅱ组88例为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组,男65例,女23例,…  相似文献   

5.
监测分析昆明地区3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并和无COPD老年人300例对比,发现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1),同时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COPD的防治措施。1 对象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们对住昆明地区30年以上的老干部,借助体检和住院病人,依据病史、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临床症状等,明确诊断为COPD者322例,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及系统管理,提高了COPD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探讨COPD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乌鲁木齐天山区碱泉街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一年的综合性干预及系统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营养支持指导、长期随访等.干预管理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项研究进行一年后,COPD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诊断标准)的知晓率较前分别提高了18.5%、28.1%、28.9%,戒烟、合理运动、规律用药的依从性较前分别提高了29.2%、57.1%、25.6%.以COPD评估为基础,A组较康复前人数增加12.1%,B、C、D组较康复前减少分别为7.2%、3.5%、1.6%.结论: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发病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新疆COPD的社区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长期氧疗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长期家庭氧疗的认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0例COPD患者家庭长期氧疗情况调查分析。结果阻碍患者进行家庭长期氧疗的原因是对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缺乏和医疗费用的限制。结论护理人员应向COPD患者及家属普及家庭氧疗知识,建议社会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氧疗费用报销制度,保证家庭氧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分析维数方法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树空间结构重塑随氧分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对106例COPD患者及100例非COPD健康对照者进行CT扫描并进行血气分析.应用后处理软件形成肺血管树,以ImageJ软件计算外周肺血管树分形维数(FD);比较对照组与COPD组FD值;分析COPD患者FD改变与动脉血氧分压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外周肺血管树FD显著低于对照组(t=5.21,P<0.01).COPD患者FD与动脉血氧分压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92,P<0.01).结论 FD分析能够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程中肺小血管(动脉及静脉)重塑,COPD患者肺血管树FD值与氧分压显著相关,一定程度验证了低氧在肺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呼吸操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陈涛 《人民军医》2007,50(5):277-278
目的:观察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通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 COPD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抗炎及对症治疗条件下,观察组加入呼吸操锻炼,对照组不加入呼吸操锻炼;分别测定入院时及3个月后 PaO2、PaCO2、FVC、FEV1、FEV1/FVC、MVV.结果:加入呼吸操辅助治疗后,COPD 患者 PaO2升高、PaCO2 下降,肺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呼吸操能改善 COPD 患者肺功能及缺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1]).其死亡原因复杂,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COPD患者部分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为进一步探讨COPD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我们于2009年1-8月对130例因COPD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功能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原发性高血压、各种原因造成的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长期院外服用利尿药,现将我们对这种患者的医疗监控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院外急救装备标准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武警医学》2006,17(5):380-381
院外急救既是武警部队医疗单位平时的一项正常工作,也是实施灾难救援和遂行部队处突卫勤保障的一种主要医疗救治形式.急救装备作为实施院外急救的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功能的强弱以及通用性大小,对院外急救的效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武警部队医疗单位的院外急救装备,在规模、品种、数量、制式、规格等方面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警院外急救的发展与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对院外急救装备实行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临床通常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指导治疗.然而COPD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进展、治疗反应、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单一使用FEV1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将COPD进行分类及作为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手段,不能更好地反映COPD的异质性.近年来有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表型对COPD异质性进行描述和研究,认为COPD表型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就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6层以上螺旋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6层以上MSCT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3 cm)的应用合理性.方法 分析到该院会诊患者的院外胸部CT照片,选择使用16层以上MSCT机型和直径<3 cm孤立性肺结节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院外CT片内常规重建层厚、有无靶重建、二维和三维重组应用情况、窗技术应用以及对比剂增强效果等.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胸部CT正确扫描方法,并与院外胸部CT扫描技术进行对比,评价院外MSCT胸部应用的合理性及正确诊断情况.结果 92例采用16层CT机,54例采用64层CT机,4例为40层CT机.常规重建层厚选择9~10 mm者59例,7~8 mm者12例,5 mm者79例.对病灶局部采用连续薄层(<3 mm)重建46例.9例CT片内仅有重组图像(MPR和VR),没有原始薄层轴面图像.在150例中,由于图像不满意而需重复扫描者53例(35.3%);78例在该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其中院外诊断错误22例,在该院仅2例诊断错误.结论 16层以上MS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性,直接影响诊断,建议建立国内统一的胸部CT扫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OPD患者中IL-35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阐述IL-35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来自健康管理中心的50例健康人,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35的水平.结果 COPD患者中IL-35的平均水平为130.44±36.14 pg/mL,对照组IL-35的平均水平为290.9±33.78 pg/mL,IL-35在COPD中呈现下降趋势,且IL-35的水平与FEV 1%、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IL-35可能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Th2和Th17介导的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MSCT扫描,结合临床肺功能检查(PFT),评价MSCT的肺密度指标在预测诊断COPD方面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0例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及对照组26名健康志愿者,使用MSCT进行胸部扫描,测量和计算各肺密度相指标,并与临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法评价肺密度各项指标在预测诊断和筛检COPD患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 正常组与COPD组在最大吸气末平均密度(ALDin)、最大呼气末平均密度(ALDex)、肺密度差(ALDin-ALDex)、肺密度比(ALDex/ALDin)及肺密度变化比率[(ALDin-ALDex)/ALDin]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ALDex与COPD的PFT诊断指标FEV1/FVC相性较好,ALDex与FEV1和FEV1/FVC相系数分别为0.600,0.759.ALDin、ALDex、ALDin-ALDex,ALDex/ALDin、(ALDin-ALDex)/ALDin最恰当的预测COPD的临界点分别为-865、-769、-84、0.90、0.098,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42、0.73、0.709、0.709、0.709.其中以ALDex的临界值预测诊断准确性最高,应用该临界值在诊断COPD病变的敏感性为73.9%,诊断特异性为93.7%,约登指数为0.73.结论 MSCT能便捷、准确地获得评价肺功能的指标,与临床PFT检查的指标有很好的相性.肺密度指标的临界值可用于预测诊断和筛检COPD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诱因,为有效控制老年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住院61例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过长等是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结论应加强对相关诱因的控制,从而有效减少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肺气肿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双相CT扫描特点.方法对28例COPD组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志愿者分别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在三个选定层面对其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于一周内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组肺横截面面积缩小率(AD)、深吸气末、深呼气末肺平均密度(MLD)及差值(VD)较正常组均有明显降低;正常组及COPD组AD与VD均密切相关.结论双相HRCT扫描对以肺气肿为主的COPD的诊断、定量、定位有着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表现及形态分型与肺功能试验(PFT)参数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40例COPD患者的HRCT表现进行形态学分型,并将分型与肺功能之间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HRCT显示COPD形态为:正常型1例,支气管壁增厚型24例,气肿型8例,混合型7例.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在支气管壁增厚型和混合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混合型患者其肺功能异常改变的程度较重.结论 COPD的HRCT影像学表现和形态学分型与气流阻塞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平行的原则,选取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患者62例作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临床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55%(29/31);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5%(25/31)(P<0.05)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中,可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