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现代医院管理》2019,(3):69-72
为探索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FMEA)在医院采购管理中防控廉洁风险的应用,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筛选医院高廉洁风险的流程,运用FMEA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再造经济合同审签流程。应用FMEA再造合同审签流程后,流程廉洁风险系数降低、流程信息化率提升、合同审核有效率提高、流程流转效率提升,进一步推进了医院的质量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 方法成立FMEA小组,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对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并针对性改进。结果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RPN值大于8的失效模式均得以改善。结论FMEA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保障了患者检查治疗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在降低外科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应用FMEA管理方法,对外科置管病人UEX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实施前后置管病人UEX风险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及反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改善情况。结果:FMEA的管理方法用于流程的改进,能使潜在的风险量化,并加以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甚至规避风险。结论:将FMEA用于外科置管病人UEX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UEX事件的发生,提高置管病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医疗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为减少医疗风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医疗风险管理方法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和医疗责任保险,是预防控制损害、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有效方法。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潘莉  古发会 《现代养生》2023,(16):1239-1242
目的 分析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风险管理模式在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住院后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常规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55例应用基于FMEA的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感染位置、风险系数(RPN)得分情况以及院内隔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FMEA风险护理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创口各个感染部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交叉感染、室内通风问题、患者机体因素、环境清洁消毒、突发事件无效应对各项院内感染失效模式RPN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隔离标识、防护用品使用、诊疗器械专用、病房备快速手消毒剂各项隔离措施落实情况较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MEA风险护理管理模式下预防院内感染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感染发生次数,降低医患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感染情况发生率,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减少晚夜间病人急救中错失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提高病人安全。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晚夜间病人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对危害指数(RPN)进行评估,通过决策树分析,确定需要优先改善的流程,开展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评估改善后的效果。结果:采取改善行动后各项RPN值均<8,效果显著。结论:FMEA方法应用于晚夜间病人急救流程中,能在风险发生前提前预测评估,并针对性拟定应对方案,可有效减少晚夜间急救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结题阶段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管理策略。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已完成结题的5个临床试验项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统计结题项目的物资核对、文件整理、分中心小结及财务状况相关资料,识别失效模式并对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结果 采用FMEA方法共识别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结题阶段的10种失效模式,将风险优先系数(RPN)≥24的3种失效模式[试验过程文件内容不完整、原始记录表中随访信息不完整、原始记录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SAE)记录]作为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原始记录与试验过程文件管理、建立并完善研究团队管理体系建设、规范SAE判定标准及处置流程等相关风险应对措施。结论 FMEA作为一种主动风险管理工具,应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结题阶段风险管理中,能较好地确保临床试验结题质量,提升机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6,(8):1237-1240
目的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理论在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3 826例门诊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为观察组,实施FMEA方法分析门诊预防接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并制定改善措施。以常规接种护理的41 954例预防接种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优先风险数(RPN)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FMEA后,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中诱发接种不良反应的失效模式RPN值皆降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8/105vs 45.2/105)和服务满意度(90.31%vs97.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方法应用于预防接种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风险评价体系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1月本科老年患者76例为对照组,按照老年内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选择2016年1—11月干部病房一科老年患者83例为观察组,除执行老年内科常规护理外,建立风险评价体系表对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选择权重最高的10个指标作为FMEA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改善措施.比较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优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改善措施实施后失效模式的RPN低于实施前,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增加(P<0.01).结论 应用风险评价体系和FMEA能使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控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老年患者住院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原因和将造成的后果,找出流程中最需要改变的环节,改造转运流程,以预防失效的发生。一年后比较评价改造前后失效风险指数(RPN)。结果一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FMEA模式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使分析危险因素更全面,流程改造更客观,实施更容易,能有效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陈翔  陈爱  管莉倩 《现代保健》2012,(23):140-142
目的:降低微创手术患者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安全风险研究,对微创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流程的监测,经统计讨论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RPN值高的6个项目是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高危因素,分析高危环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1570,均值261.67;实验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385,均值64.67,实验组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找出安全风险高的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FMEA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末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风险管理方法,对血液透析类设备进行风险管控,评估保障患者透析安全的作用。方法:根据FMEA风险管理方法构建流程图,结合临床实际选定血液透析机型及参与人员,剖析血液透析机主要系统中关键要素结构和功能,通过失效分析建立失效链,评估其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值事件采取有效持续改进措施并引入再评价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文件。结果:项目实施1年后血液透析机整体风险事件发生频度较实施前3年降低46%,可探测度提升65%,高风险事件100%下降至中风险;选定机型血液透析机整体故障率下降43%,维修周期降低35%,患者满意度上升5%。结论:FMEA风险管理方法能有效指引血液透析类设备关键要素的预防性维护保养,降低设备使用风险,保障设备使用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开展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预防髋关节脱位。方法 58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围手术期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可能发生脱位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发生脱位的RPN(风险指数)值,找出导致发生脱位的高风险因子和高风险操作,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和预防措施,调整操作流程,加强管床护士和患者防脱位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结果实验组术后脱位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防脱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p〈0.01,实验组住院期间无发生髋关节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2例。结论实施FMEA模式管理有助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有效防范脱位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Health devices》2004,33(7):233-243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is one method hospitals can use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 by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 that they conduct at least one proactive risk assessment of a high-risk process each year. While it is not the only means of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FMEA is an established and widely used procedure and is the model suggested by JCAHO. FMEA is not, however, a simple procedure. To help our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ECRI conducted its own FMEA as an exercise. The high-risk process we analyzed was setting up and programming infusion pumps for intravenous delivery of medica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each step we carried out,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our decision making along the way, and the lessons we learned. After reviewing our account, the reader should understand what an FMEA is and what it should accomplish, know how to choose and define a process for analysis, and grasp the key 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FMEA from start to finis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运用FMEA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筛选出医院感染高风险事件,从中确定风险事件为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2个院级优先级改进项目,进行风险控制与干预措施后,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除缺乏激励机制、医护团队间沟通不足等原因,FMEA实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优先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A实施后手卫生依从性为74.92%(79375/105953),较FMEA实施前的68.40%(58361/85328)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55,P<0.01)。FMEA实施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85%(80/2080),低于FMEA实施前的6.16%(123/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1)。结论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良好的效果,可前瞻性识别和评估医院感染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帮助医院明确剖宫产手术中的高风险环节及关键流程,切实做好产科安全管理。方法通过FMEA法与文献研究、头脑风暴、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剖宫产诊疗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结果共识别出剖宫产诊疗流程中10项高风险环节,即产后出血、知情同意效果不佳、会诊不及时、羊水栓塞、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会诊诊断及治疗错误、术前宣教效果不佳、麻醉失误、检查结果有误。结论 FMEA法是一项有效的医疗风险识别工具,能够前瞻性地检测出剖宫产高风险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善医院保洁的质量。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根据之前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完善医院保洁流程,应用FMEA方法评估并分析保洁流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并且制定改进措施,同时予以评估。结果:医院保洁流程中有未做手卫生(危机值=420)、清洁消毒步骤紊乱(危机值=450)、毛巾不能一床一换(危机值=450)、消毒剂的不正确使用(危机值=175)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FMEA方法分析后采取了措施改进,上述存在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危机值均显著下降,保洁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善医院保洁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对需要干预的17个潜在失效点分别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策略,执行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针灸门诊应用FMEA方法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可及性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