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鸟类巢寄生行为中,寄主和宿主之间的共进化主要体现在鸟卵的颜色和斑纹上.宿主通过增强对寄生卵的识别能力,来降低和抵抗被寄生的代价.模型卵常被广泛用于验证和测试宿主对外来寄生卵的识别能力.文章介绍了模型卵在鸟类巢寄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实例详述了模型卵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光纤光谱仪对模型卵的模拟程度进行测量和调整.本方法制作的模型卵,制作材料简单且容易获得,硬度合适,不容易变形但又可以被宿主鸟啄破和叼走;本方法可针对不同研究的需要,根据宿主卵的大小和重量来制作,并涂以不同的颜色和斑纹来制作.  相似文献   

2.
在杜鹃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中,宿主种群繁殖密度被认为是预测其是否被杜鹃寄生的重要指标.2011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型生境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的种群繁殖密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CuculWspp.)寄生之间的关系.红嘴相思鸟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108.37±28.68只/km2,其中在次生林中最高,达201.41±7.36/km2,其次为灌丛和原生林.居民点的密度最低,为34.15±7.86只/km2.1999—2011年的繁殖季,共找到红嘴相思鸟的巢347个,均未发现被杜鹃寄生,巢寄生率为0.分析表明,繁殖时间和种群繁殖密度不是杜鹃未利用红嘴相思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水禽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繁殖鸟类多为集群分布,在两个主要巢区内,草鹭、苍鹭为优势种,白琵鹭、白(睘鸟)、鸬鹚、骨顶鸡等为常见种,丹顶鹤、白枕鹤为稀有种,两个巢区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35和0.813.  相似文献   

4.
红尾伯劳的育雏行为及雏鸟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7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对哈尔滨地区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us)的育雏行为及雏鸟的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尾伯劳的育雏期为14~17 d,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育雏工作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其中雄鸟主要负责清巢、警戒和捕食工作,雌鸟主要负责饲育和暖雏工作.喂食方式分为3种,其中以雄鸟直接喂食雏鸟为主,其次是雌鸟直接喂食雏鸟,第三种为雄鸟将捕到的食物交由雌鸟喂食雏鸟.育雏高峰出现在6日龄,每天有4个育雏高峰,分别为3:30~4:30,7:30~8:30,11:30~13:30和17:30~18:30.雏鸟体重的生长符合Cubic三次模型,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调查东方白鹳个体及营巢数量的统计,重点研究了近10年(2001-2010)扎龙湿地野生东方白鹳种群变动.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野生东方白鹳种群及其营巢数量逐年递增,说明保护区对其所开展的保护及繁殖恢复工程效果显著.同时分析了制约其种群数量增长及争巢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1年4-7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对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矛纹草鹛的巢32个,其中23巢(72%)位于灌丛,8巢(25%)位于茶地,1巢(3%)位于农耕地.对其中17巢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矛纹草鹛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灌木因子、草本密度和高度因子、水平隐蔽因子和距林缘距离等.矛纹草鹛倾向于选择灌木、草本都较密集的生境营巢,巢址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在5 m×5 m尺度下,巢址中心小样方和巢址内随机样方在各参数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矛纹草鹛在巣址尺度内对微生境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在2005~2006年期间,对哈尔滨的麻雀和燕子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燕子具有更好的飞行能力,两种鸟类在旧巢利用上存在着竞争,麻雀抚幼效率较高。此外,通过追踪观察、投放食饵及剖胃法,得出两种乌类的食性差别;利用重捕法得出两种鸟类的活动范围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至2012年,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的种群和鸟巢的数量、巢址特征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白琵鹭鸟巢数目较多,达到一定规模,主要选择芦苇作为巢材,营巢区范围内有白鹭、苍鹭、骨顶鸡等其他鸟类,与白琵鹭共同生存.了解了保护区内白琵鹭的生存状况及所处生态环境,为本保护区及其它相关科研机构提供客观真实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 ,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a.取入孵 2h至 16d的活体胚胎 ,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 .结果显示 :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 ,产卵 2 8h原条已明显可见 ,入孵 14h后原肠胚形成 ,入孵 36h,脑泡和心包出现 ,入孵 96h ,神经胚完成 ,孵化 16d左右 ,器官完全形成 ,发育成雏鸟出壳 .b .将种蛋分 7组进行孵化 ,观察和比较了 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 ;2 )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 中毒 ;3)温度过低 (35~ 36℃ ) ,造成鹑胚孵化慢 ,生长发育迟缓 ,出雏后易死亡 ;温度过高 (39~ 4 1℃ ) ,造成鹑胚孵化快 ,但发育不良 ,出雏后也易死亡 ;4 )相对湿度过低 (45 %以下 ) ,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 ;相对湿度过高 (75 %以上 ) ,导致缺氧甚至闷死 .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1.
2010-2011年,采用样点调查法,每月1次,对海南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校园内的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其他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所高校校园内的麻雀以海南大学最常见和最多(12只/km2),海南医学院也有一些分布(5只/km2),但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3所高校的优势鸟种均为暗绿绣眼鸟(Zosterps japoni c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鹊鸲(Copsychus saularis).麻雀作为与人共居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乡村和城镇,尤其每个城市的高校校园鸟类调查中均以麻雀为优势鸟种.在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校园,麻雀均不是优势鸟种,这也说明海南岛麻雀稀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事实.而在海南岛有麻雀分布的背景下,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活动这一现象实属罕见,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观鸟旅游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至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4条观鸟路线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调查,多次调查共记录常见大型湿地鸟类35种,8672只,隶属6目11科.调查结果表明,以路线①的鸟类多样性为最高,是预计最为合理的观鸟路线.了解了保护区内各路线常见大型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生存状况及所处生态环境,为该保护区旅游开发及科研调查提供客观真实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7月对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内普通鳾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身体各部位生长状况有所不同,与取食相关的器官在雏鸟早期有很大程度的发育,与飞行相关的器官在雏鸟发育的后期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对湖南新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连续调查,特别是2005年夏季对该地鸟类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保护区内有鸟类97种,隶属于29科12目.其中东洋种60种,广布种19种,古北种18种;留鸟61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7种,旅鸟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5种,地方重点保护鸟类51种.舜皇山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为1.404,均匀度指数为0.799.该次调查还发现了湖南鸟类新记录1种.  相似文献   

15.
研究已烯雌酚(DES)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蝌蚪抗敌敌畏(0,0-二甲基-0-(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DDVP)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蝌蚪(30~35期)随机分为5组:I(0mg/LDDVP+0mg/LDES)为空白组;Ⅱ(12.9mg/LDDVP+0mg/LDES)为单独DDVP处理组;Ⅲ(12.9mg/LDDVP+1.0mg/LDES);1V(12.9mg/LDDVP+2.0mg/LDES);V(12.9mg/LDDVP+3.0mg/LDES)为DDVP和DES联合处理组.在染毒24h和72h时测定蝌蚪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计算抗氧化指数.其结果在DDVP(12.9mg/L)存在的条件下,随着DES(1.0mg/L)的加入和浓度的依次加大(2.0mg/L,3.0mg/L),SOD活性呈下降趋势,72h时具显著性(P〈0.05);GSH—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4h和72h均具极显著性(P〉0.01);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72h时具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结论:DES对DDVP诱导的氧化损伤作用具有拮抗效应,能有效地增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海口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于2010年9月和2011年8月对海口近海岸的5个生态监控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浮游植物7门64属98种,其中硅藻58种,甲藻14种,绿藻12种,蓝藻8种,黄藻、裸藻和金藻各2种.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小环藻(CycloteUacryptic)、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等.赤潮藻类32种,占总种类数的32.6%.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显示海口近海岸生态监控区污染程度加剧.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010年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受pH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r-0.678,P〈0.01),且与化学需氧量和无机氮呈显著性相关.2011年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660,P〈O.01),且受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和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对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与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芒萁之间Pn和Tr差异达显著水平;芒萁与黄瑞木、油茶、羊角藤之间Pn、Tr差异达显著水平;黄瑞木、油茶和羊角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黄瑞木和芒萁为单峰型;马尾松、油茶和羊角藤存在“午休”现象且限制因素不同,马尾松光合午休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油茶和羊角藤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随光照的增强,5个树种均发生光抑制,表现为最大荧光产量、有效量子产量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上升,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生物分类的数学模型和生物演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探讨25种石斛属植物rbcL蛋白质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用MATLAB7.1构建NJ系统树和UPGMA系统树,用MEGA4.1构建MP系统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研究石斛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提供蛋白质序列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江平原连年耕作大豆田的土壤(DD)、连年耕作水稻田的土壤(SD)、未开垦过原生态的土壤(XYZ)、耕作过又被退耕还草的土壤(C)4种土壤类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土壤中微生物主要由8种优势细菌菌属组成,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趋势是表层(0~20cm)〉亚表面(20~30 cm)...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已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状况的标志之一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设立国鸟、省鸟的概况 ,并就国鸟、省鸟的评选意义、标准和程序 ,以及海南省鸟的设立等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