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对阜蒙县农村地区300名使用紧急避孕药的妇女进行填表、登记、随访;结果 300名妇女中无一例妊娠,有效率100%;结论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阜蒙县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阜蒙县农村地区1000名患生殖道感染的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盆腔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患病情况以及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 结果 1000名患生殖道感染的妇女中,患细菌性阴道炎的544例,占54.4%,滴虫性阴道炎的238例,占23.8%,念珠菌性阴道炎的218例,占21.8%.其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病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生殖道感染中,细菌性阴道炎比例最高,且生殖道感染的发病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金冬琴 《大家健康》2013,(13):193-194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药具品种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在一定时期内有性生活的农村育龄妇女8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收集其避孕药具品种使用情况信息。结果农村育龄妇女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所占比例为74.13%,其次为女性结扎和使用避孕套,分别占30.13%、28.75%;共有59例失效,其中结扎有效率高于避孕套和避孕药,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主要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常用避孕方法,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年龄、文化、收入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年阜蒙县居民死亡情况,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信息。方法对阜蒙县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阜蒙县居民死亡率为637.38/10万,其中男性759.27/10万、女性510.76/10万;居民死亡的前5死因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他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阜蒙县慢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已婚妇女在避孕过程中使用避孕药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自愿接受问卷调查的280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口服、外用药物避孕组、宫内节育环组、避孕套组,各7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避孕药具及避孕效果分析。结果本组280例已婚女性中,避孕失败15例,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为92.86%;其中口服组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7.14%;外用避孕药组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4.28%;采用宫内节育环组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5.71%;使用避孕套组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1.42%;采用避孕套避孕有效率98.57%明显高于口服、外用避孕药物避孕及宫内节育环避孕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避孕方法及,能有效提高避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避孕状况及对保健的需求,为计划生育决策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需避孕的育龄妇女30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避孕状况及对保健的需求。结果调查结果分析使用宫内节育环避孕妇女最多(30.3%),其次为使用避孕套(27.0%)。避孕失败率为17.3%,其中因使用安全期避孕失败最多,使用避孕套失败最少。育龄妇女对节育知识知晓率最高的为使用宫内节育环与避孕套者,其次为口服避孕药及绝育术者。节育知识来源主要为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材料,其次为相关书籍报纸及网络。对知情选择的满意率为29%,27.0%育龄妇女担心避孕失败,12.0%育龄妇女担心避孕措施的副反应。本组育龄妇女有意向得到避孕与保健相关知识的占76.0%,无所谓或不想得到避孕与保健相关知识的占24%。结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应向育龄妇女提供更加针对性与全明性的服务最大可能的降低避孕失败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比林斯生育调节法(BOM)在准备怀孕前不宜怀孕期避孕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寻找此时期最佳避孕方法。方法 对比研究比林斯法和男用避孕套在准备怀孕前的不宜怀孕期使用的避孕效果及可接受性。结果 用比林斯法和男用避孕套 2组妇女分别观察了 182例和 176例,意外妊娠率分别是 1 65%和 1 70%,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男用避孕套除有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作用外,BOM的可接受性明显优于男用避孕套。结论 在准备怀孕前的不宜怀孕期用BOM和男用避孕套避孕效果相同,但BOM因为不影响快感、使用方便以及几乎无阴道出血及阴道疼痛,更受广大夫妇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避孕措施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到我院自愿要求选择避孕的育龄妇女10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避孕方式分组,其中口服短效避孕药30例为A组,接受宫内节孕器32例为B组,使用避孕套38例为C组。对比三组避孕失败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避孕失败率为13.33%,B组避孕失败率为12.50%,C组避孕失败率为2.6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7%,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P0.05)。结论口服避孕药、宫内节孕器、外用避孕套三种避孕方式对比,外用避孕套不良反应最低且避孕效果最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知情选择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知情选择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以统一调查表 ,由统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丘陵、平原、山区 1万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其知情选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宫内节育器和妇女节育术 2种方法占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的 91 .79% ,避孕套、避孕药、皮埋、男性节育术等方法仅占 8.2 1 %。②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选择只有 39.92 %是自主选择 ,6 0 .0 8%是计生人员建议和政策规定。结论 :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和计划生育系统应进一步加强在避孕知识宣传中的作用 ,帮助农村育龄妇女实现知情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情况,分析其失败原因,以便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妇女357例,采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无人工流产史181例,人工流产1次111例,2次45例,3次及以上20例。未婚与已婚妇女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避孕者及避孕方法使用不当者占20.2%(72/357),避孕套是首选避孕方法,占31.4%,其次为安全期、节育器、避孕药,未婚女性多选择安全期避孕,而已婚女性多选择节育器。本组避孕失败285例,其中首位原因是避孕套,占30.8%,其次为安全期计算(14.6%)、节育器(14.6%)、避孕药(9.2%)、体外排精(6.4%)。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正确使用避孕方法,降低人工流产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证实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已达 50多种。避孕套是当前唯一证实能实现生殖健康双重目的 (无非意愿妊娠和 STDs感染风险 )的避孕方法 ,对维护个人的生殖健康起重大作用。但由于避孕套使用方法不当 ,如手污染等 ,避孕套也能造成女性生殖系统的感染。作者对使用避孕套避孕出现感染的原因作以下分析。1 一般资料锦州医学院育龄女职工 30 8人。使用避孕套的人数由 1 991年的 1 4%已增加到 1 998年的46%左右 ,使用者中约有 5%的人出现感染。其症状是 :阴道分泌物增多 (包括泡沫状、豆渣样 )、阴道搔痒、疼痛、异味、尿频、尿痛等。2 感染…  相似文献   

12.
工厂流动人口避孕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工厂中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情况、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避孕知识知晓的因素.方法 于2008年1-4月在深圳市、东莞市的4个工厂中现场抽取符合标准的流动人口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 378份,回收有效问卷950 份.结果 950人中有838人(占88.2%)采取了避孕措施,使用最多的是避孕套避孕(占69.7%).避孕知识得分的中位数为9.00分,低分者332人(占34.9%),高分者618人(占65.1%).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和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结论 大多数工厂流动人口采取了避孕措施(使用避孕套最多);文化程度低、年龄<25岁和未采取避孕措施者的避孕知识得分低.对文化程度低的年轻流动人口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避孕措施的宣教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有关避孕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2003年5月~2007年12月问我站门诊行人工流产术568例未婚女青年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人工流产情况、避孕状况、避孕失败原因等.结果 568名调查对象中有45.6%女青年未使用避孕措施,54.4%女青年使用过一种或多种避孕方法.避孕措施使用率高低排序是避孕套,其次为紧急避孕、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避孕、服用口服避孕药.本次避孕失败原因依次为未全程使用避孕套、安全期计算失误、避孕套滑脱或破裂及体外排精失控.结论 加强对人工流产的认识,落实避孕措施,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降低人工流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农村地区可逆避孕方法使用模式及不同经济条件、文化层次的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自主选择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甘肃省8个县的32个乡,包括所有在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采取可逆避孕方法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甘肃东部地区文盲率最高(14.10%),家庭年人均收入小于2000元的比例这57.79%;西部地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较高(83.98%),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16.99%;中部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居中。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比例最高(93-42%),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次之(分别为4.49%和1.76%),不同地区的已婚育龄妇女在各种不同避孕方法的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自主选择能力明显增加,不同地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肃农村地区现用可逆避孕方法仍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为主,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自主选择能力受其个人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有关避孕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07年12月间我站门诊行人工流产术568例未婚女青年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人工流产情况、避孕状况、避孕失败原因等。结果568名调查对象中有45.6%女青年未使用避孕措施,54.4%女青年使用过一种或多种避孕方法。避孕措施使用率高低排序是避孕套,其次为紧急避孕、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避孕、服用口服避孕药。本次避孕失败原因依次为未全程使用避孕套、安全期计算失误、避孕套滑脱或破裂及体外排精失控。结论加强对人工流产的认识,落实避孕措施,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降低人工流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选取RVVC患者115例为病例组,同期RVVC阴性患者115例为对照组,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常使用抗生素、不规范治疗等因素与RVVC的发生呈统计学正相关(P0.05),避孕套避孕呈负相关(P0.05),是RVVC的保护因素;选取P0.15为标准,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避孕套避孕、经常使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等因素与RVVC的发生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对妇女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均造成很大影响,规范治疗及避孕套避孕等对预防其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不同节育措施的避孕效果。方法根据400例避孕女性不同节育措施进行分组,每组100例,A组口服避孕药,B组宫内节育器、C组避孕套(男用),D组安全期避孕。结果 A组避孕失败率8%,B组避孕失败率2%,C组避孕失败率2%,D组避孕失败率19%;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D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P0.05。结论避孕套(男用)、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避孕效果,安全期避孕避孕效果较低,而避孕套(男用)不良反应最低,临床应根据女性具体情况选择适宜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晓梅  文锦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74-2476
目的比较分析育龄妇女采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两种避孕方式对宫颈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6月—1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的1 257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比较分析避孕套和宫内节育器两种避孕方式对宫颈的影响。结果采用避孕套避孕的宫颈患病率为42.3%,宫内节育器患病率为30.37%。结论采用避孕套避孕较宫内节育器避孕对宫颈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6,(6):678-682
目的了解和探究某县已生育二孩育龄妇女避孕知晓情况、节育现状及意愿。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某县4个乡镇23个村屯生育二孩且年龄在20~45岁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682人,回收有效问卷661份。分析已生育二孩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避孕知情选择状况以及需求服务的要求。结果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前三项依次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IUD)和口服避孕药;在生育一孩和二孩后,两组选择的避孕方式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育龄妇女所选择的避孕方式以使用避孕套为主转变为以使用IUD为主;育龄妇女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讲解来选择避孕节育的方式;且有88.2%的育龄妇女造访计划生育机构进行相关的生育及避孕节育方面的咨询和检查。结论某县已生育二孩育龄妇女能够主动去了解和掌握避孕节育知识,反映出农村育龄妇女已逐渐摆脱旧有思想观念,逐渐重视避孕节育以及自身健康;而且农村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模式的趋势也逐渐向城市模式靠拢,这与计划生育机构的大力宣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合并慢性宫颈炎者及慢性盆腔炎者各占81.28%,居首位,术前合并生殖道感染者列第二位,占50.00%;有性生活史者占96.88%,有分娩史者占84.38%,有流产史者占62.50%;采用放环、结扎、避孕套等正确避孕方法者占59.38%。结论提高生育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可减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