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石兜水库大坝变形观测(沉陷及水平位移)资料分析,对石兜水库大坝库区水位、沉陷位移与平位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坝的垂直沉陷、水平位移变化量较小,大坝处于稳定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石兜水库大坝加高扩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民水电站大坝为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为监测大坝的安全运行,在大坝布置了垂直位移、位移、扬压力等观测设施。根据6 a的观测资料,对大坝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扬压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大坝的安全性和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成果表明,大坝是安全的,但大坝的观测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3幅,表6个。  相似文献   

3.
大坝监测数据分析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环节,是认识大坝规律和判断大坝安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理论研究大坝位移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性、大坝位移波动幅度和趋势、以及环境量与位移间关系,并运用分形预测原理对大坝位移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理论可以较好地应用到大坝监测数据分析中。  相似文献   

4.
大坝位移监测工作是水库运行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安全运行。基于此,对某水库大坝位移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作图、特征值分析对大坝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坝位移随季节更替呈周期变化之规律,与测点所在坝段的坝体结构、坝高、基础地质相适应。各测点坝轴向水平位移主要表现为时效位移,少数测点表现为趋势性时效位移。垂直位移变化规律表现为夏季坝顶上升,冬季坝顶下沉;水位降低时坝顶上抬,测值呈现季节性波动并随水位升降而起伏。大坝位移未超管理阈值,未见明显突变,总体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广蓄电站上、下库大坝位移监测资料,对上库坝的外部水平、垂直位移和内部水平、垂直位移以及下库坝的水平、垂直位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大坝位移的因素,对大坝运行状态进行了评价,为今后广蓄电厂大坝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浪详水电站为C15混凝土砌毛石拱坝,为监测大坝的安全运行,在大坝布置了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挠度、缝隙及扬压力等监测设施,根据水库蓄水后4 a的观测资料,对大坝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挠度、坝肩缝隙、扬压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大坝的安全性和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成果表明,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仁宗海水库大坝初蓄期变形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仁宗海水库大坝变形观测资料,对仁宗海水库初蓄期大坝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统计模型对水平位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垂直位移主要受库水位的影响,而温度是影响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库水位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长潭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长潭大坝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大坝水平位移、坝体挠度、垂直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大坝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利枢纽右岸大坝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瑕  张文胜 《人民长江》2010,41(20):19-22
结合长达6 a的观测资料,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右岸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基础转动、基础地质缺陷部位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右岸大坝坝基及坝体的变形规律以及水库蓄水对其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右岸大坝坝基坝体是稳定的,基础地质缺陷部位状态稳定,大坝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较小,大坝变形受温度变化和水库蓄水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大坝变形监测是掌握坝的运行状况、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柴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中,沿坝轴线方向(纵断面)共设了6个观测断面,沉陷和水平位移观测标点放在同一基座上,共用同一点号,共计62个位移标点。对原始监测数据和新开发的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资料的分析显示,大坝垂直位移变化、水平位移变化均符合土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地表微变形远程监测雷达在大坝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表面变形监测是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一种用于快速追踪地表微小变形的新型监测技术——地表微变形远程监测雷达,通过比对实验和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微变形监测雷达用于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工作中的性能指标,最后根据微变形雷达监测成果对“5·12”地震后紫坪铺水库大坝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余建生 《水力发电》2001,(11):22-25
当坝肩附近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基点或需同时观测大坝两个方向的位移时,一般采用测边前方交会和测角前方交会两种方法来观测大坝水平位移。在广州蓄能电厂上库坝水平位移观测系统设计实施过程中,对这两种前方交会法的观测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最终选择了测边前方交会法。同时介绍了上库坝水平位移观测系统的布置、精度分析、方法选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流溪河拱坝运行40余年,存在向上游方向的不可逆位移。经过研究,证实不可逆位移数值不大,且近年已有所缓解,目前对大坝安全未构成威协。其原因有多种假设,最大的可能是由于拱坝的结构与其工况所引起。该坝这种不可逆的位移,近十年还存在,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模型在坝基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齐长鑫  汪树玉 《水利学报》1996,(9):49-52,67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坝基位移观测数据序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等维新息模型存在着最佳维数区这一观点,建立了位移预测灰色模型,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千亩岙土坝沉降和侧向位移的预测,文中还讨论了位移预测灰色模型成功建模的条件及其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对三峡茅坪溪防护土石坝的变形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大坝内部累积沉降1.26 m,约占坝高1.21%,外部变形最大沉降205 mm,最大水平位移85 mm,坝体水平和垂直位移均呈河床大、两岸小的分布,水平和垂直位移均具有不可逆性。通过统计回归分析可知:水平位移受水压和时效影响,垂直位移不受水压影响,主要受时效影响。大坝位移速率逐年减小,但仍未稳定,大坝变形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16.
紧水滩大坝已运行了17年,实测资料有效地揭示了大坝变形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紧水滩大坝实测变形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17.
丰满混凝土重力坝材料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丰满大坝坝顶水平位移观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离出坝顶水平位移水压分量,以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正则化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参数识别方法对于基于坝顶水平位移识别坝体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坝基岩石的弹性模量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参数识别结果表明大坝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现场取芯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刘世煌 《水力发电》1996,(12):17-20
通过对拉瓦拱坝近岸坡岩体风化、卸荷、变形特性深入研究,在满足南体应力、变位、的要求下,通过建基面岩体质量对坝体应力变位敏感性分析,用坝基岩体极阴有在把水工设计与地质主送紧密结合起来,在数值计算基础上用模型评判方法进行拱坝建基面优化。从而在拱坝在面优化工作做了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凤滩大坝为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变形性态有其特殊性。本文利用位移时空监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凤滩空腹重力拱坝的挠曲线模型,并应用其分析了坝体径向位移的变形规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R/S分析法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分析法可以描述自然界非线性系统的某种复杂性。以某水电站大坝坝顶水平位移为研究对象,采用R/S分析法得到其测点水平位移序列的Hurst指数,并根据Hurst指数在不同区间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分析坝顶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测点未来位移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应加强监测,以确保未来大坝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