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200、400、600)分别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预聚体,再以此预聚体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制备了聚氨酯改性纳米SiO2;将改性纳米SiO2分散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中光固化制备了PUA/SiO2纳米杂化涂层。讨论了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UA/SiO2纳米杂化涂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优化了PUA树脂的性能,且以PEG-400与HDI合成的预聚体来改性纳米SiO2用于制备的PUA/SiO2纳米杂化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  相似文献   

2.
在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表面接枝纳米SiO_2(二氧化硅),然后再与HEA(丙烯酸羟乙酯)进行反应,制备了PUA(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预聚体及其UV(紫外光)固化的杂化材料,并探讨了PUA/纳米SiO_2预聚体掺量对杂化材料的硬度、柔韧性、耐冲击性、透明性和耐热性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PUA/纳米SiO_2预聚体)=60%(相对于杂化材料质量而言)时,杂化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表现为其固化时间为38 s、硬度为6H、柔韧性为1 mm、耐冲击性为26.5 kg·cm、透光率超过90%和耐热性(超过250℃)较佳。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兼有机涂层和无机涂层的双重特点和性能,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阻隔作用,成为材料防护涂层研究的热点。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的原理和步骤,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在材料防腐耐磨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防腐耐磨杂化涂层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TEOS(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合成了改性硅溶胶;然后以HPUA[超支化PUA(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低聚物、PE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活性稀释剂,制备了UV(紫外光)固化HPUA/SiO_2杂化涂料。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涂膜的热稳定性高于纯PUA涂膜;当w(改性硅溶胶)=16%(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杂化涂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柔韧性为2 mm、铅笔硬度为4H和附着力为1级,并且涂膜的耐溶剂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俱佳。  相似文献   

5.
刘石军  张力  石光 《广东化工》2008,35(3):18-21
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在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中进行溶胶-凝胶的反应,制备出新型的溶液,紫外光固化后得到杂化材料。红外表明,杂化涂层由于无机相的加入形成了Si-O-Si网络结构。热重表明,耐热性能提高了5℃,Tg随着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提高。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对涂层的影响,表明加入25%的偶联剂,涂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技术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根据前驱体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等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裁剪和优化,并可实现材料的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根据有机相和无机相的比例不同,可分为有机改性陶瓷型杂化材料和陶瓷改性有机物型杂化材料两类。本文综述了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原理以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交联共混、复合乳液共聚、核/壳结构乳液共聚法及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法等,同时从无机纳米粒子改性、氟改性、有机硅改性和环氧树脂(EP)改性等方面对改性PUA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无机-有机杂化涂层具备无机涂层和有机涂层的双重特点和优异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无机-有机杂化涂层材料的原理和步骤,重点阐述了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杂化涂料产品的最新应用,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新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熊柏闻  吴红丹  周志辉 《精细化工》2021,38(3):433-438,453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有机-无机杂化膜制备方法的多样化和分离性能的提高,其研究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该文首先分析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相比于普通无机膜和有机膜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的优势,其次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醇类、有机酸等有机溶剂或有机混合物中的分离提纯应用,重点讨论了其在渗透汽化中的应用.最后,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未来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应借助于新的计算工具,侧重于材料的选择或制备方法的改进,如探索具有多功能化学基团聚合物材料和具有明确层次结构的多孔填料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随着有机-无机杂化膜制备方法的多样化和分离性能的提高,其研究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该文首先分析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相比于普通无机膜和有机膜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的优势,其次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醇类、有机酸等有机溶剂或有机混合物中的分离提纯应用,重点讨论了其在渗透汽化中的应用。最后,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未来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应借助于新的计算工具,侧重于材料的选择或制备方法的改进,如探索具有多功能化学基团和具有明确层次结构的多孔填料的聚合物材料等,使有机-无机杂化膜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