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地县调度机构的业务需求,深入分析了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中遇到的网络安全要求高、调控数据增长快、地县需求差异大、缺乏事故处理全流程辅助决策等深层次问题。针对需求与存在的问题,从支持地县广域网络安全互联、适应地县通信网络带宽窄、满足地县不同运行人员按需定制的实时监视需求、增强调度控制系统支持调控大数据量处理能力、提高地县设备控制安全综合防误能力、满足电网事故处理全过程的调度辅助决策等方面,总结了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技术实践。最后针对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在逐步推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发展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南通电网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建设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主要功能满足了地县两级调度日常运行维护的需要,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向地、县两级延伸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介绍湘潭电网调度系统的概况,结合电网实际情况介绍地县一体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模式,通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技术改进,分析了地县一体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2种不同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支持系统,地区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是应"大运行"的战略部署、"调控一体化"的要求和智能电网技术的最新发展而生的,其前瞻性、先进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对地县两级自动化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省电力公司以嘉兴供电公司为试点,率先打破地县两级自动化专业人员维护各自系统的传统局面,对"大运行"体系下地县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新型运维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真正实现了"一套系统,两级维护,三层运行,安全可控"。本模式经验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工作具有强烈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立了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工作信息化支撑平台;开发了省、地、县(配)三级调度机构一体化的调度运行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总体架构、软件架构、硬件架构和数据库设计方案、基础模型设计方案;简述了系统与"三集五大"其他业务的应用贯通内容,该建设方案的有效性得到了实际工程应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数据总线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调度控制系统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针对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对数据传输提出的高效实时、安全可靠、跨区跨级传输等要求,提出了数据总线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工业总线技术、中间件技术、订阅/发布策略等进行融合、扩展,实现了横向跨区的数据传输,同时支持各级调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数据总线技术已应用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国调、"三华"等多级调度的部署运行。实践证明,数据总线技术能够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需要,保障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通信》2011,(11):79-79
2011年9月15日.浙江省首套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调控运行自动化系统在浙江湖州电力局及所辖县局通过浙江省电力公司现场专业验收,标志着满足“大运行”要求的地县一体调控运行自动化平台实现了在湖州地、县的首次贯通,为“大运行”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调控运行技术支撑。该自动化系统遵循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以实现凋控运行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为建设目标,采用软硬件集约部署模式,全面支持“调控一体化”对调度监控业务融合需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结合地县调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及改造方案,分析四类县调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和调度应急管理的实际现状,国网公司逐步启动了省公司备用调度、地县备用调度建设。嘉兴电力局成功建成了以"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技术支持系统,对浙江各地区地县备用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智能电网自动化调度思想,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国内多个地、县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及建设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江苏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为地、县调度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就深化"三集"管理、构建"五大"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在江西省电力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下,吉安供电分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开始全力推进吉安电网的"大运行"体系建设,着力整合吉安供电分公司现有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同时着力建设新一代地县调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相关地县一体化调度数据网,配套建设地县一体化调控管理OMS系统,必要时接入省公司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最终达到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打造吉安供电分公司新型电网运行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调配一体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分析了集中式一体化、分布式一体化、离散式一体化三种可行的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超大型地调的"采用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和模型中心的调配一体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关键技术包括调配一体化系统支撑平台、分布式SCADA、调配一体化分析计算与决策支持以及调配一体化电网模型中心。对上述建设模式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进行比较得出:对不同的电网规模,采用不同的调配一体化建设模式和方案可实现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荆州供电公司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结合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运维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在现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地区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系统覆盖荆州电网(包含10个县公司)所有变电站,县调工作站采用远程瘦客户机模式部署。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前置、SCADA、数据库、高级应用和WEB等服务器)均部署在地调,做到地县、调控、运行、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变电站设备监控业务的开展和交直流混合互联大电网协调控制的需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接入和交换的数据种类和数量均较以往大大增加,承载的业务也更为多样化,这就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在线运行分析和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线监测评估技术,提出在线监测评估的软、硬件架构,并在安徽省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评估预警,有效提高了系统在线监测能力和风险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汤伟  刘辉  杨铖  刘路登 《华东电力》2014,42(7):1377-1380
为适应电力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对于风险评估及越来越高的管控要求,解决各级调度之间传统协同方式智能化水平低、协同作业困难的问题,在分析了省级电网、市和县三级调度机构现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PA计算模型的省地县运行方式协同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工作流技术,结合电网实测运行数据,实现了省地县三级电网计算数据的整合工作和上下级、同级调度之间协同计算、联合分析工作。实际应用指出省地县运行方式协同分析方法能让电网计算分析工作在更大范围电网内进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分布式一体化运行需求,在分析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分布式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D5000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地县一体化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负载均衡运行管理技术,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的高速模型交换格式CIM/E的模型维护及同步技术,以及分布式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共享和监视技术,提升了数据采集的采集处理和调度运行能力,保证地县一体化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从而满足未来大电网运行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角度提出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多种建模方式,分析比较县调接入地区调度的三种模式,说明了不同接入模式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县系统互联通信的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衡水地县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主要功能,从地县调自动化系统现状、试验县(区)调的选择、系统架构、通信介质的选择与调整等方面分析该系统工程的建设情况,并根据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力信息化》2014,(1):46-46
2014年1月9日,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地县一体化D5000系统顺利通过现场验收,至此,河北南部电网11套新建地县一体化主备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全面完成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加上2011年投入运行的衡水地县一体化主调系统和2012年投入运行的省调主、备调系统,国网河北电力省、地、县三级调度全部跨入智能调度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在其运行实际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实例展开对于这一技术应用的分析。系统总体结构为了充分适应公众的用电需求,要求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智能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并在其中融入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自主想法。在我国自主设计的系统之中,要求涵盖与各类电力调度机构相关的业务需求,充分融入本国的安全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