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闽台文化内容丰富,对密切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闽南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来参与保护和发展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2.
闽台老年教育各具特色,有不同的经验和模式。开展闽台老年教育的比较和研究,对加强闽台老年教育的交流和借鉴,提升两岸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促进福建老年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闽台文化探略》,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进一步开拓了闽台文化研究的领域,高度浓缩了闽台文化精华,对闽台文化的各自特点做了可贵的探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福建篇”,下篇为“台湾篇”。“福建篇”内容包括福建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近代教会学校与福建女性、研究保护妈祖文化的意义、福建的书院教育、福建的金石、福建的古代书画等。“台湾篇”内容包括台湾的自然与历史、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当代佛教、台湾民俗活动的频繁性、台湾民俗博物馆、台湾的美术等。作者对闽台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析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海峡两岸乡村文化建设比较,重点比较有关两岸及闽台乡村文化传播、发展、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比较视角的相关研究阙如,结合闽台乡村文化传播策略和发展路径的应用对策比较研究匮乏。阐述闽台乡村文化传播策略的比较研究思路,主要包括福建美丽乡村建设与台湾乡村社区营造乡村文化建设的异同点,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符号等方面的策略比较,闽台在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城市文化的互动发展的比较,采用比较研究、个案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选择闽台的历史文化名村具体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绵山老师主持的福建社会科学院海峡文化研究中心课题《闽台佛教亲缘》结题后,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作为《闽台关系研究丛书》的一种,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在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而闽台佛教关系是闽台文化亲缘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闽台佛教一脉相承,密不可分,高僧大德,同出一门。可谓:两岸共烧一炷香,闽台同念一本经。但长期以来,对闽台佛教亲缘关系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何绵山先生这部近三十万字专著的出版,及时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的研究在日渐升温,闽台文化区域倍受瞩目,本文从闽台文学渊源、创作题材交融、闽台诗钟竞咏、闽台作家往来四个方面论述了闽台文学交流的历史,从总体上看,福建文学对台湾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创办的35万字大型学术集刊《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下简称《集刊》),近日已公开出版发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叶文华为《集刊》撰写了《发刊词》,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教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研究员、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卞玺 《新闻传播》2010,(5):117-117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显示出了闯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9.
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两岸亲情、讲述宗祠往事、探寻血脉渊源,东南广播公司大型文化专题《闽台宗祠》应运而生.东南广播公司注重文化传承,用融媒体平台留存记忆和乡愁,之前策划的两部百集专题《家园》《文化遗产在福建》都获得很好传播效果,在两岸社交网络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建有七项世界级非遗项目,12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64项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前列。其中,还不乏闽台共同成功申报的文化遗产,如"妈祖信俗""闽台东石灯俗""闽台风狮爷信俗""闽台抢孤习俗"等。穿越千年闽越的历史长廊、追寻八闽大地的文化印记、讲述民间艺术的传奇故事、珍藏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出福建图书馆可从三方面来拓展其服务空间与提升服务质量。即:①围绕海西重点建设,实现海西经济区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相应的数据库与特色图书馆。②突出闽台多元文化,并吸收现代文化、全球文化的时代内容,形成多元文化的共存。③服务台胞,促进两岸民众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吴娟 《东南传播》2011,(11):29-31
闽台民间信仰以特殊的地域与历史文化背景塑造女性神祗崇拜,这种女性神祗的崇拜在传播因子的作用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传播。本文将以源于福建本土的女性神祗为研究案例,以闽台特殊的地域文化为研究背景,分析闽台女性神祗崇拜的研究现状、传播过程和传播现状,探寻闽台女性神祗崇拜及其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文化是人与水共生关系中建立起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物质、行为、制度成果的总和。水文化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水环境相辅相成,形成水文化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福建水资源丰富多样,福建人与水关系密切,"以船为舟,以楫为马"、"浮家泛宅"拜妈祖,敬"龙王",形成以水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等水文化生态特征,福建人从生存基础、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重视水的功能价值和水的生命意义,福建"水文化"的生态性既是传统的传承,又是未来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闽南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大力弘扬,对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修复闽南方言使用环境、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护手段、加强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口传说唱艺术的整理与推广活动,从而保护闽南方言文化并促进其健康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改革开放三十年,闽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下了数不清的"第一"。《海西之路》专门用两集的篇幅论述闽台关系三十年的发展与变化,这也说明了闽台关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若能以电子商务促进闽台旅游合作,将对两岸的经济发展、和平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闽台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闽台旅游电子商务合作的可行性,并积极寻求促进闽台旅游电子商务合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五十余万字专著《闽台文学论》,作为他单独承当的国家艺术科学基金项目《闽台文化艺术源流》的阶段性成果,已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论丛"丛书之一种,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全额资助,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纵观此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作者从宏观上,对福建作家的概  相似文献   

18.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 1999年9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闽文化研究所,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最早创办的区域文化研究所。2008年10月,更名为闽台文化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以来,单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三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二项,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一项,省部级委托项目一项,科研成果四次获评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共出版专著和教材五十多部,发表论文一千三百余篇。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全面对接融合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社区正是文化、社会及经济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社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生长点。鉴于此,文章以闽台为研究视角,具体分析了福建和台湾的社区文创产业发展状况和差异,进而总结了两地社区文创产业合作现状和局限性,以此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两岸社区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村  吕杰 《传媒观察》2012,(9):22-23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提出的战略部署,作为肩负社会责任、传承文化发展使命的大众传媒,在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一、大众传媒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载体"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