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以利于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80例老年患者摄胸或腰椎正侧位X线片,其中27例摄有骨盆正位片,进行X线阅片。结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①骨质疏松,8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②椎体双凹样改变,58例占72,5%。③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占20%。股骨近端骨折4例,占14,8%。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8,(5):364-366
目的:分析断层DR摄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断层DR摄片成像和普通X线成像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骨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种诊断方式中股骨颈图像的质量和骨愈合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关图像采集。术后3个月,断层DR摄片图像优良率为70.00%(21/30),普通X线片优良率为43.33%(13/30),断层DR摄片明显高于普通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断层DR摄片图像优良率为83.33%(25/30),明显优于普通X线片[50.00%(15/30)](P<0.05);术后12个月,断层DR摄片和普通X线片图像优良率分别为93.33%(28/30)和53.33%(16/30),断层DR摄片技术诊断效果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诊断股骨颈骨术后骨愈合中,断层DR摄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是X线摄片的先进方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新生儿气胸胸片的X线表现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提高X线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集中了50例新生儿气胸均摄有仰卧位胸正位片38例有1次或多次随访胸片。结果多量气胸的10例,需外科处理的4例,胸部X线表现为少量气胸的28例,需外科穿刺或引流术的10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1971年10月以来,我们共手术切除纵隔肿瘤8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2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患者因体检或其它原因作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13例,因有症状就医时发现70例,另有2例因患支气管扩张与慢性肺脓疡作肺切除时,术中发现较小纵隔肿瘤。患者症状主要有胸痛、胸闷、咳嗽、咳痰,4例咳皮脂样物或毛发,患者胸部体征较少,2例有重症肌无力的表现,1例全身多发神经纤维瘤。患者均摄X线胸部正侧位片,近年来部份患者还摄CT片。肿瘤的X线影象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8例阴影内有钙化、牙齿或骨质等征象,最大肿瘤直径18cm,几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乳腺钼靶联合彩超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X线钼靶摄片检查、彩超检查。比较X线钼靶摄片、彩超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6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X线钼靶摄片诊断结果为阳性47例,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1.2%;彩超诊断结果为阳性50例,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5.8%;X线钼靶摄片联合彩超诊断结果为阳性63例,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5.5%。X线钼靶摄片联合彩超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钼靶摄片、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联合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性最高,临床上对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可以应用联合诊断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武  胡召云 《安徽医药》2008,12(8):719-72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例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X线片示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大部恢复,神经功能除4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3例断钉,7例伤椎椎体高度丢失10%左右。结论后路椎弓根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对椎管间接减压更加简便、有效,为防止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限制术后早期负重活动。  相似文献   

7.
孔晖 《海峡药学》2010,22(3):117-118
目的探讨可固化钙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注入可固化钙磷骨水泥。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12~48个月,平均20.5个月,除1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I~Ⅲ级的恢复。3个月后腰背疼痛VAS评分2~5分,术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2°(平均5.2o,矫正19.3°),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1%~100%。随访12个月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8°(平均7.0°,丢失1.8°),动力位X线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椎弓钉松动、断裂,椎体高度较术后平均改变0.5%,12个月后的Franke1分级较术前平均上升2级。结论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可固化钙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80例(对照组)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检测腰椎(L2~L4)和左髋部BMD和T值。结果骨折组腰椎及髋部BMD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BMD均逐渐下降。结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腰椎BMD下降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椎体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对绝经后妇女应重视BMD和胸腰椎X线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CR指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 (Com puted Radiogzaphy) ,它是将普通 X线机进行数字化的放射成像系统 ,并取代传统的X线胶片和洗片机 ,实现尘肺摄片和诊断的无片化管理。国家标准 GB5 90 6 - 1997《尘肺的 X线诊断》要求 :所有的尘肺胸片均应用高仟伏技术摄片 ;对胸片质量给予明确定义 ;今后三级片不能作尘肺初诊用。依据此标准 ,CR能很好调整投照条件 ,在高仟伏摄片时 ,因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 ,CR均可调整最佳影像效果 ,降低三级片的产生 ,避免了重复摄片。时 CR无需 X线胶片和洗片机 ,避免因暗房技术原因而造成胸片质量下降 ,有效提高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采用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自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4例.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测定骨折椎体相对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通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价脊髓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0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摄X线及CT片示椎体植骨融合良好,骨折均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断棒发生.术前、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测量椎体相对高度分别为(92±8)%、( 94±11)%;(53±13)%,Cobb角(20.7±4.6)°,(4.5±1.4)°,(5.7±1.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其余随访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21例有1~3级改善.结论 经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复位丢失和继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Klippel-Feil.综合征的病因、病理、X线表现及继发性病理改变.方法 选取15例Klippel-Feil综合征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2例为父子关系.年龄8~67岁,平均37.5岁.病史3个月~28年.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片,部分摄张口位片及胸、腰椎片.回顾性分析15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 C3/C4融合6例,C4/C5融合3例,C5/C6融合1例,跳跃式融合2例,寰枢关节不稳1例,寰椎枕化1例,脊突融合1例,腰椎融合2例.结论 颈椎X线平片是诊断Klippel-Feil综合征的首选方法,能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病的并发症可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继发性病理改变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步加重,轻微的外伤也可导致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将X线摄影的信号经计算机进数字化处理得到数字化影像的一种新型检查方法。床边摄片是放射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凡需床边摄片患儿,一般均为危重患者。本文搜集57例床边胸部摄片,目的探讨新生儿胸部床边摄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前臂骨密度测定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着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本文通过对3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前臂骨密度测定,并参照 X 线摄片及有关的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本组尿毒症患者中有84.8%的病例所测得的前臂骨密度值低于同年龄、性别组正常值的二个标准差以下,而 X 线骨骼摄片检查阳性率为31%。在 X 线骨片显示有骨质疏松、皮质变薄等明显变化者8例的前臂骨密度值明显低于18例 X 线摄片检查阴性组,P<0.05,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骨密度测定检查对诊断 ROD 是一种非损伤而又相对敏感的早期诊断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尿毒症患者的前臂骨密度与血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有相关关系,r 分别为+0.430、-0.467,P均<0.05。  相似文献   

14.
周俊燕  季云章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10-1410
我们对86例慢性咳嗽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l.l对象:1996~2001年我院门诊和住院86例患者,经追踪调查12个月。男38例,女48例,年龄25~63岁,平均42.7岁;病程2~18月,平均5.5月。1.2临床特征:86例均以顽固性咳嗽(持续时间至少2月)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大多在夜间症状较重,咳时基本无痰,也不伴咯血,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物理检查肺部无阳性体征,近期X线摄片(至少重复2次)肺内未见异常阴影,按常规抗炎和镇咳治疗久不见效。1.3辅助检查:胸部X线摄片86例,鼻旁窦X线摄片29例,肺CT扫描13例,肺功能检查42例,血常规化…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1980~1990年积累的乳腺 X 线片回顾分析,其中有26例符合早期乳癌诊断,均有病理证实。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3.2岁。检查扪及乳腺肿块18例,8例未及。26例均行乳腺钼靶 X 线摄片,病检4例有同侧腋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外伤患者的胸部正位CR片与普通X线(CF)平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血气胸诊断中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结果CR片发现肋骨骨折27例 ,血气胸5例 ,肺挫伤4例 ;普通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8例 ,血气胸4例 ,肺挫伤2例。经 χ2 检验 ,CR和CF对胸外伤患者胸部病变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胸部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X线机在小儿气道透X线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数字胃肠机连续摄片对2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进行诊断,全部病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对照。结果22例患儿中,数字X线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17例,其中气管异物2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1例,左侧支气管异物4例。与支气管镜,诊断符合20例(90.9%),误漏诊2例(9.1%)。结论数字X线机诊断小儿气管透X线异物较普通X线透视和摄片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阑尾炎X线检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炎的X线征象,提高该病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86例患者均摄有腹部立位平片,呈慢性发病的16例同时做了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其中4例又做了钡灌肠造影检查。结果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急性发病者70例患者中,表现为局限性小肠积气或弥漫性小肠伴大肠积气者63例,表现正常者7例;慢性发病者16例患者中,表现正常者14例,表现为局限性右下腹部第5、6组小肠区积气伴有小液平者2例。16例慢性发病者行造影检查,阑尾充盈显影8例,未显影8例。结论 X线检查不仅可作为阑尾炎诊断中的排他性方法,而且能发现一些异常征象,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移动式X线机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性能,能及时有效的为危重病人、术中病人进行实地摄片,以解决病人移动、搬动困难的问题,为危重病人减轻了困活动不便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国产或进口移动式X线机,根据其性能不同,所摄出的X线片质量也有所差别,尤其是在电源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对疾病的诊断会有所影响。我院放射科于1997年3月购进一台日本产“东芝KCD-10M-7型”移动式X线床旁摄片机,经过对617例不同部位的摄片,初步掌握了床旁摄片中的规律和技巧,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摄片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一、机型优点和使用方法:东芝KC…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胸部并发症较为常见,且变化多而复杂。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其并发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提高对X线征象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但有关并发症的X线表现报告很少,为此,我们结合我院30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1985~1996年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并发症302例,均有连续胸部X线片,术后2~6天首次摄片。手术方式:弓上吻合出现178例,弓下吻合101例,经右胸三切口式23例,其中男127例,女176例,年龄49~71岁,平均64.3岁。经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再手术和临床治疗观察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