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产科收治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0例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结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产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面细致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细致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面细致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肾内科老年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肾内科收治的21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760例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结果经过风险管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患有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手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9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手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开展医疗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医患沟通联动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医患沟通联动模式的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护理服务的患者实施医患沟通联动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同时改善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8例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骨折并发脾破裂的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90例,其中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为传统的护理管理,而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其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效的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方法。结果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精神科科室收治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上在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敏感性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对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在2015年1-12月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阶段为对照组,以我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实施护理敏感性质量干预措施的阶段为实验组,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护理事件差错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满意度比较中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敏感性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及不安全的发生率,使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