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韩愈的《进学解》提到“下逮庄、骚,太史所录”,陆游也曾有“载笔敢言宗史、汉,闭门犹得读庄、骚”的诗句。古人总喜将“庄、骚”并列,可见他们早就把《庄子》当作文学作品来研读了。到了近代,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在《庄子与鲁迅》一文中更进一步说:“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  相似文献   

2.
一、《庄子》是一部不朽的哲理著作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周赧王二九年),与盂子同时而稍晚。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只知他可能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在那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 《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但是今天流传的《庄子》,大概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全书共三十三篇。郭象是《庄子》的大注释家,  相似文献   

3.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学派著作汇编《庄子》,对后世影响极大。时至今日,庄子余风犹炽;甚至远渡重洋,连美国也掀起了“庄子热”。大约由于庄子主张出世吧,他的传记材料流传后世极少。《史记贿一篇《老庄申韩列传》,内含“庄子小传”,似乎是聊胜于无.两汉而下直到今天,研究庄子身世的人,无不牵《史记·庄周传功圭桌.但是,这篇“庄子小传”实在出于附会,不足信据。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且把太史公撰写的“庄子小传”全文录之如下:“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  相似文献   

4.
《药地炮庄》解《庄子》为儒家作品,认为庄子用类《易》的文风和通篇寓言遮蔽其真正的《庄子》之象,庄子的真正思想并非《庄子》中所述的内容.按照《炮庄》解《庄子》的观点,《炮庄》亦可能不是一部解《庄子》的作品,解《庄子》是为遮蔽《炮庄》想要表达的真意,方以智设置局中之局,《炮庄》虽在“炮”《庄子》,但其真意不在《庄子》.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庖丁解牛》一文节选自庄周《庄子·养生主》。把这篇课文当作独立的寓言故事来看,作者创作的目的是阐明养生之道。他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一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做到顺应自然,才能明哲保身。就《养生主》全文看,作者是为了阐明“缘督以为经”的观点,并指出它的作用:“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我们如何让中学生理解庄子“一切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庄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语文老师在教…  相似文献   

6.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朱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先秦道家的著名人物。、他虽然“主无辩”,但自己却辩论不体,是一个著名的大辩者。《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今本《庄子》共三十三篇,计《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全由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则搀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其扛鼎之作,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关注。“逍遥游”是精神的自由自在,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高举。我们通过梳理历代庄学研究者对“逍遥游”内涵的理解。从整体上考量庄子思想中“逍遥游”内涵,再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以探视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深层心理原因,得出庄子逍遥游思想是对现实从精神上的一种超越,庄子建构的理想国只是一个存在于文本之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濠梁     
本学期给学生讲先秦诸子,讲到庄子时自然要介绍他的籍贯。据说,现在有三个地方在争庄子的“故里”。作为安徽人,我自然会强调庄子是我们安徽人,不过要讲得有根有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蒙者,蒙城也;现在蒙城有一个地方就叫庄周乡。  相似文献   

9.
说起《诗经》中的成语,你也许会感到陌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诗经》中的成语早已深入人心。请看,“高高在上”(《诗·周颂·敬之》)、“斤斤计较”(《诗·周颂·执竞》)、“万寿无疆”(《诗·豳风·七月》)、“小心翼翼””(《诗·大雅·文王》)、“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论析后世思想家注《庄》来讨论思想史上的“庄子影响”问题。文章认为.“庄子影响”是通过后人对《庄子》的接受、理解和阐释实现的,由于这一接受活动必然地经过“视界融合”过程,因而“庄子影响”就不是单向的和绝对的,它在思想史上表现为一源多流也就是必然的。所谓“庄子影响”问题的实质,乃是接受者对《庄子》思想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精神”一词语出《庄子》。庄子认为:“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庄子·刻意》),而远离躁动的虚静是精神完满之本:“虚静晤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  相似文献   

12.
庄周事迹,早见于《史记》本传.至近代,马叙伦有《庄子年表》,于生卒年之考证,颇为允当.间亦有为庄周作传者,然所据材料,不外源于《庄子》本书.《庄子》中所记之庄周活动,恍惚迷离,若有若无,虚实难辨.加之其年代之史实,尤其关乎宋魏者,多有讹倒.今人饯穆《先秦诸子系年》、杨宽《战国史》(1980年7月版)有所考订.今本孟子“知人论世”之意,略作疏理,列成一表,敬奉读者,以助于《庄子》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庄子为蒙人,向无异说。但蒙在什么地方,故城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东北,还是在今天的安徽蒙城县?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十期发表的菲铭同志《庄周故里辨》,经过一番考证,说:“庄子故里为今之安徽蒙城应当确信不疑了。”他还认为这篇文章出来后,“关于庄子故里的争论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读了这篇文章,实在不能信服,看来说要结束这个争论,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4.
对庄子后学诸流派,治庄学者历来各执一端,聚讼纷纭。明清以来,对庄子后学进行分类的学者数不胜数。刘笑敢同志新近出版的著作《庄子哲学及其演变》集庄学研究之大成,也在对庄子后学的分类上作了很有意义的突破性尝试,认为庄子后学可以分为“述庄派”、“无君派”和“黄老派”。本文则试图根据作者自己的粗浅研究,对庄子后学流派作出新的划分。 一、关于划分流派的逻辑线索 根据刘笑敢同志的有力考证(本文作者硕士论文前半部分亦对此有补充说明),《庄子》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在内篇中,庄子对真理和终极价值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先秦诸子的国属一般都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对于庄子,他只是说“庄子者,蒙人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蒙属何国?即庄子是战国时的哪国人?他没有说的清楚明确,这给后代的学者留下了了混乱和纷争。汉代学者一般认为蒙是战国时宋国的邑里,故庄子是宋国人。如《史记·庄子列传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庄子名周,宋蒙县人。”《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班固自注:“名周,宋人。”张衡《骷髅  相似文献   

16.
庚桑楚实有其人,并非“寓言”人物。《庄子》中的《庚桑楚》一篇,为庚桑楚弟子记录的庚桑楚言行和思想,是探讨研究庚桑楚思想的重要依据。在学术思想体系上,《庚桑楚》前承《老子》,后启《庄子》,是老、庄思想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道、法两家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矛盾现象。将这两家的集大成著作《庄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层面上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仅就文学特征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后人重视:《庄》、《韩》之间貌似相同的文艺观,实则源于两个迥异的逻辑起点;不同的逻辑起点导致了《庄》、《韩》文艺观内在的本质差异;“传神”与“写形”的不同特征构成了《庄》、《韩》文学创作主体的主要倾向;“意象”与“形象”的不同内涵构成了《庄》、《韩》文学的客体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庄子对诸侯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悲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虽竭力描画人的个体精神和自由境界,却终归于虚无缥缈。他的思想中虽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却时常陷入诡辩。《庄子·秋水》的写作意图,是宣扬道家之“道”的无限性,并进而嘲讽孔孟之道。但其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却具有积极意义。课文是《庄子·秋水》七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充满了许多矛盾,因而引起许多问题。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由于有许多问题,所以引起许多忧虑。孔子以为“仁者不忧”,但未达到仁者的一般人还是有忧的;而仁者亦有所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庄子更以为仁者多忧:“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揭》)苗子对人类生活中的问题词比较易优的说明,他说:“人主而和部,饮而不得则不能无米,来而无巨星分弄则不能不争。令则乱,乱则穷。”(《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时段划分与时间词安徽马鞍山市师范学校邓岩欣地球自转一周为二十四小时,这是现代人的时间观念。然而,我们的古人对于一天中时段的划分,却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远古的人类一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子·让王》),于是太阳的出没就成了当时划分时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