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2株米曲霉菌株进行组合制曲培养,以中性蛋白酶、氨肽酶为指标,得到制曲时间短、制曲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活性高的组合比例。将2株米曲霉菌株按合适比例进行组合制曲培养,检测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活力。在p H 7.2、30℃条件下对单菌株进行制曲培养,CICC2339和CICC2066菌株中性蛋白酶活力在42 h分别达到1187.7 U/g和830.8 U/g,其氨肽酶活力分别在42 h和60 h达到最高值93.2 U/m L和201.4 U/m L,最优组合菌株A6B4制曲42 h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活力最高分别达到1 366.8 U/g和148.7 U/m L,其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活力都较单菌株制曲具有优势。2株米曲霉菌株组合制曲能够缩短制曲时间,提高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活力,这些研究结果为米曲霉在食品发酵上的进一步了解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产食品级亮氨酸氨肽酶的工业生产产量不高的现状,将米曲霉、黑曲霉和酱油曲霉的5 个亮氨酸氨肽酶基因(lapA、lap1O、lap2、lap1S、lap1N)在低蛋白背景的无孢黑曲霉HL-1中进行重组表达,通过信号肽替换对其编码区进行改造,利用杂合启动子PnaII及营养缺陷标记pyrG构建表达载体,并基于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9工具设计亮氨酸氨肽酶的基因组定点整合策略,获得高活力的亮氨酸氨肽酶表达菌株,重组菌株LapA-C的亮氨酸氨肽酶活力达到11 701.2 U/mL,比未利用CRISPR工具的LapA-T重组表达菌株的酶活力(2 476.0 U/mL)提高了约3.7 倍。此外,通过融合6×His标签实现了重组亮氨酸氨肽酶LapA的纯化,并对其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蛋白质大小约为35.0 kDa,重组亮氨酸氨肽酶LapA最适pH值为8.5,最适温度为65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CRISPR策略成功实现了亮氨酸氨肽酶在黑曲霉中的高效重组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氨肽酶的生产与应用,开展了从豆豉中筛选氨肽酶产生菌的研究。经平板筛选与摇瓶发酵筛选,获得一株氨肽酶产生菌YBPE-4,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发酵试验,确定菌株YBPE-4产氨肽酶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是玉米淀粉、酵母粉,确定产酶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7 ℃、初始pH值为7.5、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84 h。在最佳的条件下,发酵液的氨肽酶活力为6 164 U/mL。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113-118
氨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端顺序水解并释放氨基酸,可广泛用于肉制品加工以增加肉品游离氨基酸,提高发酵肉制品品质。实验利用从如皋火腿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氨肽酶腐生葡萄球RG-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了pH、温度、NaCl浓度等因素对菌株RG-2产氨肽酶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产氨肽酶条件为pH6.8、温度41℃、NaCl浓度1%,此条件下氨肽酶酶活达到23.85 U/mg。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长白山区特色发酵酱菜为原材料,筛选获得160株乳酸菌,通过检测菌株的耐低温能力、产酸能力、耐酸耐胆盐能力、菌株自溶度等指标筛选出4株具有优良性能的耐低温乳酸菌,其中3株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能力。利用溶菌酶和高速离心破碎菌体,提取粗酶液,以Glu-ρ-NA为底物筛选出菌株106为高产氨肽酶菌株,酶活为14.56 U/mL。经形态学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定菌株106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106。本实验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106不但具有产酸、耐酸耐胆盐等特性,还具有耐低温、高产氨肽酶的特性,本研究结果为缩短切达干酪快速成熟时间和降低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的苦味提供了优良菌株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NaCl浓度对一株米曲霉产氨肽酶酶活力的影响,发现在含有3%NaCl的培养基上培养,对米曲霉产氨肽酶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高酶活力为28.432U/mL,较不含NaCl时提高了11.49%,继续提高NaCl含量则会抑制米曲霉产氨肽酶活力;在含有10%NaC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测定得到最高氨肽酶活力为26.258U/mL,较未添加NaCl时提高了5.29%,继续提高NaCl含量同样会抑制氨肽酶活力;经含3%NaCl培养基驯化培养后,米曲霉产氨肽酶的耐盐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氨肽酶活力在15%NaCl环境中最高,为29.884U/mL,较未经NaCl驯化培养时盐浓度提高了5%,酶活力提高了13.81%。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的产酶促进剂(渗透压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盐)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产氨肽酶的影响,并对氨肽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产酶促进剂优化组合为:氯化钾0.1 mol/L、吐温802.4μL/m L、L-谷氨酸钠0.6%、酒石酸钾0.7%;优化培养条件为:装液量60 m L/250 m L、初始p H 7.5、接种体积分数5%、转速220 r/min、培养时间36 h。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该重组菌株产氨肽酶酶活达232.5 U/m L,是优化前的3.32倍。该重组氨肽酶发酵液经低速离心、双水相萃取、超滤浓缩提取后,回收率达67.23%,纯化倍数为8.29。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利用罗非鱼下脚料制备呈味肽,研究了罗非鱼下脚料水解液脱苦的酶解工艺。利用巨大芽孢杆菌L-19发酵制备得到活性为1.06×104U/mg的氨肽酶粉剂,以罗非鱼下脚料经中性蛋白酶所得的呈味肽为氨肽酶酶解底物,经酶解试验确定,最适的p H、温度、酶用量和时间分别为:p H8.5、60℃、6.0×104U/g和10 h。在最适的条件下,呈味肽溶液的游离氨基酸增量为5 607.71 mg/L,疏水氨基酸的增加量占63.63%,苦味基本消失,表明氨肽酶具有良好的水解能力和脱苦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米曲霉CICC2066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经过多次筛选后得到3株氨肽酶活力显著提高且遗传性较稳定的诱变株UY-15,UY-17和UY-20。将3株诱变株与出发菌株进行发酵实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UY-15,UY-17和UY-20培养42h后制曲中氨肽酶活力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24,1.38,1.54倍,且UY-20中性蛋白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3株诱变株的孢子量较出发菌株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大连渤海海域海泥海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高产海洋氨肽酶(aminopeptidase)菌株YZ1-2,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并对其产海洋氨肽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作用温度为30 ℃;最适作用pH值为8.5;Co2+、Zn2+等能较强地激活氨肽酶的活性,Ni2+、Ca2+等对酶的抑制性较强;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以有效地抑制氨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因组改组方法筛选出促进干酪成熟的非发酵剂乳酸菌。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两种传统的诱变方法对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通过检测自溶度、氨肽酶、产酸能力指标获得6株氨肽酶活性和自溶度均有所提高的突变菌株。以获得的突变菌株为出发菌株,应用灭火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致死损伤得到的互补获得活性融合子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组改组,经自溶度、氨肽酶、产酸能力筛选,获得1株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其氨肽酶活力为34.01个酶活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09倍,自溶度为56.4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6倍。  相似文献   

12.
脯氨酸氨肽酶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表达及特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大量分泌米曲霉脯氨酸氨肽酶,纯化后对其基本酶学性质进行表征。将脯氨酸氨肽酶cDNA序列从载体pMD19-pap上克隆后连接到载体pMA5上得到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孢杆菌WB600后进行分泌表达。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5%D-山梨醇和2 mmol/L CaCl2,胞外酶活由7.5 U/mL提高到36 U/mL。通过硫酸铵盐析、Hitrap Q和SuperdexTM75对重组脯氨酸氨肽酶进行了纯化,纯化后的比酶活为247.3 U/mg,纯化倍数达到8.8倍。该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5,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0.171 mmol/L和55.99μmol/(L·min)。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NJ-8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NJ-814)所产氨肽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克隆出该氨肽酶编码基因(lap),测序得知该基因长度为1 461 bp,编码486个氨基酸。将lap与表达载体 pET-42a(+)连接构建重组基因pET-42a-lap,重组基因转化进入原核表达宿主E.coil BL21(DE3)构建重组菌BLAP,BLAP在16 ℃低温诱导下成功表达出重组氨肽酶。通过镍柱(Ni-NTA)亲和层析对重组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重组酶酶液,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4.7和83.5%。考察该重组氨肽酶的酶学特性,发现该酶的最适pH为8.3,在pH 6.5~9.5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80 ℃,经过70 ℃热处理1 h仍能保留60%以上的酶活性;底物特异性研究表明该重组酶能够水解Arg-pNA、Leu-pNA和Lys-pNA,对Lys-pNA的水解能力分别是其他2种的6.6倍和2.4倍,通过酶动力学分析证实了该酶对赖氨酸底物具有最强的亲和力,与野生菌所产的酶一致属于一种赖氨酸氨肽酶。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多肽分布、水解度为指标,氨肽酶ProteAXG为对照,开展中性蛋白酶和氨肽酶双酶协同水解的研究。在底物质量浓度6 g/dL,中性蛋白酶添加量5000 U/g,氨肽酶添加量9.75×105U/g,pH 8.5,温度50℃,水解4 h后,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13.6 mg/mL,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在1100以下,其中600左右的多肽约占16%,二肽三肽约占75%,水解度达50.8%。氨肽酶与中性蛋白酶优化后,水解度达62%。结果表明:该氨肽酶无论单独或与中性蛋白酶组合水解,都能达到较为深度的水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合菌株共培养制曲改善郫县豆瓣成曲酶系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郫县豆瓣成曲酶系活力,对传统酿造酱制品中高产蛋白酶霉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以蚕豆瓣为原料,利用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共培养制曲,比较2种制曲方式主要酶活力。实验中分离到2株高产蛋白酶菌株QM-6和QH-3,经形态学和生物学鉴定分别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QM-6和黑曲霉QH-3共培养制曲比单一菌株周期短,且豆瓣成曲曲香浓郁;利用复合菌株制曲,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氨肽酶比单一米曲霉制曲酶活力高,最高分别为1 532、1 164和151 U/g,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最高分别为513、121和574 U/g,比单一米曲霉或黑曲霉制曲提高约1倍。综合制曲过程中的曲料菌丝、孢子、颜色、气味、质地等变化与酶活力比较,米曲霉QM-6和黑曲霉QH-3共培养复合制曲能有效提高蚕豆曲酶系活力,弥补单菌株制曲酶活力不足的缺陷,且成曲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6.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啤酒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偏碱性普鲁兰酶的细菌PUG1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从大量的突变株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普鲁兰酶活力较高的菌株YBC42,酶活力达8.32U/mL,比原出发菌株提高了3.4倍.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1株产氨肽酶的米曲霉产酶条件进行单因子优化。确定产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2%黄豆粉、0.3%K2HPO4,0.2%油酸,初始pH 5.0。在30℃,200 r/min下液体培养48 h后胞外酶活达497.13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倍以上。该米曲霉营养要求简单,氨肽酶产量高,发酵周期短,非常适于生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了 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An 2 3 8菌株 ,研究了其在固态培养基中的产酶条件。该菌株发酵曲中除含有木聚糖酶 5 117U /g(干曲 )外 ,还有纤维素酶 42 5U/g(干曲 ) ,果胶酶 12 3 6U/g(干曲 ) ,蛋白酶 2 2 5 3 1U/g(干曲 )。  相似文献   

19.
以黑曲霉、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物理诱变及紫外物理诱变和紫外亚硝酸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培养出产木聚糖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后黑曲霉菌株所产酶酶活为17.3716U/ml;经过复合诱变后黑曲霉菌株所产酶酶活为15.2144U/ml。经过紫外诱变后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菌株所产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16.1328U/ml和13.7200U/ml。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对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U菌株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1较好,35℃培养48h时产酶量及酶活较高;U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麸皮中的碳源和氮源可以满足该菌株产酶的需要,可以不外加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