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闽台农业合作一直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领域。在闽台农业合作中,漳州是对台农业合作的先行者,取得的成效在整个大陆中也是显著的。历经了二十几年发展的闽台农业合作如今正在往更高的层次休闲农业迈进。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基础,从自然条件、漳台人文渊源、漳台农业合作领域、休闲农业旅游客源市场以及旅游设施等方面对漳州农业休闲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漳州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为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发展漳州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1.龙海市农业外经贸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估(1)龙海市拥有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龙海市大体上可分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属于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极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盛产一批珍稀优特产品,以及蕴藏量十分可观的沙、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发展龙海外贸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龙海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位于龙海海澄的“古月港”,原是明代福建三大名港之一。鼎盛时期与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直接的贸易往来,拥有外海航船137艘。龙海市旅外侨胞近20万人,他们热心家乡建设,始终是发展中外经贸往来与合作的重…  相似文献   

3.
赵玉榕 《开放潮》2002,(7):29-3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福建和台湾农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同时也为福建与台湾的农业发展和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福建应该明确和牢牢抓住自身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通过在对台农业交流中准确定位,把闽台农业合作推上新的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持续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推进闽台农业互动发展,对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台湾经贸、农业发展入手,分析闽台农业合作发展情况,提出加强闽台农业互动合作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龙海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缘相临、血缘相亲、生态相似、语言相通的优势,依托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些载体,以福建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大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力度,积极实施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揽子引进规划,提高了农业外向度,加快了农业升级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台农业合作呈现出“三多一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引进项目多。截止2002年底,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41家,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的企业21家、上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市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拓展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了以对台科技合作为主导的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5年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批准设立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漳州)示范基地;2006年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了两岸农业合作与农业科技孵化平台——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对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合作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漳州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闽台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更由于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关系,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特别是两岸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合作更是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沿海地区率先通过民间渠道,引进台商在农业领域进行试探性投资。到90年代后期,以引进资金、良种、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台商投资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全面发展方向转化,闽台农业合作进入更高层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作为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何利用“五缘”优势推进“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给予“试验区”的特殊政策,实现闽台两地的互补和“双赢”,发挥“试验区”的作用?就闽台农业优势互补来看,大力推进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贯彻中央关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总结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现状,并探讨推进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民创业园在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分工、生产要素流动合作两个层面总结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的特征,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先行先试探索合作机制、以规划为先导推进园区建设、加强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和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1.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1闽台农业合作现状近年来,闽台农业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投资领域拓宽,已从传统的种植业逐渐扩大到畜牧业、养殖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据不完全统计,台商来阐投资农业及其加工企业已达到1500多家,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台商来阐投资形式多样。由最初带有试探性的“三来一补”发展到合作、合资、独资以及成片承包经营为主。目前我省的闽台农业合作具体类型大致有5种:(1)国家级的4个台商投资区,进区农业项目主要是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业;(2)对台农业引进综合试验…  相似文献   

11.
闽台两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因而在农业发展方面,闽台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章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特点,剖析了引种、投资、人才、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续搞好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但区位优势减弱、投资环境不够优化、闽台农业合作层次、水平偏低等问题,影响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纵深、长远发展。文章对建立闽台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提出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3.
龙海市根据闽台资源和产业互补特点,加强扩大利用台资,加快海峡两岸闽台经济协作步伐.目前对台经贸协作高潮迭起,极大地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正在大力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推动闽台科技产业合作向纵深领域拓展是加快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当前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创新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互动机制的若干建议:建立健全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管理协调机制,培育提升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创新平台,不断深化闽台高科技重点产业对接互融,建立促进闽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新机制,积极营造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的环境氛围等。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重视泉台农业合作和交流,不断拓宽泉台农业科技合作领域。截止1998年底,泉州已批准台资农业企业45家,总投资额2996万美元,协议利用台资2733万美元。近几年来,闽台农业科技交流频繁。1990年9月召开的"闽台首届茶叶学术研讨会"和1997年11月第三届"世界安溪同乡会"期间,"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与泉州茶叶界举办了"海峡两岸茶叶研讨会",对促进泉台茶叶良种、生产、加工技术等的互补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农业部中国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财团法人发展基金会合作实施"永春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计划"。项目实施3年来,永春芦柑一…  相似文献   

16.
翁伯琦 《亚太经济》2009,(6):110-113
文章阐述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以高科技为标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的合作模式。为适应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发展的要求,促进闽台农业优势互补与开拓发展,需要对产业开发与发展战略进行优化调整,由"资源互补"迈向"高端融合",并就此提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民增收是深化农村改革,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稳定,因而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龙海市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推动山海田综合开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快市区、集镇、新村建设,搞好以治涝治旱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龙海市立足区位、资源、侨乡等优势,根据闽台资源和产业互补特点,致力开展对台经贸合作,极大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优势。福建在自己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尽量突出这个特点,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然而,能够给予闽台经济合作以强有力推动的,正是福建经济发展本身,是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涌现的商机。香港回归之后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为福建建设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地带提供了新机遇。福建应当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把闽台经济合作推上新的台阶,为祖国的统一作出新的贡献。一、繁荣福建,促进两岸交往改革开放使福建经济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1979年到1994年,经济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开放潮》1996,(10)
福建省政府日前在漳州举行闽台农业合作现场办公会,副省长张家坤宣布,漳州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基地正式启动。 漳州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基地设置在东山湾一带,西起东山县西屿岛,东至漳浦县六鳌镇。包括东山、旧镇两个内湾和沿线22个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