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矫治效果的差别.方法 利用检影验光和fareast综合验光仪进行配前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检查,与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后裸眼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近视程度越轻,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效果越理想.结论 使用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少年儿童轻、中度近视发展有明显效果,但对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葛丽花  李延江 《中国校医》2019,33(4):309-310
目的 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疗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2日—2017年8月22日于某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6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和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各48例。将2组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近视患者治疗后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 结论 佩戴角膜塑形镜可对近视加深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角膜塑形术矫正青少年近视的远期疗效,评估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4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了3年临床观察。结果40例近视患者中38例患者77眼裸眼视力显著提高,屈光度的降低在1.25~4.25D之间。近视度数在戴后1~3个月下降最为明显;1年后13.79%患者的主觉残余近视度数出现上升趋势,3年后89.66%出现残余近视度数上升。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正中、低度近视有明显效果,但仍不能完全控制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角膜塑形镜是什么角膜塑形镜(OK镜)由一种高分子、高透氧的硬性接触镜材料制造而成,采用特殊的逆几何形态设计。孩子在夜间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其优势在于夜间配戴,白天摘镜,使孩子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摆脱框架眼镜带来的困扰。同时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疗效,探讨佩戴角膜塑形镜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保护视力,观察组患者均佩戴角膜塑形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d时裸眼视力(0.61--0.72)、屈光度(-1.32±0.54)D。治疗1w时裸眼视力(0.75--1.84)、屈光度(-0.68±0.41)D。治疗1m时裸眼视力(0.86--1.00)、屈光度(-0.35±0.28)D。患者治疗有效率97.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佩戴角膜塑形镜,有助于恢复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改善屈光度,提高近视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佩戴角膜塑形镜早期所引起的视觉功能性异常及分析其原因。方法143例(275眼)近视患者用临床问诊,一般检查,屈光检查,角膜荧光染色及角膜地形图等方法观察患者戴镜3个月后的裸眼视力情况,眼部刺激症状,重影和炫光,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戴镜3个月后的裸眼视力早晨复查时≥1.0232眼(84.3%),0.6~0.828眼(10.2%),0.4~0.515眼(5.5%)。其中视力维持时间短24眼(8.7%),视力欠矫43眼(15.6%)。眼痒、烧灼、干涩等不适感17例(11.8%)。重影和炫光12例(8.3%)。角膜散光或原有角膜散光增大21例(14.6%)。结论角膜塑形镜使用早期出现的视觉功能性异常经过更改镜片参数,以及科学佩戴及护理,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佩戴角膜塑形镜是青少年控制近视,恢复裸眼视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6例(212眼)近视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53例(106眼)患者给予角膜塑形镜佩戴治疗,另外一组53例(106眼)给予框架眼镜控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屈光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框架眼镜控制,佩戴镜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采用角膜塑形镜患者在佩戴前后数据比较不具有可比性,P<0.05。而将两组控制后数据对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指标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等指标上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的近视发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62例,共102只眼,均采用角膜塑形镜进行近视矫治,统计角膜塑形镜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例患者经12个月的佩戴治疗后,视力得到显著改善,由佩戴之前的平均裸眼视力0.42±0.23,增加至平均视力1.02±0.25。视力<0.2及>0.81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341、69.789,均P<0.05)。62例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的12个月过程中,共收集到35起角膜损伤反馈,21例为随访过程中发现,14例为患者想医生反馈的信息,并均回医院进行检查,对损伤进行分级,根据损伤情况进行佩戴方法再次培训及适当的措施予以处理后,均获治愈,并继续佩戴角膜塑形镜。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矫正青少年近视,且临床应用安全,可进一步完善多中心临床应用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近视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框架眼镜及角膜塑形镜矫治,比较两组患者在试戴1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角膜内皮细胞及眼轴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试戴3个月、6个月后角膜曲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戴6个月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中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正>角膜塑形镜(MCT)起源于美国,历经50年的发展,已在全球34个国家得到应用;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眼轴缩短,从而有效地阻止近视的发展,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治近视的技术"。睡觉戴睡醒摘有效抑制青少年近视增长角膜塑形镜是根据近视患者的角膜几何形态和屈光度数设计的一种特殊的硬性角膜塑形镜,采用夜间配戴矫正方式,白天取镜后即可获得良好的裸  相似文献   

11.
据《南方日报》一则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提醒公告,将角膜塑形镜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凭借"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治近视"的宣传,角膜塑形镜被不少家长青睐。它对青少年的近视具有一定矫正视力和减缓度数加深的作用,然而少数企业和医院擅自夸大其矫正范围,埋下安全隐患。眼科专家提醒,虽然角膜塑形镜可以起到延缓近视发展速度的作用,但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神奇,且并非人人可戴。  相似文献   

12.
在童年时期戴角膜塑形镜来控制近视的进展,会不会影响角膜健康?成年之后还能做近视矫正手术吗?中低度近视人群如果希望白天不戴镜框眼镜和隐形眼镜,是挨一刀——做近视矫正手术,还是每天折腾——睡前戴角膜塑形镜?这篇文章会给你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44例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前后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配戴后患者UCVA以及屈光参差度明显优于配戴前,P0.05;而BCVA无差异,P0.05。配戴后患者视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均优于配戴前,P0.05;而同时视功能无差异,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不仅可有效矫正屈光参差,还能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上  李谊 《妇儿健康导刊》2020,(4):50-51,65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中央平坦中周边陡峭,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在密闭的空隙里,中央薄,中周部厚,加上眼睑的挤压,在中央部产生正压而中周部产生负压,“推-吸”作用造成角膜塑形效果,从而暂时性降低近视程度,提高裸眼视力,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性的矫治方法,处于近视进展期的青少年配戴者可以获得延缓近视进展速度、程度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一种新型的近视矫正手段。我国自1998年引进OK镜以来,颇引人注目。正确认识OK镜,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才能使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一、OK镜能根治近视吗?OK镜是利用镜片的形态定量修正眼角膜的弧度,从而暂时降低眼睛的近视度数。通常配戴一夜后可以在一整天维持较好的视力。近视能在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术降低近视度和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戴角膜塑形镜的68例(136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组,55例(110眼)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由0.40±0.13升至0.76±0.15),等效球镜和角膜曲率则显著降低[分别由(-3.52±1.25)D降至(-2.63±1.06)D;(43.21±1.28)D降至(42.30±1.25)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等效球镜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由(-3.55±1.27)D升至(-4.65±1.29)D],眼轴亦显著延长[由(24.30±0.53)mm升至(25.16±0.55)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角膜感染发生.结论 角膜塑形术可有效降低近视度,减缓眼轴的增长,而且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正>0K镜OK吗头晕眼花的妞妞妈妞妞白天盯着电子屏上网课,晚上喜欢看电视,近视度数蹭蹭上涨。中小学生近视有没有根治的方法?OK镜OK吗?是不是越贵越好?青少年适合戴吗?安全吗?宝葫芦OK镜就是角膜塑形镜,外观和隐形眼镜类似,但它需要晚上戴,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使角膜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达到白天不戴眼镜便能拥有正常裸眼视力的效果,被认为可延缓视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环曲面和球面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眼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近视患者70例,按照角膜塑形镜设计方式分组,环曲面与球面角膜塑形镜各35例,比较两组戴镜后裸眼视力、角膜点染发生率及停戴后角膜曲率变化.结果 戴镜后3个月环曲面组UCVA高于球面组,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同组戴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18岁轻中度近视患者160例320眼,随机分组,观察组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照组戴单焦点框架眼镜,分别在配戴后2年,观察两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变化。结果在戴镜2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及眼轴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近视矫治效果显著。结论角膜塑形镜具有快速、安全、可逆的特点,长期配戴可有效控制和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是矫治青少年近视的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入我院接收角膜塑形镜佩戴治疗的100例(20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延续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同时联合门诊护理,延续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观察期后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延续组患者视力、屈光度均更优(P0.05);延续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明显较对照组的84.0%更高(P0.05)。结论: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良好,除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外,继续进行延续护理可进一步夯实治疗效果,促进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