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DSP技术的多道核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以DSP2407芯片为核心,采用专用峰值幅度采样保持电路,根据输入信号上升沿及峰值信息进行分析的多道核脉冲幅度分析器系统的原理和硬件结构.在合金分析及同位素密度成像系统中,采用本脉冲幅度分析器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可适用于其他核脉冲信号峰值幅度分析的场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的X荧光测量仪。重点阐述了以ADμC81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以及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的谱处理软件和USB固件设计。系统由多道分析器对探头输出的信号进行分析,然后通过USB接口与PC机通信,再由虚拟谱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FPGA构成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系统,其控制与转换的核心采用spantarⅡE的XC2s100e,并利用VHDL进行程序设计。采用USB2.0接口芯片ISP1581实现与PC的高速数据传输。该系统提高了转换速率,减少了测量时间,改善了微积分非线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计算机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与NIM( Nuclear Instrument Module)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后者的构架及其工作原理.对峰值展宽电路进行了功能分析和指标测试,并用NIM多道脉冲幅度采集卡进行了实际数据获取,从测得数据绘制出了脉冲幅度谱,其半高宽约为0.075%.在经过长达20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系统的高性能、低功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从提高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降低系统功耗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能处理小信号的峰保电路、高速高精度的模数转换电路以及DSP系统及其相关外设接口;软件设计介绍了基于DSP系统的软件模块和基于CPLD的软件编程.还给出了该系统在XR-100CR探测器上测得的Fe的能谱示倒.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根据无线局域网络的特性改进了能谱数据存储结构与传输算法,减小了多道系统的死时间。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将多道系统与上位机无线互联,可以实现远程核脉冲信号采集与分析,减少工作人员现场操作仪器所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双指数脉冲梯形滤波成形算法原理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滤波特性和弹道亏损特性。通过MATLAB仿真和基于FPGA的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梯形上升沿时间越长滤波效果越好,修复弹道亏损所需梯形平顶长度小于探测器电荷收集时间。在设计数字化多道时可根据上述特性对梯形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脉冲成形时间,降低脉冲堆积概率,提高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的脉冲通过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80C31单片机的核脉冲幅度采集简化系统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简单介绍了一种由微分过零比较峰值检测电路,集成采样保持器,模数转换器和80C31单片机组成的简易多道核脉冲幅度信号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9.
将Internet技术与计算机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浏览器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并讨论了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支持4路模拟信号输入,通过高速ADC进行采样,数字化后的数据由FPGA进行处理,可实现波形采样、脉冲计数、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电荷分配法信号读出等功能。下位机硬件和PC通过USB接口通信,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编写,负责初始化硬件以及参数配置,读取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在线处理以及结果的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DMCA)的调理电路。该电路具有宽带、高速、抗干扰能力强、参数动态可调等特性。实验表明,该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噪声,提高ADC有效位数,可以满足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Cs2LiYC16:CE(CLYC)闪烁晶体、掺硼塑料闪烁体等中子/γ探测器的电流脉冲波形的甄别,需要高速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设计高速模拟前端电路,将高速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配合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实现数字化设计,在FPGA内部实现了高速数字滤波、脉冲幅度提取、基线扣除、谱线存储与传输等功能。通过嵌入式的Power PC内核,实现替代外部控制器的复杂时序功能,并挂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外设芯片实现与外部计算机的高速双向数据传输。本文还设计了低噪声、大电流的开关电源,最终实现了可脱机独立运行的手持式单板高速数字多道。通过实测数字多道的模拟前端电路大信号带宽达110 MHz,小信号带宽达200 MHz,实时采样率为500 MHz,脉冲计数通过率大于107 s-1,线性度达0.999 8,连接NaI(Tl)、掺硼塑料闪烁体、LaBr_3(Ce)等闪烁体探测器实测谱线合理,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Analog Devices Inc.(ADI)公司新推出的电压、功率测量芯片AD7756的特点,以及利用该芯片设计的合肥光源的电网电压监视系统。该系统采用RS485总线接口,可同时监视64个节点。每个节点模块包含两个模数转换器、电压参考基准、温度传感器和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每个节点可现场设定电压波动报警阈值,也可实时电压波形采样,采样率达14kSa/s。电压监视在提供RS485总线接口的同时,也提供通用串行接口RS232。相比其它设计方案,基于AD7756电网电压监视系统的设计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好、功耗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丽玮  谷鸣  袁启兵 《核技术》2012,(7):543-548
设计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改善脉冲调制器输出高压脉冲幅度稳定性,分析了实现稳定性目标对数据采集系统软、硬件的要求,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测试和信号处理方法。数据采集系统由Stratix ii FPGA开发板、AD6645、上位PC机组成,借用差分放大器提高测量分辨率。数据处理采用脉冲采样样本均值作为表征幅度的特征量,并采用平均、插值、数字滤波、BP神经网络等方法来提高幅度监测值的分辨率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USB2.0接口的分时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分时多道是一种新型的核电子学仪器,不仅具有普通多道的基本功能,还可以不间断地获取分时谱数据,实现连续测谱,突破了传统多道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用于大学核物理教学实验的基于FPGA全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MCA)的研制。系统采用全数字化方法对输入的脉冲信号高速数字化,然后送入FPGA进行数字寻峰、记录、谱处理,并在主机上显示。给出了数字寻峰的原理,利用双甄别阈值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针对ADC的非线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研究修正算法,保证数据采样的道宽均匀性;鉴于MCA采样存储的数据量大的特点,采用双RAM并行工作方式,将传输数据和计数存储分开处理,减少死时间及数据的溢出;在终端显示方面,主机通过USB总线实现了系统实时监控和能谱数据传输。通过实验对比了该系统与商用MCA的性能,取得了很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字多道中连续采样用的Flash ADC一般微分非线性(DNL)较差,且有效位数低于转换位数.由于数字多道系统中通常在AD转换之后再进行数字滤波,因此可通过数字滤波方法来改善ADC的性能影响.文章以梯形成形为例分析了数字滤波器对于系统精度及DNL性能的影响,并为改善性能提出了梯形成形参数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数字化多道的核脉冲幅度分析性能,在SIMULINK平台下,构建了数字化多道仿真系统,并通过仿真比较研究了Dither信号的引入对微分非线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多道微分非线性、积分非线性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Dither技术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分析精度的有效技术途径。仿真研究也为基于Dither技术的数字化多道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以嵌入式ARM微处理器为平台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引入可增强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相似文献   

20.
为弥补传统的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只能测量一个通道信号、体积大、功耗高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多路集成的单道脉冲幅度分析系统。采用具有多通道输入的MaPMT芯片进行前端模拟信号处理,使用FPGA进行计数,并通过ARM对系统进行控制和通信。该系统可同时处理高达128路的输入信号,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和小型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