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考试的评价功能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顶层设计、技术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式进行改革。通过"分级考试"制度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因材施教;通过引入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实现考试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对课堂教学的正向反馈;通过提高平时上机实验、学生大作业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实践表明,该改革方案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效果,提出在教学中引入仿真实践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成绩构成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最后总结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单片机实际操作水平,分析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方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了课程的成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单片机实际操作水平,分析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方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了课程的成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形成性考核档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双提高,文章提出了建立高职计算机课程形成性考核档案袋的建议。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说明课程形成性考核档案袋中形成性考核档案计划、形成性考核项目成绩登记表、阶段测试成绩登记表、拓展项目成绩登记表、平时考核成绩登记表、课程成绩汇总计算表等6张形成性考核表格的设计和应用,并说明了各项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登记和汇总计算方法,实践证明建立高职计算机课程形成性考核档案对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特点,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成绩考核形式与方法、笔试与上机试题命题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使成绩的评定更加合理化。该文还对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的课程实训成绩评定的改革进行论述,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师》2019,(9):60-62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通识课。针对来自不同地区和通过不同口径入学的新生群体在计算机起点水平上差异化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分类后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方法在改善学生学习绩效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各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多数院校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和素养,未能体现出该门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内涵,通过改革,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考核方法,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同时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了该门课程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韩雪 《福建电脑》2009,25(8):189-189,156
建立适应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教育性评价理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几点教育性评价策略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成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1.
各大高校的应用型课程逐渐增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众多高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其中,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巩固其所学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目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主要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该考核方式未能有效反映学生的能力,成绩的高低不能体现学生是否有效的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制度存在考核功能失位的弊端。本文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与实践高度契合的特点,提出其在考核方式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对应用型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使成绩的评定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电脑》1997,(2)
在学校计算机教学、计算机上岗培训、企事业单位招工考试等场合,常有组织中英文打字考核或竞赛的需要.要方便地组织进行这类活动,并且公正客观地评价考核对象的文字录入水平,需要有一个较完善的打字考核软件.对考核对象——学生来说,这个软件应能兼容各种流行的汉字平台和输入法,屏幕显示应简洁清晰,操作提示要明确达意,登录操作应可无师自通,整个考核过程应具备最大的容错性和可靠性,耗用时间和操作成绩应向学生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非文字录入能力因素对成绩计算的干扰等.对主考教师来说,还应有比学生更高一级的操作权限,能方便地为学生设置使用权限、考核时间和考核题目,确定错字、生字的处理方法,制定评分标准,查阅打印学生成绩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重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介绍教学重构方案,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与学生专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实现高效能课堂教学组织和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陈铁明  江颉  黄洪 《计算机时代》2012,(3):54-55,58
提出了一种基于闯关游戏式的课程教学考核方法:将课程知识融入到闯关式的游戏场景中,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游戏闯关完成课程考核,并获得综合客观的成绩评估。阐述了闯关游戏式考核的基本理念,并详细讨论了具体的方案设计,通过分析得出该考核方法具有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陆铭  邹启明 《计算机时代》2009,(8):64-65,68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未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文章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作了系统探讨,内容包括教学组织与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规范考核方式等;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研究型本科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医学专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医学专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以实际需求为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同时,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的高中已经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各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本都局限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上,而计算机文化以及网络文化方面的内容较为欠缺。为了让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文化和网络文化素养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等学校的编程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为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本课题开展计算机编程实践类课程中综合实践项目考核方式改革,将企业软件项目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引进编程实践类课程,基于软件开发流程进行过程评价,严格把控各阶段的学生小组产出物,需求阶段考核...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机制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确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高校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采用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调整指标权重系数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得到了一种全面、公正的课程考核方法,该方法在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谢茂涛 《福建电脑》2010,26(10):43-44
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考核模式对评价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程序设计公共课程实验教学考核现状,提出了多元化、层次性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使实验成绩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学实践表明,该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规范学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