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PLC测定三七粉及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仉燕崃  李楠  李晓菲  郭永学 《中成药》2006,28(12):1851-1852
三七,又名田七、参七,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1],被历代医学家誉为“止血之神药,补血之妙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2]。三七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皂苷含量最高。经药理证明,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为其活性成分。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受其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再加上其本身成分复杂,提取制备方法和实验条件的不同,三七产品质量往往不稳定。而质量稳定是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所以找出一种有效测定三七及其制剂中有效…  相似文献   

2.
人参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在组成成分、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的比值(PPD/PPT)存在差别,不过两者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智、抗帕金森、抗老年性痴呆以及抗抑郁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同的活性,但目前活性的强弱并不清楚,两者活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三七总皂苷还有抗炎、抗凋亡活性。在作用机制方面,两者也表现出相似的作用机理。活性强弱以及作用机制的差异将可能影响两者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精准应用范围。此外,这些差异是否与特有成分三七皂苷R1,或二者的PPD/PPT比值有关尚有待研究。本课题组将对两者的活性以及机制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采用成分敲除技术阐述两者的药效物质基础差异,将有助于两者在临床上更精准的应用以及制定更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炔类、醇类等结构不同的 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和三七素为主,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针对三七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类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分别比较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的提取工艺,概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加强三七多糖的研究,优化三七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完善三七总皂苷与其它药用成分配伍体系,进而加快三七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覃洁萍  张广征  张赟赟  卫锡锦  张炜  刘雯 《中草药》2006,37(8):1175-1177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贵重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有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等多种皂苷类成分,另含止血活性成分三七氨酸及少量黄酮类成分[1]。在民间及历代医方本草和炮制专著中记载有多种三七的炮制方法,如油炸法、蒸制法等。传统中医及民间对三七均有“生撵熟补”之说,即认为生三七有止血祛瘀、消肿活血、镇痛之效,而熟三七则有补气补血、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之功[2~4]。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多种药效学实验模型研究证实,用蒸制法炮制的三七饮片具有较好的补血强身作用,并通过药效…  相似文献   

5.
三七总皂苷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七总皂苷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植物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护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作用,现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三七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和独有的三七皂苷R1,R2等,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血.目前研究三七具有多种抗肿瘤活性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逆转化疗耐药、抗转移等,现将三七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HPLC-ELSD法测定三七叶中人参皂苷Rb3、Rc、Rb1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洁  杨蓉  张洪彬 《中草药》2004,35(12):1365-1366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e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在三七叶中以人参皂苷Rb3、Rc和Rb1含量最高,是三七叶总皂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从三七茎叶中提取三七叶总皂苷主要含有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具有镇静安神、清热消肿、活血止血之功效,能治疗神经衰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三七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传统功效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三七药材中12个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依据反向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化合物靶点,借助String 10数据库与Omicsbean在线分析软件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结果 12个化合物(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k_1、三七素、槲皮素)可通过65个相关靶点作用于65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抑制血栓生成、纤溶、血管新生、舒张血管、凝血、抗炎以及镇痛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三七"化合物-靶点-通路-药理作用-功效"的网络药理图。结论三七通过作用于F2、F10、PLAT、VEGFA、NOS2、IL6、PTGES、OPRD1等关键蛋白干预了多个与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相关的生物过程,初步揭示了其传统功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在骨科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特产三七与人参同科同属,为血伤科特效药,从1587年李时珍发现命名起,历代医家广泛用于血科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记载“三七”二字,书中写道“三七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因此,三七最早的应用就是在外科的创伤与骨折的治疗中,到近现代研究发现,三七不仅包含有活血化瘀活性的有效成份三七总皂苷、还含有氨基酸、黄酮、甾醇、油酯、多糖、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本文收集整理三七总皂苷在骨科的药理及临床运用研究的进展,以供大家参考。1三七总皂苷在骨科的药理作用1·1活血化瘀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10.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具有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的主要活性部位,现代药理学[1]研究表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它能增加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11.
三七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其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三萜皂苷、黄酮、氨基酸、多糖、挥发油等类成分,传统认为三萜皂苷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成分。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三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探究人参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结合三七生源途径、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等研究对三七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预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d、三七素可作为Q-Marker的选择,以期为三七的质量控制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含三七的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并对其潜在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药智网含三七的保健食品,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基本信息及组方规律。通过检索TCMSP等数据库、整理相关文献获得三七相关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根据保健功能频次分析结果,从GeneCards等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的潜在靶点信息;借助R语言相关软件包、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等筛选出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随后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根据度(degree)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靶点和关键成分的作用亲和力。结果 共收集含三七保健食品345个,保健功能频次出现最多的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获得三七相关化学成分684个,其中有效成分339个及靶基因2 078个,获得免疫力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刘会芝  潘小霞  杨明挚 《中草药》2024,55(2):630-639
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为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近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内生菌作为三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因素,在三七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三七内生菌群结构类型丰富,次生代谢产物多样,且具有促进三七生长发育、提高抗性、诱导代谢产物合成或转化等作用,有望用于缓解三七连作障碍和提升三七品质等。通过对三七内生菌群的多样性、功能及应用、及其对三七代谢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为三七内生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毅  王海丽  薛露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7,48(13):2771-2779
茜草Rubiae Radix et Rhizoma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等功效。茜草的化学成分丰富,以蒽醌类和萘醌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含有环己肽类、萜类、多糖类和微量元素等;其药理活性多样,有止血、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升高白细胞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对崩漏、子宫异常出血、原发性痛经等妇科疾病和过敏性紫癜、肾性血尿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茜草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主要从茜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加工炮制和临床应用4方面阐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茜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建立三七Panax notoginseng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产地三七及其炮制品质量。方法 以水分、醇浸出物、皂苷含量、多糖得率、多糖总糖含量、糖蛋白含量及糖醛酸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以熵权法计算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法与TOPSIS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三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察红河、文山和曲靖3个产地共15个批次的三七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三七各指标水平大不相同;将三七炮制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蒸制后水分降低,浸出物含量增加,皂苷减少,多糖含量增加;15批三七及炮制品质量排序结果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方便有效,可用于三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梁春晓  王珊珊  陈淑静  王媛  李晋  常艳旭 《中草药》2022,53(4):1264-1276
虎杖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et Radix在中国已有数千年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历史,可用于改善腹泻、咳嗽、黄疸、炎症、闭经、烧伤和高脂血等症状.虎杖化学成分包括醌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表明,虎杖可用于治疗炎症、糖尿病、痛风、癌症、病毒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7.
杨天文  周纪军  廖玉  吕文良 《中草药》2023,54(22):7536-7544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亚健康状态,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热点。大黄味苦性寒,具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与清热利湿药配伍可以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与消食导滞药配伍可以治疗膏浊内蕴积热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活血消癥药配伍可以治疗瘀血阻络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癌;与逐水消肿药配伍可以治疗湿邪内停所致的肝硬化腹水等。通过总结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黄活性成分可通过多机制、多靶点防治肝脏疾病,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归纳大黄不同功效的古今用药规律。将中医方剂数据库中含有大黄的7 226首古方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药智网中含有大黄的736条现代中成药处方信息分别进行筛选归纳,统计大黄在方剂中占比、制法、配伍药、功效及所治疾病科属,探究大黄制法用法与功效、疾病科属间的联系。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除生用内服、最常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外,大黄发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作用时古代常水煎液内服,现多酒炙内服,还用于儿科;"凉血解毒"时古代常贴膏外用或水煎液内服,现多醇提内服,还用于外科;"逐瘀通经"时古方中以酒煎液或酒送服为主,现今以水煎液内服为主,较多用于妇科;"利湿退黄"时古代常水煎液内服,而现代以酒煎液或水酒共煎液居多,还用于儿科。古方中大黄多与甘草配伍而现代与黄芩配伍较多,在"逐瘀通经"中配伍药古方以当归、肉桂、木香为主,现代以芍药和干漆为主。这些研究结果为大黄的临床精准使用与相关药物创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娅楠  张芳  吴崇明 《中草药》2022,53(1):308-316
近年来,五加科药用植物由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众多,但是揭示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研究不够透彻、单体成分研究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人们对其药理作用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以五加科药用植物(中药),主要是人参、三七为中心,回顾其历代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丹参因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保护脏器的作用,并在中药复方配伍和相关制剂中成为常用中药.在丹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可入血成分及网络药理学预测5个不同角度对丹参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