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城市盐湖区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入手,通过对作物秸秆覆盖、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环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阐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增产机理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该项技术在平作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齐齐哈尔市玉米产区开展了“一深松两少免一覆盖”耕作模式的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保护性耕作耕地土壤含水量和平均地温均较传统耕作提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玉米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近年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临猗县一年两作区进行了示范,其技术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从而使这一技术的适应性更强,机具配套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近年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临猗县一年两作区进行了示范,其技术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从而使这一技术的适应性更强,机具配套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研究两熟制农业种植区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河南省农机局在夏玉米免耕播种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小麦、玉米两作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研究两熟制农业种植区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改革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河北省农机局在夏玉米免耕机械播种基本普及的基础上,于200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小麦、玉米两作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优点、推广背景与现状、技术模式和技术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2003年,新疆英吉沙县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项目验收后在英吉沙县苏盖提乡13村、沙罕乡14村,继续保留200亩的试验对比田。喀什地区农机推广站和英吉沙县农机局深入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不同技术模式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泽州县在坚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秸秆覆盖、免耕的基本原则下,积极探索了适合当地的小麦→大豆一年两作体系下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趋完善,我国平作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研究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玉米产区和杂粮产区的一深两免耕作模式.通过与传统垄作耕作对比试验,其土壤含水量高于传统耕作条件下的含水量;平均地温在8:00时比传统耕作高,而在14:00和20:00时比传统耕作低,有利于作物生长;作物产量高于传统垄作区,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丘陵山区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关键技术及配套机具,介绍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效果,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山东省农机推广站承担了农业部和省财政厅下达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先后设立了惠民、昌邑、章丘和淄川等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区)。目前,全省已有10个地市20多个县市积极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探索和积累了在一年两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经验,为山东省大面  相似文献   

13.
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推荐了一种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该机可实现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江苏省土壤结构特征扣全国一年一熟、部分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目趋成熟的现状,提出在我省开展保护性耕作,拟定了玉米——麦旱旱轮作、水稻——小麦水旱轮作模式下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凤县于2007年—2009年期间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摸索出一种新的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即冬小麦-夏黄豆-冬小麦(一年两熟)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效益。通过总结分析,找出制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适合小麦一年一作、小麦玉米一年二作2种种植技术模式地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技术以及机具的调整、改制技术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垄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各自的发展现状,对垄作技术的特点和耕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模式、特点及实施条件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两种耕作方式的优缺点,对垄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联合应用的技术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东北垄作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垄作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可行的,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减少作业成本.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碎茬覆盖模式的产量增加了14.96%,高留茬模式增加了9.5%,而作业成本碎茬覆盖模式减少了29.4%,高留茬模式则减少了23.5%.比较各项指标,碎秆覆盖模式更加体现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具有更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小麦一年一作、小麦一玉米一年二作,小麦一玉米一玉米二年三作的3种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从工艺流程、作业时间和技术要求方面做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至今已在世界5大洲许多国家应用。我国已全面部署实施北方旱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而南方稻麦两熟区及双季稻区尚处于保护性耕作多样性与适应性的试验研究阶段。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回顾了稻麦轮作田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和机具的旧貌,分析了技术改革的必要性,历数近30年来的技术进步。依据实地调查观察和立项试验研究的直接经验并综合传媒资讯,分析评价目前主推技术模式和典型机具的成败得失,建议向“少动土、多覆盖”方向深入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技术和机具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