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铁矿采场爆破出现的大块多,爆破振动对边坡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电子数码雷管与某高精度导爆管雷管进行系列对比爆破试验研究,通过爆破振动监测和爆破效果考核,优化得到适合该矿的电子数码雷管最佳延时时间间隔,使得采场爆破效果得到改善,爆破振动明显降低,铲装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研究表明电子数码雷管在降振和改善爆破效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工程爆破》2022,(3):53-56
针对铁矿采场爆破出现的大块多,爆破振动对边坡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电子数码雷管与某高精度导爆管雷管进行系列对比爆破试验研究,通过爆破振动监测和爆破效果考核,优化得到适合该矿的电子数码雷管最佳延时时间间隔,使得采场爆破效果得到改善,爆破振动明显降低,铲装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研究表明电子数码雷管在降振和改善爆破效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在露天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通过监测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在德兴铜矿工业试验爆破振动,并与导爆管雷管爆破振动对比,分析了应用数码电子雷管在露天爆破开采中降低爆破振动和减小爆破危害方面的效果。在电铲挖掘过程中,发现应用数码电子雷管可以改善矿岩破碎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郭鹏杰 《爆破》2021,38(4):129-132
以太钢代县矿业有限公司露天中深孔及巷道掘进爆破工程为例,露天中深孔爆破参数:孔径250 mm、孔网参数6 m×7 m、台阶高度12 m、孔深13.5 m;巷道掘进爆破参数:直眼掏槽方式,孔网参数:孔深3 m、掏槽眼孔距400 mm、周边眼孔距750 mm、底眼孔距700 mm、辅助眼孔距600~700 mm.在爆破参数、起爆方式、爆破网路连接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数码电子雷管进行爆破网路连接,通过对比数码电子雷管与非电塑料导爆管雷管在爆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由于数码电子雷管微差时间的控制精度高,能够有效地控制爆破有害效应,露天中深孔爆破中,在降低大块率、减少侧翻后翻、降低爆破振动与降低炸药单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巷道掘进爆破中,在巷道成型、光面爆破效果等方面同样效果显著.为峨口铁矿露天、地下采矿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城镇爆破电子雷管延时优选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在城镇地基开挖中应用的情况,及其控制爆破振动的方法———通过工程试验选择振动效果最佳的延时实施爆破。爆破效果显示新型雷管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爆破振动,仅为采用导爆管爆破的40%;新的爆破方法加快了工程进度,效益显著。该电子雷管具有的灵活、精确、可靠的特点,为爆破理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工程爆破》2022,(3):81-84
介绍了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在城镇地基开挖中应用的情况,及其控制爆破振动的方法———通过工程试验选择振动效果最佳的延时实施爆破。爆破效果显示新型雷管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爆破振动,仅为采用导爆管爆破的40%;新的爆破方法加快了工程进度,效益显著。该电子雷管具有的灵活、精确、可靠的特点,为爆破理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电子雷管在紫金山金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子雷管与导爆管雷管在紫金山金铜矿进行工程爆破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大块率、铲装效率和根底数量等数据,证明了在露天开采中应用电子雷管可以降低大块率、提高铲装效率、改善爆破效果;通过监测电子雷管爆破振动,分析了延期时间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发现延期时间不仅影响爆破振动峰值速度,而且决定爆破振动频率的大小和频率分布规律,并给出了实验条件下的较优爆破参数为孔间延期20 ms,排间延期73 ms。  相似文献   

8.
数码电子雷管在城镇浅埋隧道减振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物密集且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的城镇地区地下,进行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只有采用减振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构)筑物免受爆破振动的危害。以重庆在建的渝利铁路长洪岭隧道下穿江池镇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地表民房密集、房屋抗振等级低,爆破控制标准要求严格,通过数码电子雷管和非电毫秒雷管爆破对比试验,形成数码电子雷管减振爆破技术,保证隧道安全快速通过江池镇。试验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引起的爆破振动降低50%~60%,炮孔利用率达到98%,全断面爆破进尺控制在3m左右,不仅降低了振速,而且改善了爆破块度,还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物密集且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的城镇地区地下,进行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只有采用减振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构)筑物免受爆破振动的危害。以重庆在建的渝利铁路长洪岭隧道下穿江池镇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地表民房密集、房屋抗振等级低,爆破控制标准要求严格,通过数码电子雷管和非电毫秒雷管爆破对比试验,形成数码电子雷管减振爆破技术,保证隧道安全快速通过江池镇。试验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引起的爆破振动降低50%~60%,炮孔利用率达到98%,全断面爆破进尺控制在3m左右,不仅降低了振速,而且改善了爆破块度,还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数码雷管在爆破施工降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跃  曹跃  罗明荣  邬艳礼 《爆破》2011,28(1):107-109
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强度、控制爆破振动危害,首先在该施工场地进行单段爆破振动试验,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单段爆破振动信号每隔单位毫秒进行微差叠加,并以降振率为指标获取降振的最佳微差时间,然后采用控制软件编制程序设置数码雷管的延期时间进行爆破施工。对普通导爆管雷管和数码雷管在爆破施工的实测振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的数码雷管可降低爆破振动强度、提高爆破振动频率,在爆破施工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工程爆破》2022,(2):67-72
介绍了采用定向爆破法成功地拆除了复杂环境下40m高钢筋混凝土水塔烟囱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水塔烟囱的结构分析和各部分的重量计算,以及对铆固螺栓、内衬砖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初步探索出下部内衬拆除时防止上部内衬下落的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核电建设高安全准入要求和爆破作业在核电建设场地内保障现已建设施的安全的同时,满足海底爆破规模和铲装块度的要求。根据数码雷管具有高可靠性、高精确性、高安全性、雷管在线检测方便、可延时且任意设置等优点,以陆丰核电厂北导流堤为研究背景,运用数码雷管,通过合理地控制延时时间,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和起爆网路,以毫秒延时爆破的方式,逐孔、逐排进行起爆,成功地实现大规模单孔单响延时爆破。采用TC-4850振动测试仪对爆破产生的冲击波进行测试,距爆破区域35m处最大振速为1.68cm/s,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爆破地震波未发生叠加。实践证明,数码电子雷管在水下炸礁延时控制爆破中能够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忠民  杨年华  石磊  郭立峰  杨军  徐靖宇 《爆破器材》2021,50(5):39-42,49
电子雷管由于具有安全、可控、可追溯等特点,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控及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但在井下小孔距爆破中发现,电子雷管拒爆率偏高,严重地影响了爆破安全和电子雷管的推广应用。根据现场模拟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小孔距爆破中电子雷管拒爆的原因,发现电子雷管抗冲击振动性能较差,从而出现引火药头被振碎、芯片数据混乱及电容漂移等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厂家的电子雷管爆破效果认为,选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子雷管,采用合适的起爆方式,可有效地防止电子雷管拒爆。  相似文献   

14.
某城市岩土深孔爆破因距民房太近,为最大限度降低爆破振动影响,先后采用导爆管雷管和电子雷管进行延时分段爆破,并进行了现场爆破试验振动监测对比.通过对比分析显示了电子雷管在降低爆破振动与提高爆破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预期的应用目的,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瓮福磷矿下属的穿岩洞矿为例,详细介绍了PHED-1型电子雷管在露天深孔爆破中的应用情况。经过近两年的使用,该电子雷管在瓮福磷矿所属的各矿山累计使用量达4万多发,使用炸药2 000多t,单次起爆的雷管数量最多达到800多发;爆破效果良好,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通过将PHED-1型电子雷管与我国早期的电子雷管相比较,分析了PHED-1型电子雷管在改善爆破效果、减轻爆破振动、提高施工安全性、做好公共安全监管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PHED-1型电子雷管的以上优势和成功的应用案例,说明该电子雷管在露天深孔爆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台阶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台阶爆破在不同延时起爆时间条件下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5 ms;在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7~10 ms。实际爆破施工中,不同的岩石条件下、不同的爆破参数时,数码雷管减振的最佳孔间延时应该在5~10 ms区间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成果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振动危害控制难题,研发的孔间超短延时台阶爆破干扰降振技术,为爆破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台阶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台阶爆破在不同延时起爆时间条件下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浅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效果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5 ms;在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降振最佳的孔间延时时间为7~10 ms。实际爆破施工中,不同的岩石条件下、不同的爆破参数时,数码雷管减振的最佳孔间延时应该在5~10 ms区间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成果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振动危害控制难题,研发的孔间超短延时台阶爆破干扰降振技术,为爆破振动控制要求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比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两种起爆方式的爆破振动信号,开展了某露天采石矿两种雷管起爆的深孔爆破振动测试。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和Matlab程序小波工具箱,对爆破振动信号按照频率划分为10个频带,分析各频带能量和峰值质点速度(peak partide velocity,PPV)的分布特征及随爆心距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起爆时,90%的爆破振动能量分布在2~6频带(9.77~312.50 Hz)和2~7频带(9.77~625.00 Hz),且PPV分布在3~4频带(19.53~78.13 Hz)和4~5频带(39.06~126.25 Hz),即电子雷管起爆的爆破地震波能量和PPV均向低频带分布,且信号的PPV更小;中、高频带能量大小与段药量成正比,与爆心距成反比;各频带能量占比和PPV大小是反映爆破振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采用电子雷管能有效地减少爆破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