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不同阻断时机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阻断术的患者97例,其中43例切开子宫肌层的同时实施阻断作为A组,54例胎儿娩出后实施阻断作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切开子宫肌层的同时实施阻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后转ICU率明显低于胎儿娩出后实施阻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pH、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子宫肌层的同时实施阻断在控制术中出血方面优于胎儿娩出后实施阻断,且未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但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仍对于需严格控制介入手术适应证,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不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在产科住院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并且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病例89例,其中A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前阻断球囊57例,B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阻断球囊32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母体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83分钟vs 75分钟)、术中出血量(600ml vs 550 ml)、术中输血量(0~4200 ml vs 0~2400 ml)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子宫切除术率(22.8%vs 18.8%)、产后出血率(24.6%vs 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2923.44±374.18 g vs 2988.72±343.00 g)、1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19.3%vs 12.5%)和5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3.5%vs 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不同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后其对剖宫产术中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268例,A组230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B组38例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其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检测PT值、子宫切除率及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1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和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直接行剖宫产术。结果三组均无孕妇和新生儿死亡案例。三组的胎盘附着植入或粘连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组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少(P0.05),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阻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阻断组无子宫切除,对照组有1例子宫切除。三组术后均无感染,但是有不同程度的术后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对照组发生术后疼痛、恶心和呕吐较多(P0.05)。两种阻断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均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重塑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子宫重塑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ICU入住例数、入住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新生儿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联合子宫重塑术能有效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与子宫切除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田恬  何智  杨莹月  谢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0):761-765
目的:评价不同型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术前术后均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塞后立即剖宫产的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同型号的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分为大球囊组109例,小球囊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治疗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治疗、围产儿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孕妇在剖宫产术中手术持续时间、预估出血量、输血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术中子宫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孕妇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小球囊组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球囊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率、手术联合抗凝治疗率均少于大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球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不增加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并有助于减少球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在高危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经术后明确诊断为中央性或凶险性前置胎盘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32例为研究组,仅行剖宫产术1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央性前置胎盘和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并且子宫切除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中及术后无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治疗高危前置胎盘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最大程度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直接实施剖宫产手术,43例)、观察组(先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再行剖宫产手术,4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其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其子宫恢复时间、恶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可减少子宫切除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3种不同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剖宫产分娩的10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UA组,n=30),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AA组,n=34)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组(IA组,n=39)。比较3组产妇置管情况,剖宫产手术情况及产后情况。结果:3组产妇剖宫产术前置管术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最短为5.32±2.34分钟,IA组最长为32.18±6.31分钟。UA组胎儿基本未受辐射,AA组胎儿透视时间和接受辐射量显著少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21秒vs 54.23±23.85秒,t=10.846,P=0.000;2.94±0.78 mGY vs 21.29±13.84 mGY,t=7.714,P=0.000)。3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UA组手术时间最长(143.45±25.43分钟),AA组手术时间最短(104.23±21.38分钟);UA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UA组产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球囊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控制效果较好,子宫保留率更高。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母体和胎儿的放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择期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管32例(腹主动脉组)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管32例(髂内动脉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术中、术后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和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球囊预置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率、感觉障碍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身高、出生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均显著低于髂内动脉组(P0.05)。术后1年内随访,两组婴儿在42天、3个月、6个月、1年的体质量及身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中均能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X线暴露时间更短、预判效果无需造影剂,对母胎保护性更强,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3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择期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阻断术9例为腹主动脉组,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27例为髂内动脉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得以保留子宫,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新生儿体重、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术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均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急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两种手术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住院并剖宫产分娩的6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以2016年11月1日起开展剖宫产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为界分组,开展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后为A组(17例),开展前为B组(46例),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住院率等。结果 (1)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既往剖宫产次数和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膀胱损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其他缝合方法止血、宫腔填塞纱条或止血球囊、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的产妇均高于B组(41.2%vs.17.4%,47.1%vs.19.6%,52.9%vs.23.9%,P均0.05)。A组术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全子宫切除率均低于B组(5.9%vs.34.8%,17.6%vs.47.8%,P均0.05)。(3)两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和5 min低Apgar评分、新生儿收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可以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DIC和子宫切除的风险,但球囊释放后仍有继续出血的风险,需要辅助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18例经B型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均行计划性剖宫产(保留子宫意愿),手术孕周(36.78±1.63)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娩出胎儿并结扎脐带后,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剥离胎盘,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术后必要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失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量、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胎儿和产妇的辐射剂量、术后血管并发症、外科并发症及产褥期并发症。结果:18例孕妇术中视诊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失血量(2061±1709)ml,术后24h失血量(228±141)ml,子宫切除率5.55%,12例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量(1148±1061)ml,血浆量(491±403)ml。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时间为(4.17±1.25)min,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为(15.83±8.01)min;胎儿辐射剂量(9±5.50)mGy,产妇辐射剂量(43.29±47.64)mGy。外科并发症1例(膀胱损伤),无血管并发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是控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与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18例经B型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均行计划性剖宫产(保留子宫意愿),手术孕周(36.78±1.63)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娩出胎儿并结扎脐带后,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剥离胎盘,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术后必要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失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量、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胎儿和产妇的辐射剂量、术后血管并发症、外科并发症及产褥期并发症.结果:18例孕妇术中视诊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失血量(2061±1709)ml,术后24h失血量(228±141)ml,子宫切除率5.55%,12例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量(1148±1061)ml,血浆量(491±403)ml.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时间为(4.17±1.25)min,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为(15.83±8.01)min;胎儿辐射剂量(9±5.50)mGy,产妇辐射剂量(43.29±47.64)mGy.外科并发症1例(膀胱损伤),无血管并发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是控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与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辅助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处理中的应用,寻求手术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5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其中研究组(n=27)在剖宫产术前行MRI检查,随后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充盈球囊暂时性阻断腹主动脉血供,然后再剥离胎盘;对照组(n=32)按照常规剖宫产术处理。结果 MRI测量低位肾动脉开口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为(10.52±0.74)cm,其下方腹主动脉直径为(1.51±0.22)cm,介入术中X线透视时间(1.1±0.5)min。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86±248)m L及(1616±370)m L,输血量分别为(647±81)m L及(896±9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数、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辅助下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不能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不同植入程度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产科行手术治疗的PPP伴植入患者115例。其中伴穿透性植入者60例(深植入组),非穿透性植入者55例(浅植入组)。根据是否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将两组再各分为阻断组和非阻断组。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膀胱损伤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深植入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000ml,较非阻断组(2000ml)明显减少(P0.05);浅植入患者阻断组与非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ml vs 350ml,P0.05)。深植入阻断组的子宫切除率[7%(3/41)]低于非阻断组[3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植入组均无切除子宫者。深浅植入患者中,阻断组和非阻断组的膀胱损伤率、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4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中发生导管打折1例,股动脉血栓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2例,股动脉-股静脉瘘1例。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明显减少PPP伴穿透性植入患者的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但对非穿透性植入的应用效果不佳。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后可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8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剖宫产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患者列入研究组(n=38),未使用者列入对照组(n=43),比较两组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输红细胞量、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650 ml(500~7800 ml),对照组为2000 ml(1000~1280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入红细胞量中位数为3.0 U(0~18.0 U),对照组为6.0 U(0~27.0 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球囊组与子宫全切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红细胞量,但不能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出血风险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颈提拉式缝合、子宫下段前壁部分切除、子宫下段双切口、宫腔球囊填塞以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结果:17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 500(1 421.5,1 757.7)mL,其中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156例,术中出血量为1 600(1 461.3,1 707.2)mL;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22例,术中出血量为1 800(1 761.9,1 912.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3,P=0.98);92例行Bakri球囊填塞术和86例未行宫腔填塞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9%(22/92)和18.6%(1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39)。1例患者因胎盘广泛植入切除子宫,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多数子宫得以保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出血风险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颈提拉式缝合、子宫下段前壁部分切除、子宫下段双切口、宫腔球囊填塞以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结果:17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 500(1 421.5,1 757.7)mL,其中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156例,术中出血量为1 600(1 461.3,1 707.2)mL;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22例,术中出血量为1 800(1 761.9,1 912.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3,P=0.98);92例行Bakri球囊填塞术和86例未行宫腔填塞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9%(22/92)和18.6%(1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39)。1例患者因胎盘广泛植入切除子宫,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多数子宫得以保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0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10例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胎儿娩出后即扩张球囊)为研究组与同期10例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患者进行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90±390)mL vs.(3660±846)mL,t=2.545],输血量分别为[(720±246)mL vs.(2085±499)mL,t=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08.0±39.3)min和(99.0±39.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发生肺炎1例,急性心衰1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对照组中发生DIC 1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可有效控制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