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与mTOR/Akt调控FoxO3核浆穿梭相关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GD损伤PC-12细胞模型,MTT 法检测OGD对PC-12细胞存活率.人参皂苷Rg110,20,40 μmol·L-1预处理PC-12细胞24h,加OGD损伤,MTT 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Aktser473,p-Aktthr308,Akt,p-FoxO3,细胞核、细胞质FoxO3和总FoxO3蛋白表达.结果:OGD作用4~24h显著抑制PC-12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Rg1(20,40 μmol·L-1)预处理24h可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增加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Rg1可抑制由OGD引起的rmTOR,p-Aktser473表达降低.OGD 6 h可减少FoxO3磷酸化,并促进细胞质FoxO3进入细胞核;预处理Rg1增加FoxO3磷酸化,促进FoxO3进入细胞质.提示Rg1可经由调控mTOR/Akt/FoxO3信号通路抑制PC-12细胞损伤.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抑制OGD引起PC-12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Akt信号通路调控FoxO3核质穿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H2O2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参皂苷Rg3预处理体外培养C57小鼠胎鼠海马神经元,再加入H2O2继续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并采用细胞活性检测(CCK-8)神经元的活性,生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浓度人参皂苷Rg3预处理组细胞状态好于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明显降低,细胞内MDA的生成明显减少,SOD活性增强,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预处理对H2O2所致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脊髓损伤SD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采用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脊椎后进行缝合。造模后24 h,人参皂苷Rg1组给予人参皂苷Rg1溶液10 mg/kg进行腹腔注射,1次/d,连续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MDA、SOD、IL-1β、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血清MDA、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 05),SOD、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 05),但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血清MDA、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SOD、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节MDA、SOD、IL-1β及IL-10的表达对大鼠脊髓起到保护作用,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乌头碱与人参皂苷Rg1配伍对正常心肌细胞和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活力及细胞内离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正常心肌细胞,并建立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模型,采用MTT比色法筛选乌头碱及人参皂苷Rg1的毒效浓度;采用MTT比色法和试剂盒观察乌头碱和人参皂苷Rg1毒-效及效-效浓度配伍对心肌细胞活力和细胞内Na+,K+,Ca2+,Mg2+浓度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的最小毒性浓度为1×10-5mol/L,药效浓度为1×10-8mol/L;乌头碱药效浓度为1×10-9mol/L;乌头碱与人参皂苷Rg1毒-效浓度配伍可分别减轻乌头碱和人参皂苷Rg1对正常心肌细胞的毒性,且均以1∶2(Ac∶Rg1)配伍效果最佳;两者效-效浓度配伍可增强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活力,且以1∶1(Ac∶Rg1)配伍效果最佳。结论乌头碱与人参皂苷Rg1配伍对心肌细胞具有减毒增效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心肌细胞内Na+,Mg2+,K+,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珠子参总皂苷对H2O2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作用及MCP-1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然后用珠子参总皂苷(100,200μg/ml)孵育24 h后,MTT法检测珠子参总皂苷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LDH、CK含量,同时检测培养液中SOD、CAT、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ELISA检测培养液中MCP-1、TNF-α、TGF-β1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CP-1、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珠子参总皂苷(100,200μg/ml)处理能显著增加存活率,改善细胞形态,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减少LDH、CK释放量,增强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MCP-1、TNF-α、TGF-β1含量及细胞内MCP-1、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其中以珠子参总皂苷200μg/ml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珠子参总皂苷对H2O2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主要与抑制心肌细胞内ROS的产生与聚集,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及抑制MCP-1、TNF-α、TGF-β1和NF-κB p6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2对内毒素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肠杆菌内毒素0.5mg/kgiv,4h后人参皂苷Rg22.5,5.0,10mg/kgiv.给药后1h,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取心肌用生化方法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液流变学指标,并取心肌用生化方法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用放免法测定血清Ang-Ⅱ.大肠杆菌内毒素8mg/kgiv,同时iv人参皂苷Rg22.5,5.0,10mg/kg.观察小鼠24h内的死亡率.结果 人参皂苷Rg2可明显减少心肌CK,LDH的外漏,降低MDA和FFA含量,降低血清Ang-Ⅱ含量,改善内毒素所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降低小鼠24h内死亡率.结论 人参皂苷Rg2对内毒素性DIC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变化,能降低内毒素休克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是否能直接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应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进行干预,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的释放,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作用;将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分别和线粒体25℃孵育10 min,加入200μmol/L CaCl_2诱发mPTP的开放,以1μmol/L的mPTP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s A)为阳性对照,每间隔30 s观察52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连续观察10 min,以线粒体肿胀程度评估mPTP的开放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能增强H/R损伤后心肌细胞活力,阻止H/R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减少细胞色素C释放;6.25,25,100,400μmol/L人参皂苷Rg1无直接抑制mPTP开放的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可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其作用与直接抑制mPTP开放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LDH释放量、胞内SOD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受损细胞粘附分子ICAM-1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对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三七总皂苷预孵育细胞4h后,加入300μmol/L H2O2,继续培养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LDH释放量、SOD酶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三七总皂苷作用下内皮细胞ICAM-1及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在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提高受损细胞活力,并能显著降低LDH漏出率,提高胞内SOD酶活力;RT-PCR结果表明H2O2组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和MCP-1 mRNA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而同时加入50及100μg/ml的三七总皂苷后两者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H2O2的损害,改善受损细胞氧化指标,降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人参皂苷Rg1与丹参酮ⅡA配伍应用于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效果。方法:将64只老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参皂苷Rg1组、丹参酮ⅡA组、人参皂苷Rg1联合丹参酮ⅡA组,每组16只,分别给予等溶剂生理盐水、人参皂苷Rg1、丹参酮ⅡA、人参皂苷Rg1联合丹参酮ⅡA饲养。所有老龄大鼠均进行持续性灌胃28d,对比四组血清MDA、SOD和GSH-Px等指标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组、丹参酮ⅡA组、人参皂苷Rg1联合丹参酮ⅡA组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人参皂苷Rg1联合丹参酮ⅡA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人参皂苷Rg1组、丹参酮ⅡA组,血清MDA水平低于人参皂苷Rg1组、丹参酮Ⅱ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与丹参酮ⅡA配伍应用于老龄大鼠可明显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含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豚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垂体后叶素致豚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心肌缺血豚鼠心电图T波和ST段的影响,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人参皂苷Rg1能抵抗对垂体后叶素诱发豚鼠心电图T波和ST段的抬高(P<0.05,P<0.01),降低血清中AST、CK和LDH活性(P<0.05,P<0.01),升高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和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垂体后叶素致豚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乳鼠心肌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中的保护效应,探讨Bcl-xL/xS mRNA在四逆汤抗过氧化氢损伤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诱导损伤制备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模型,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四逆汤含药血清DMME培养基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合适的四逆汤含药血清培养细胞的浓度;用1 mmol/L过氧化氢处理心肌细胞,分别在处理0.5 h,1 h,2 h,3 h,4 h,8 h后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在过氧化氢处理心肌细胞1 h和8 h后,收获细胞,检测细胞胞浆Bcl-xL和Bcl-x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含15%四逆汤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基是心肌细胞生长的合适浓度;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与处理时间成正相关;与单纯过氧化氢处理组相比,四逆汤含药血清组细胞内MDA的含量降低,SOD的活性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降低,Bcl-xL mRNA表达增加,Bcl-xS mRNA表达减少.结论:四逆汤含药血清有较好的抗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加Bcl-xL mRNA的表达,降低Bcl-xS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四逆汤抗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四逆汤在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中的保护效应,探讨四逆汤抗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H2O2诱导损伤制备SD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模型,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四逆汤含药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存活率,用1 m mol/LH2O2处理心肌细胞,分别在处理0.5h,1 h,2 h,4 h和8 h后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同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内丙二醛(MDA);对H2O2处理不同时间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含15%四逆汤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基是心肌细胞生长的合适浓度;四逆汤含药血清能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LDH活性以及细胞内MDA的含量,减少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降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速度.结论:四逆汤对于H2O2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保护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甘草酸与乌头碱配伍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运用MTT法测定甘草酸与乌头碱配伍对神经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甘草酸与乌头碱配伍对神经细胞内Na+,K+含量,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结果: 1,2,4 g·L-1的甘草酸分别与2 g·L-1乌头碱配伍作用神经细胞30 min后,能不同程度拮抗乌头碱所致活细胞数降低,以及拮抗乌头碱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内Na+含量降低,K+含量和Na+,K+A-TPase活力的升高。 结论: 甘草酸能降低乌头碱所致神经细胞毒性,拮抗乌头碱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内环境的紊乱,乌头碱与甘草酸以1:2配伍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缺氧再给氧组;3个HLF给药组,并于缺氧及再给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 mg/L的HLF,观察HLF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NO含量、NOS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LF可抑制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A/R细胞OD吸光度值,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HLF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再给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吴志恒  张曦  汪云  李欣  康毅  宋君秋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9):1547-1551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薯蓣皂苷含药血清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血清药理学方法采集含药血清。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caspase-3活性测定方法探讨薯蓣皂苷抗凋亡途径。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薯蓣皂苷对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作用结果显示,将原始收集血清稀释为相当于灌胃0.4、 0.8、1.2 g(生药)·kg-1浓度时,相对于H2O2单纯损伤组和空白血清组心肌细胞有较高的存活率(P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脂联素受体1(AdipoR1)、脂联素受体2(AdipoR2)及T-钙黏蛋白(Tcadherin)三种脂联素受体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通过a-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鉴定,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选用原代培养96h的单层心肌细胞进行实验,使用RT—PCR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ipoR1、AdipoR2、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均检测到了AdipoR1、AdipoR2、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以AdipoR1和T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与AdipoR2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联素受体1、脂联素受体2和T钙黏蛋白,三种脂联素受体在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上均有表达,并以脂联素受体1和T-钙黏蛋白的表达为主,脂联素受体2表达量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R组)、活络效灵丹拆方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用MTT比色法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上清液中LDH漏出量的影响,优选活络效灵丹的最佳配伍组合,并测定各组细胞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优选出活络效灵丹全方、丹参当归配伍、丹参乳香配伍、丹参当归乳香配伍为最佳配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细胞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优选的活络效灵丹各配伍组胞浆SOD活性增高、胞浆MDA含量减少(P<0.01),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减少、Bcl-2 mRNA表达增高(P<0.01)。结论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上调Bcl-2 mRNA和下调Bax mRNA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曼艳  张红锋  王煜飞 《中药材》2002,25(9):649-651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四氧嘧啶(alloxan)诱导的胰岛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alloxan、LBP及其联合对胰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结果:LBP明显增强受损胰岛细胞内SOD的活性,提高了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了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降低MDA的生成量。结论:LBP对alloxan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寒证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_(450)(CYP_(450))亚酶的表征特点及热性中药的调控效果。方法:选取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制备寒性造模药,对SD大鼠诱导21 d后复制寒证模型;另取肉桂提取物对寒性大鼠进行干预,制备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处理为对照组。钙盐沉淀法制备肝脏微粒体,与混合探针药物温孵,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探针药物的代谢消除百分率,评价CYP_(450)亚酶活性变化。提取肝脏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YP_(450)亚酶的mRNA表达。结果:寒性中药对大鼠CYP3A1酶的活性和mRN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热性肉桂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且这种调控发生在mRNA水平。结论:本研究从多角度系统评价和验证寒证机体CYP_(450)亚酶的表征特点及热性中药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冠心苏合胶囊对过氧化氢(H2O2)致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0.8g生药/kg),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血清对照组、H2O2损伤模型组、冠心苏合低、中、高剂量(5%,7.5%,10%)干预组,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冠心苏合含药血清进行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处理2h,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程度适中,模型制备的重复性较好;与H2O2单纯损伤组和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冠心苏合低、中、高(5%,7.5%,10%)剂量干预组的心肌细胞有较高存活率(P<0.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细胞相比,H2O2损伤后MDA、LDH含量明显升高,T-SOD、CAT活性降低,而冠心苏合含药血清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损伤细胞MDA、LDH含量,升高CAT、T-SOD活性,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苏合胶囊能够提高H2O2诱导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下调MDA、LDH水平,上调CAT、SOD水平,对氧化损伤的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