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石病的危险因素 ,为胆石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按性别、年龄对 10 4例胆石病病例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用条件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胆囊炎 (OR =30 .938)、油腻饮食(OR =19.6 0 9)、家族史 (OR =16 .6 76 )、甘油三脂 (OR =5 .92 4)、体质指数 (OR =2 .835 )、饮酒 (OR =1.86 8)、多孕次 (OR =1.818)、素食 (OR =0 .2 97)等因素与胆石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胆囊炎、油腻饮食、家族史、高血脂、肥胖、饮酒、多孕次是胆石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素食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济宁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济宁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指导开展2型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选取济宁市2型糖尿病患者94例,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超重肥胖OR=4.870,高血压病史OR=2.815,糖尿病家族史OR=5.110,吸烟OR=10.903,性格外向OR=8.499,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R=0.144。结论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吸烟、性格外向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95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T2DM的发病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OR=3.129)、吸烟史(OR=2.408)、高胆固醇(OR=2.368)、糖尿病家族史(OR=2.162)、高血压(OR=1.990)、高甘油三酯(OR=1.809)、年龄≥55岁(OR=1.808)、饮酒史(OR=1.722)为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吸烟史、高胆固醇、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为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高甘油三酯、年龄≥55岁、饮酒史与T2DM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性别与T2DM的关系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1989年期间来自银川市城乡的100例胆结石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型肥胖、胆囊炎史、高胆甾醇血症、喜食动物内脏、吃鸡蛋多、吃植物油少、吃蔬菜少、不喜爱运动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统计学联系(P值均<0.01),其中以胆囊炎史、吃植物油和蔬菜少、喜食动物内脏的影响更为明显;而文化程度、其它慢性病史、胆结石家族史、烟酒茶嗜好等14个因素未发现与本病有明显的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青岛市20~59岁成年人2 398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生活方式等因素与肥胖的关联性.结果 青岛市成年人肥胖患病率为12.7%,其中男性肥胖患病率为14.4%,女性肥胖患病率为11.0%,男女性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4,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35,P<0.001)、饮酒(OR=0.961,P<0.001)、饮食(OR=0.996,P<0.001)、睡眠时间(OR=0.720,P<0.01)、睡眠质量(OR=1.376,P<0.01)、每周工作时间(OR=0.603,P<0.01)、每天坐姿时间(OR=1.078,P<0.01)和体育锻炼(OR=0.940,P<0.001)与肥胖有关,其中睡眠质量与肥胖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肥胖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2.274,P<0.001)、饮酒(OR=1.582,P<0.01)、饮食(OR=1.874,P<0.001)、睡眠质量(OR=1.158,P<0.001)、坐姿时间(OR=1.718,P<0.01)和体育锻炼(OR=0.851,P<0.001).结论 年龄增长、高脂肪和高盐饮食、经常性饮酒、静态生活方式增多和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3 900人,高血压患病615例(15.7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腰围、BMI值、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婚姻状况、饮酒、体育锻炼、肥胖均是巴南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0、0.864、1.071、1.181、1.052、0.914、1.844)。结论巴南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肥胖,文化程度、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控制高血压的流行和危害。  相似文献   

7.
有家族史高血压病患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913例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发病特点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根据有无家族史分为两组:家族史阳性者522例(A组)、家族史阴性者391例(B组)。数据采用SAS6.0软件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发病年龄、血压分级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吸烟、超重或肥胖、高钠饮食、高血压家族史及缺乏体育锻炼为两组高血压患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与无家族史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较早,血压水平偏高,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吸烟、高钠饮食及缺乏锻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较高,更肥胖;吸烟、高钠饮食、超重、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是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芮晨  张卫东  芮炳峰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61-1762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该人群提供降低胆结石发病、改变不良行为提供健康教育信息,也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沧州市1164例40~60岁体检人群的86例胆结石病例,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胆石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胆囊炎家族史、胆囊炎史、喜食油腻食物、喜食动物内脏、女性性别、吸烟有统计学意义。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胆囊炎史、家族患胆石症、喜食动物内脏、体质指数、用餐无规律、油腻食物等因素引发胆石症的概率较高。结论女性、家族史、喜食油腻食物、用餐不规律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并且其作用相对独立;合理膳食结构、规律进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饮茶有助于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可疑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人群为调查期间衡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200例T2DM住院病人,对照病例为同期在衡阳市太平社区随机抽样的229例非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职业分布中的公务员与干部、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月收入与T2DM发病呈正关联,与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与糖尿病发病呈负关联。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务员与干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T2DM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尿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尿石症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重庆地区尿石症病例346人,对照组365人,进行尿石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处理资料.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13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尿路炎症、尿石症家族史、喜欢体育锻炼、肥胖(BMI≥25)、出汗多、进食大量动物蛋白质、喜饮矿泉水为危险因素,每日液体入量多、教育程度高为保护因素.结论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尿石症家族史与尿石症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确诊的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胆囊炎病例为病例组,140例SAP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选各项资料风险相关性,得到显著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Balthazar’CT评分、APACHEⅡ评分、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输血、手术等12个变量影响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721)、生长抑素时间(OR=1.659)、EN持续时间(OR=1.562)、输血(OR=6.230)为并发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APACHEⅡ评分越高、生长抑素使用时间越长、EN持续时间越长、使用激素,其并发急性胆囊炎的风险性就越大,重视其参考价值,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胆囊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后期继发急性胆囊炎(AC)的风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经确诊的42例SAP继发急性胆囊炎病例(SAP-AC)为观察组和210例SAP病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分析各项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选各风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道结石、高血脂、APACHEⅡ评分、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生长抑素时间、全肠外营养(TPN)持续时间、激素使用等13个变量影响AC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使用(OR=5.395)胆道结石(OR=2.963)、生长抑素时间(OR=1.404) APACHEⅡ评分(OR=1.361)、TPN持续时间(OR=1.034)、为继发AC的显著风险因素. 结论 激素使用、胆道结石、生长抑素时间、APACHEⅡ评分、TPN持续时间均为SAP中后期继发AC显著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海地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该地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6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胃癌的患者389例 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和保护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息肉、肝炎、 胆囊炎/结石、HP感染、吸烟、饮酒、饮茶、油腻饮食、吃饭速度、重盐饮食、腌晒食物、油炸食物、酥油、饮食规律、新鲜 蔬菜、新鲜水果、饮用自来水、肿瘤家族史、工作压力大及性格急躁是胃癌的保护或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炎[O^R=13.692(95% CI:1.573,119.162)]、胃炎[O^R=6.005(95% CI:1.812,19.894)]、胃溃 疡[O^R=23.623(95% CI:3.595,155.245)]、胆囊炎/结石[O^R=6.465(95% CI:1.191,35.089)]、幽门螺杆菌感染[O^R= 18.712(95% CI:5.041,69.451)]、吸烟[O^R=5.174(95% CI:2.092,12.797)]、饮酒[O^R=9.030(95% CI:3.725, 21.892)]、油腻饮食[O^R=3.068(95% CI:1.338,7.0360)]、吃饭速度快[O^R=5.349(95% CI:2.412,11.866)]、重盐饮食 [O^R=2.825(95% CI:1.321,6.041)]、常吃腌晒食物[O^R=2.643(95% CI:1.081,6.459)]是该地区胃癌发生的主要危 险因素;而非农牧民[O^R=0.260(95% CI:0.112,0.602)]、文化程度高[O^R=0.084(95% CI:0.033,0.216)]、经济收入高 [O^R=0.179(95% CI:0.075,0.430)]、饮食规律[O^R=0.246(95% CI:0.740,0.826)]、常吃新鲜蔬菜[O^R=0.199(95% CI:0.087,0.452)]、饮用自来水[O^R=0.042(95% CI:0.009,0.185)]是胃癌发生的主要保护因素。结论 青海地区胃 癌发病率高可能与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慢性胃病史有关,建议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沈育锋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1):34-34,8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0年7月行LC的10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成功率91.26%(94/103),中转开腹率8.74%(9/103),并发症发生率1.94%(2/103)。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胆囊三角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but no definit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Chinese femal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female breast cancer in North and East China.
Methods  A 1:3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All of the subjects in the case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selected from a previous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122 058 females aged 25 to 70 years. Sing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study potenti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level of α=0.20 between case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the following factors: economic status, social status, family annual income, bean product consumption, body mass index (BMI),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first or second degree, number of miscarriages, menstrual pattern, benign breast disease history, nipple leakage, inverted nipple,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istory of ovarian cyst, physical exercise, current and global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healthy behavior and prevention, and scores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knowledge. After Cox-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α=0.10), six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reast cancer, of which the ORs and 95%CIs were: BMI, 1.696 (1.169–2.460, P=0.005); benign breast disease history, 2.672 (0.848–8.416, P=0.093);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7.080 (1.758–28.551, P=0.006); number of miscarriages, 1.738 (1.014–2.978, P=0.044); global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3.044 (1.804–5.136, P=0.000); healthy behavior and prevention, 3.294 (1.692–6.412, P=0.000).
Conclusions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factors related to breast cancer was identified. Women should be educated about a healthy lifestyle, especially those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or a personal history of benign breast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影响新疆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中文修订版调查表( PSQI)和自制的影响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调查新疆某机务段的1020名机车乘务员。通过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和工作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新疆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民族、年龄、婚姻、文化程度、饮食规律、目前吸烟情况、饮酒次数、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岗位、岗位工龄、月值乘次数和月值乘时间的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和参加体育锻炼是乘务员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有婚史、目前吸烟、吸烟量和饮酒次数的增加、中度以上工作压力、岗位、月值乘次数和月值乘时间的延长是乘务员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机车乘务员的睡眠质量较差,影响乘务员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改善该人群的睡眠质量,应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吴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085-3087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528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2)和未复发组(n=41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复发组年龄高于未复发组,情绪波动阳性、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TIA史的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体育锻炼是青年脑卒中的保护因素,情绪波动、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史、饮酒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是青年脑卒中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青年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除了加强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及戒酒措施外,积极加强运动锻炼,保持情绪稳定,调整心态,有利于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密切相关~([1])。儿童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阶段,一旦感染终身受累~([2])。研究~([3])显示,小儿消化性溃疡与年龄、生活地区、个人卫生、家族患病史等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从个人卫生、社会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母乳喂养等)、家族史以及血型等多个方面考察小儿消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