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杨  罗澍  孙小康  赵长明  郭向东 《华西医学》2012,(11):1638-164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0月共行食管癌手术935例,术后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67岁,平均54岁。饮酒史16~47年,平均27.8年;每日饮白酒量为250~1 000 g,酒精含量162~590 g,平均321.5 g。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酒精戒断综合征诊断标准。在食管癌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谵妄、烦躁、精神失常、昏迷等不同情况应用维生素B族、纳络酮、氟哌啶醇、氯丙嗪、安定、促进脑细胞代谢及补充能量等综合治疗,必要时予以镇静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戒断症状均完全消失,治疗时间2~10 d,平均5.3 d。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均完全戒酒,其中1例术后8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余12例均恢复良好,且未出现酒精戒断症状。结论经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食管癌术后酒精戒断综合征发生率可明显降低,详细询问病史,术前术后积极预防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清开灵加黄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因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 (AL D)逐年增多 ,但目前临床治疗 AL D除戒酒、对症治疗外 ,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我们应用清开灵加黄芪注射液治疗 AL D3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5月 ,我院共收治 AL D患者 6 3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2 4~ 71岁 ,平均年龄 45 .7岁。全部患者均有饮白酒史。每日饮酒 10 0 ml,连续 5年以上者 38例 ,间断日饮酒累积在 2 5 0 ml,连续 10年以上者 2 5例 ,每日摄入酒类折合酒精 40~ 5 0 0 g,平均 148g。将此 6 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3例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3.
酒精戒断综合征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1].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要求患者中断饮酒,因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症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临床中烧伤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较为少见.2006~2011年我科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共发现2例烧伤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与护理.现将其治疗与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长期酗酒形成依赖后,因为酒精的突然戒断或比平日摄入的酒精量明显减少时,出现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紊乱,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组症状群。重症者表现为震颤状态,抽搐样发作,多彩幻觉,妄想及震颤性谵妄,癫痫发作,大汗,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伴随癫痫大发作是最严重的情况,不及时控制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是海洛因依赖患者用药减量或停药时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时 ,易将戒断综合征误诊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1994~ 2 0 0 1年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中有 9例出现海洛因戒断综合征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18~ 2 6岁 ,平均 2 2 3岁 ;已婚 2例 ,未婚 7例。有人工流产史 7例。因停经 4 7~ 6 4天来诊 ,经尿hCG试验阳性及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早孕 ,行人工流产术。1 2 临床表现 本组术中发病 6例 ,术毕发病 3例。9例均有面色苍白、全身大汗、畏寒 ,诉腹痛 ,要求肌注哌替…  相似文献   

6.
急性过量饮酒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急性过量酒精摄入后大鼠心脏的病理、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 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饮酒组与对照组。饮酒组按 5 35 7ml/kg体重 (即 2 4g纯酒精 /kg体重 )胃管灌入 5 6 %酒精 ,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分别于灌胃后 4 5和 12 0min通过颈总动脉插管观察左心室内压力、血压、心率和心肌力学指标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中酒精含量。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脏病理变化。结果 ①饮酒组急性酒精摄入后 ,光镜下可见大鼠心肌细胞肿胀明显 ,出现嗜酸性变性。②与对照组比较 ,饮酒组急性酒精摄入后 4 5min时出现显著性的左心室压力指标下降 ,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心肌力学指标下降 (P <0 0 5 )。结论 ①酒精可对心肌细胞造成直接的损害作用。②急性过量酒精摄入可明显损害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治疗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圣民  周芳珍 《临床荟萃》2003,18(4):218-219
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是酒依赖者严重戒断症状之一 ,是一种短暂的中毒性意识障碍状态 ,通常发生于长期饮酒突然停饮或减少饮酒量之后[1 ] 。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纳洛酮常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 ,而用于治疗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则少见报道。我们在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治疗酒精戒断性震颤谵妄 30例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6 1例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住我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 (CCMD 2 R)…  相似文献   

8.
酒精戒断综合征(AMS)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的酒依赖患者在突然中断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侯群[1].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小儿慢性肝炎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我科于 1997~ 1999年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初诊误诊为小儿慢性病毒性肝炎 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6~ 12岁 ,平均 9岁。初诊至确诊时间为 7~ 2 0 d,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1例。本组均有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 ,乏力 9例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量减少 12例 ,腹胀 6例。体征 :肝掌征阳性 10例 ,有蜘蛛痣 ,腹水、双下肢水肿各 5例。肝肿大者 9例 ,脾大者 13例。肝功能 :白蛋白 2 5~35 g/ L ,平均 30 g/ L ;球蛋白 35~ 4 0 g/ L ,平均 37.5 g/ L ;AL T135~ 735 U/ L ,AST70~ 35 0 U/ L ,总胆…  相似文献   

10.
酒精戒断综合征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1]。在普外科腹部急诊手术后,由于麻醉及常规的术后禁食等原因导致患者饮酒中断,从而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这些患者,由于普外科护士缺少相应的精神科护理经验,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意外。2000-2004年在我院收治的腹部外科急症患者中,46例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6例均为男性,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5.4岁。其中上消化道穿孔5例,急性阑尾…  相似文献   

11.
酒精戒断综合征指长期或大量饮酒过程中相对或绝对停酒的时间,产生的一系列精神与躯体症状[1]。酒精戒断综合征伴癫痫的发生是由于断酒后血中酒精浓度急剧发生变化,引起血清中镁、钾离子浓度降低,动脉血pH值上升,这是光诱发肌阵挛阈值降低,导致痉挛发作[2]。我院对3例酒精戒断综合征伴癫痫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患者3例,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6.6岁。饮酒时间6~24年。饮酒量:白酒(50度以上)0.5~1.5L/d。患者体质消瘦、营养状况较差、手抖、步态不稳、多汗、心悸、纳差、失眠,2例伴有明显的幻觉。1例患者于入院当日晚出现癫痫发作,呈持续状态,在6 h内连续发作17次,每次抽搐时间约45~60 s。2例患者于入院次日出现癫痫发作,其中1例患者发作2次,2次抽搐时间分别为47s、56s。2次发作间隔约1h ,另1例患者出现1次阵挛发作,抽搐时间约为57s。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2.
腹部外科急诊手术引发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戒断综合征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在普外科腹部急诊手术后,由于麻醉及常规的术后禁食等原因导致患者饮酒中断,从而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这些患者,由于普外科护士缺少相应的精神科护理经验,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意外。2000—2004年在我院收治的腹部外科急症患者中,46例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3年6月~1999年10月间,共收住戒酒综合征患者5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0~43岁,平均年龄36.8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2例;饮酒史17~22年,平均饮酒史19.2年;每日饮酒量含酒精75~240g(12°黄酒750~2 000ml),平均日饮酒量含酒精103.4g.1.2临床表现有幻觉2例,震颤性谵妄3例,癫痫样抽搐4例,伸舌震颤3例,5例均有双上肢震颤存在.其它有发热2例,腹胀2例.5例病情控制后均对入院时情况毫无记忆、发作持续时间1~3天,平均1.2天;骤停饮酒距戒酒综合征发作时间24~48小时,平均32小时.  相似文献   

14.
对酒精戒断综合征继发性癫痫大发作2例脑电图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59岁。因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每日饮自制药酒0.75~0.85kg,饮洒史约9a余。由于发热、咳嗽,家人劝其戒酒,3d后出现四肢抖动,幻听、幻觉,胡言乱语,第5天早晨起床后突然尖叫、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自沫持续约5min.自然缓解后嗜睡。  相似文献   

15.
Wernicke脑病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玉  王嫱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6):518-518
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 B1 缺乏所致的脑部损害 ,临床少见 ,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 12例 ,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3~ 6 8岁 ,平均 4 7岁。 11例为长期酗酒者 ,平均每日饮白酒 30 0 g,饮酒时间10~ 30年 ,平均 2 1年 ,近期大量饮酒后发病。1例为急性胰腺炎行全肠外营养期间发病。1.2 临床表现 症状 :精神错乱、语言增多 7例 ,情感淡漠、反应迟钝 5例 ,纳差 10例 ,呕吐 6例 ,腹胀 6例 ,肢体无力、行走困难 3例。体征 :眼球震颤 7例 ,同向凝视障碍 5例 ,视力下降 4例 ,巩膜黄…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肾病综合征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自 1999- 0 7~ 2 0 0 1- 11共收治老年肾病综合征 6 2例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36例 ,女 2 6例 ,年龄 6 0~ 86岁 ,平均年龄6 9.5岁。全部均符合 1992年黄山太平会议制定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大量蛋白尿 (2 4 h尿蛋白定量大于 3.5 g) ;低蛋白血症 (血白蛋白小于 30 g/L) ;伴有水肿和 /或高脂血症。本组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 2例 ,占 35 .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4 0例 ,占 6 4 .9%。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以糖尿病肾病最常见 ,为 18例 ,占 4 5 % ;其次为肿瘤相关性疾病共 12例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 8例 ,结肠癌 2例 ,…  相似文献   

17.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依赖者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后出现的一组症状,与肝性脑病症状近似,容易混淆而导致误诊。因此本文总结了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酒精性肝病合并酒精性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期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酒精性肝病115例,其中32例住院期间出现酒精性戒断综合征。均为男性;年龄30~71岁,平均50.03±12.52岁。1·2医技检查32例均行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平均(59.4±36.59)U/L,天冬氨酸转氨酶平均(139.9±107.4)U/L,γ-谷氨酰转移酶平均(507.8±499.34)U/…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大量饮酒史患者因躯体疾病停酒后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有大量饮酒史者因躯体疾病停酒后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均长期大量饮酒,患躯体疾病时急性停酒发生震颤、谵妄、抽搐,严重者出现发热、出汗及冲动、攻击行为等酒精戒断综合征表现.入院后结合每个患者病前饮酒量及时间给予逐渐戒酒,治疗初日饮酒量为原饮酒量的2/3,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调整饮酒量,同时治疗原发病,并根据精神症状短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所有患者症状皆持续1~4 d,夜间加重,症状缓解后有长时间深睡眠,醒后对事情无记忆或片段记忆.予饮酒治疗7~10 d停酒,均治愈酒精戒断综合征出院.结论 对有大量饮酒史患躯体疾病者除对症治疗躯体疾病外,应尽量避免急性停酒,预防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酒精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酒精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胆源性[1];另外,酗酒者在大量饮酒时常伴高脂肪、高蛋白进食,而高蛋白质摄入可促进胰腺腺泡细胞结构的破坏,加速酒精对胰腺的损伤[2].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因停用或减少饮用酒精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3].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 - 0 1~2 0 0 3- 0 1我院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35例均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诊断标准[1 ] ,其中成人33例,男2 3例,女10例,年龄19~5 3岁,中位年龄35岁;儿童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9、13岁。35例均为首次接受治疗,病程6个月~6 a,平均2 a 6个月。均存在重度贫血,Hb30~5 9g/ L ,平均4 0 g/ L。大多有皮肤、粘膜出血,PL T11~5 2×10 9/ L ,平均2 7.5×10 9/ L ,WBC1.5~3.0×10 9/ L,平均2 .0×10 9/ L,除1例骨髓增生尚活跃外,余均为增生减低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