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期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介绍了我国内部模拟电力市场和互联电网商业化运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电力市场的两个有利条件:电力产权多元化和电力生产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以我国电力工业改革近期发展目标-开放发电侧的电力市场为前提,探讨了我国近期发展电力市场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健全电力市场法律法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准则,开发和完善电力市场所需的技术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当前电力工程的发展状况,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监理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首先详细阐释了电力安全监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而提出了当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电力建设工程监理的对策,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快,需求侧管理与电力金融衍生市场的融合,将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在分析欧洲电力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力金融衍生物与需求侧管理相融合的产物,在借鉴欧洲电力金融衍生市场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我国发展电力金融衍生市场的实现路径,为我国电力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力弹性系数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力弹性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电力需求的关系,是制订电力长远发展规划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对电力弹性系数的作用和能否真实反映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关系也有很多争论,但从电力弹性系数的长期统计数据分析,能发现一定的规律,与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用电水平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也有其一定的特点。从我国历史上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当前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预示着我国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和电力需求的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因此,电力弹性系数不仅对我国的电力规划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分析和预测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超导电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肖立业 《电网技术》2004,28(9):33-37,41
超导电力技术将是21世纪具有经济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促进电力工业的重大变革.我国的国情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固有特点决定了:采用超导电力技术解决传统电力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介绍了高温超导材料和超导电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超导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最后指出了我国在发展超导电力技术方面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力电容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重点介绍了我国电力电容器产品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与国外电力电容器产品先进水平对比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电力电容器产品的差距和某些对策,并对我国电力电容器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直升机电力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的工程经验,总结当前直升机电力作业技术,并调研了我国相应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直升机电力作业技术在我国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直升机电力作业技术从作业量和作业方式两个角度进行展望,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国兴 《电力设备》2006,7(3):41-45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直升机电力作业的技术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的历史、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直升机电力作业今后在开发模式、项目归口、作业机型的选择、与国内外的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并对今后我国开展直升机电力作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六年历程,电力工业的发展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从电力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上来看,改革使我国成为世界的电力强国,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高性能的电力设备;改革激发了电力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工业垄断所带来的弊端,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介绍了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历史、改革原因、市场结构以及现货市场提出背景,分析了北欧地区以及美国PJM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输电网发展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能源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电力流特点,未来国家电网发展将呈现东北、西北、西南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为受端的基本格局。在总结分析“十二五”国家电网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发展重点,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型煤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开发,实施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能源可持续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力工业2001~2020年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对1981-2000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及实际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预测了2001-2020年中国发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发展水平;分析预测了2001-2020年发电能源构成及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火电、新能源等发电量及发电装机容量构成情况;研究了各类发电装机发展情况、方向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分析研究了中国各大电网发展及全国联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力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郭剑波 《电网技术》2006,30(18):1-7
在简述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电力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而且需求规模大,作者提出当前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可靠性要求高、实用性强;经济效益突出、便于推广应用;加强技术先进研究、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叶雷 《中国电力》2003,36(10):1-7
在预测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量的基础上,根据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对我国电网建设、优化发电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展望;预测2020年电力发展目标.包括发电装机规模及构成,电力发展所需能源、资金情况;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是保证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市场条件下中国绿色电力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面对越来越大的电力短缺与环境保护压力,开发利用绿色电力是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介绍了中国绿色电力的发展现状、目前的国家支持政策、中国未来绿色电力的发展规划,并分析了电力市场改革现状与未来改革目标模式,研究了新电力市场环境下,绿色电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国电力改革与绿色电力协调发展的策略,以促进中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全球的风能发电市场发展迅速,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提升了风能发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针对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及其相关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旨在使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整体有一个合理,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我国风电发展的规模、成效,并指出我国政府为推动风电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从风电成本、整体技术、市场、产业、政策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对目前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基于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需求、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我国能源的区域性特征、“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格局和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探讨了电力储能技术发展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立足研发100 kW级全钒液流电池、MW级钠流电池和MJ级容量液氮温区运行超导储能系统,加快建设10 GW级抽水蓄能混合式电站,以优化电网配置、加强调节和输变电能力、解决跨区域供需矛盾、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并满足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发展前景   总被引:117,自引:53,他引:64  
介绍了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发展概况及其适应范围,指出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是适应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在西部建设大型水、火电站采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方式向东部送电,在东、中部建设大型火电、核电向用电中心地区送电,改善电网结构,加强全国联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输电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的需要;建议加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科研及设备试制工作,尽早建设试验输变电工程,以及研究编制我国1000kV电网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