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情报     
近年来在论述现代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文章中,关于信息的议论颇多,关于“情报”和“科技情报”的议论却少得多.其实信息和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管理者需要的是情报而不是一般的信息. 情报与信息的区别有三:(1)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一、专业气象服务更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二、专业气象服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责任制的需要,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适应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是服务的好形式。三、专业气象服务对气象工作本身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四、搞专业服务,必需一要领导重视,二要有服务机构,三要解决服务手段,四要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办法,五要有必要的情报,开展应用气象研究。五、开展专业服务要调查,搞试点,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7,(8):30-30
苏联的气象科技情报中心设在水文气象总局的全苏水文气象情报研究所内。总局的地方系统内还设有52个科技情报处。气象科技情报中心可提供服务的情报资料储存量约为320万册,其中有200多万册期刊和图书,15万册标准技术资料和报告,1万多册发明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86,(3):37-37
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气象科技信息资源,加强情报调研和服务的针对性,适应气象业务、科研、教育和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在1986年将围绕一些专题,不定期编印《气象科技情报专辑》。这类专辑的篇幅一般在3~5万字间,5号字排印,16开本。单位、个人均可预订,酌收工本费。具体订购事宜可向国家气象局情报所发行组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1991年于武汉东湖宾馆召开的湖北省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表彰了15个先进情报工作集体和45名先进情报工作者,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情报室的梁杰昭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7,(1):31-31
“风暴潮”科技情报网筹备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下已于1976年7月20—23日在天津召开。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兄弟单位开门办情报,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和组建科技情报网的经验。邀请了筹建海洋仪器情报网的同志介绍了建网的经验。讨论了组建风暴潮科技情报网的筹备工作及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王锡东  沈小芸 《广西气象》2007,28(A02):101-103
利用日本气象研究厅提供的1980年到1997年共18年3h一次的Tbb资料,计算夏季南中国海T bb多年候平均值,采用研究多年候平均的T bb≤-10℃低值带的变化特征,来研究夏季南中国海对流活动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对流什么时候开始影响三亚飞行情报区和三亚飞行情报区哪块区域受对流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南海夏季对流在6月2候开始活跃,即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对流开始活跃;6月5候、7月6候、8月4候对流活动对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影响极大;南海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权重性,对流活动主要在南海东南部海面上,对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影响较大;对流强度有明显的月内振荡;对流活动区域呈明显东西向振荡。  相似文献   

8.
利用日本气象研究厅提供的1980年到1997年共18年3h一次的Tbb资料,计算夏季南中国海Tbb多年候平均值,采用研究多年候平均的Tbb≤-10C低值带的变化特征,来研究夏季南中国海对流活动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对流什么时候开始影响三亚飞行情报区和三亚飞行情报区哪块区域受对流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南海夏季对流在6月2候开始活跃,即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对流开始活跃;6月5候、7月6候、8月4候对流活动对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影响极大;南海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权重性,对流活动主要在南海东南部海面上,对三亚飞行情报区东南部影响较大;对流强度有明显的月内振荡;对流活动区域呈明显东西向振荡.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82,(1):87-94
说明一、为加强国内气象科技情报交流,使气象科技情报工作更好地为气象科技的现代化服务,现将我所馆藏内部交流的中文气象科技资料、专业会议文献、气象刊物论文统一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编目,继续在每期《气象科技》上报道,供各单位查找使用。二、本目录著录格式:每一条左上角为分类号,右上角为流水号,右下角为索取号(非期刊资料才有),中间为资料的名称、作者、刊印日期、页数。期刊论文有刊名、期数,会议资料有会议名称。  相似文献   

10.
科技情报工作是建立在现代情报学的基础上的。所谓情报就是阳人类传递有用的新的知识。情报学是研究情报传递工作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它要综合运用图书馆学、文献学,档案学、语言学、未来学、科学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81,(1):41-48
说明一、为了加强国内气象科技情报的交流,使气象科技情报工作更好地为气象科技的现代化服务,现将我所文献资料组收藏的中文气象科技资料、专业会议文献、期刊题录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编排,陆续在《气象科技》报道,供各单位查找利用。二、本目录著录格式为:左上角为分类号;下为资料名称、编著单位、作者、日期、页数;右下角为索取号。三、本所收藏的资料可凭单位介绍信来我所查阅,如索取资料原件者,请与该资料编辑出版单位联系。四、为加强气象科技资料交流,希各单位继续把你们出版的气象科技资料(包括专业会议、内部期刊、译文资料、简讯、科研报告、总结,产品目录技术说明书等)寄给我们,如需收工本费,来函即付。五、由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本从西部科技情报工作的现状分析着手,分析了西部科技情报工作目前所处的水平与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西部开发中科技情报工作建设的措施,并针对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贝刚 《气象》1996,22(5):14-18
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情报投投入业务使用的气象科技情报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构成,特点;系统上运行的主要光盘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联机检索的资源,最后,简单介绍利用互联网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空气象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民航气象卫星传真广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民航气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现了情报传递自动化,资料分析智能化,产品制作和对外服务半自动化,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工作内容标准化,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航空气象服务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服中心")是传播气象服务信息的窗口,因此也是传播气象科学技术的使者。公服中心结合公众关注的重要天气过程和典型气象气候现象,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公共气象服务媒介、知名主持人与分析员以及品牌活动等优势资源,边服务边科普,实现了科普服务两促进。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7,(5):2-3
在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的高潮中,为了进一步作好气象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多作贡献,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总结了开展气象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我州气象科技情报工作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17.
赵荣 《山西气象》2005,(3):34-35

“西安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于2003年10月开发完成,并投入业务试运行。2004年9月通过陕西省气象局验收,正式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收集、整理实时降水、气温、农气情报,统计历史降水、气温等气象信息,并对其进行图形化、表格化处理,能够快速、直观、全面的提供决策气象服务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产品,在为地方政府指挥防灾减灾、发展社会经济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气象服务是一项民生服务,在重大活动期间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出行都倍加关注。本文旨在介绍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基于特定的网络环境所做的,在网站、手机客户端服务方面的网络安全架构设计和网络应急保障措施,为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哲盟气象处气象情报处理系统邓常源,赵立清,宋玉红(哲盟气象处)气象情报是公益服务必不可少的内容,情报格式和印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效果。为给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快速、准确、清晰、直观的情报,我们按照盟处的要求研制了本系统。1系统简介硬件环境:I...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航空气象也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经过“八 五”、“九 五”的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民航气象卫星传真广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民航气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实现了情报传递自动化 ,资料分析智能化 ,产品制作和对外服务半自动化 ,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工作内容标准化 ,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航空气象服务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航空气象服务部门更应该加强和航空用户的交流 ,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航空气象产品的能力 ,实现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