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湘西某滑坡整治深部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湘西某滑坡坡体整治方案的深部位移监测工程实例,根据分析工程背景资料,得出滑坡的原因为边坡坡脚长期被水流冲刷.边坡岩体遇水容易产生剥蚀。结合深部位移的监测结果定量地分析和描述了该滑坡整治后上、中、下部的运行状态。经过5星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结果很好地反映边坡的深部位移的发展趋势;边坡上、中、下部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该滑坡整治方案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而其沿线滑坡灾害也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针对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 K130+460-K130+760段滑坡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了适宜于该滑坡的边坡处治方案,为今后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整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某边坡滑坡设计及滑坡现状,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勘察对边坡进行分析,表明造成滑坡的直接原因是短时强降雨导致全风化层强度降低,诱发因素是放坡开挖造成坡脚剪出口贯穿;通过对现场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及对滑坡周界的分析,确定滑坡主滑动面倾角为17°,潜在滑动面倾角为24°,据此提出了竖向钢花管群桩+斜向预应力钢锚管框架梁加固治理措施。对加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之上,分析了南方变质岩地区含碎石黏土边坡的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在此潜在破坏模式下的稳定性,同时运用有限元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评价,两种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属于水压力驱动型滑坡,在降雨作用下会失稳破坏.同时对该边坡提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排水沟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太公车站滑坡为例,综合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滑坡稳定性检算、滑坡工程整治受力计算,并根据该滑坡坡面形态、边坡高度、地层岩性等具体情况,采取了上部刷方减载、坡脚设支档结构结合排水工程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主义地对尾芽2号双线隧道出口段顺层滑坡,重点介绍在沿层面垂直方面设置地面砂浆锚中固边坡岩层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并钭其与常规的抗滑明洞和抗滑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成都至南部高速公路悦来隧道出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变形特征,对滑坡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进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危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主要结论如下:该滑坡属中型中层土质推移式滑坡,施工造成的不合理后缘堆载以及雨季季节性暴雨渗入是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危及在建桥梁及其下部公路。建议采用清方+桥梁延孔方案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态设计施工的方法,对边坡施工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确定防护方案,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防止了在软岩地层地带因局部塌滑产生的拉动效应造成山体大滑坡的发生,达到了边坡防护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路边坡降雨引起的渗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饱和-非饱和土的渗流理论,对公路边坡在降雨过程中的渗流规律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元差分法来模拟雨水在土坡中的渗流过程,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预测提供重要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0.
顺层边坡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遇到的边坡灾害类型。本文在总结平兴及其他高速公路顺层边坡典型工点滑坡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将公路顺层边坡按其滑体组成物质及滑面形态分为完全平面式顺层破坏等9类模式,并对各类模式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顺层边坡最为常见的5种破坏模式的特点,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并给出各类滑坡防治参考图。  相似文献   

11.
含顺倾结构面的红层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边坡失稳问题。本文以东南地区一公路红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边坡的致灾因子,并针对该边坡沿顺倾结构面的滑动破坏模式,提出坡脚堆载反压、刷方减载、夯填裂缝、设置排水工程和锚固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建立滑坡模型,采用室内试验法、反算法和极限平衡法确定滑面计算参数和滑坡推力,并对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验算,论证治理措施的可行性。监测数据表明,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多处泥灰岩边坡发生倾倒变形,甚至转化成滑坡,对项目进程造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必须研究倾倒变形边坡的机理,分析其稳定性进而实施治理,或在倾倒变形之前实施预加固工程,保证边坡的稳定。研究结论:(1)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受控于边坡本身的内部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与外界因素的作用。(2)查明边坡体变形破坏机理和各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变形破坏及稳定性程度,针对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3)治理工程中考虑刷方减载、材料置换、锚固、支挡和排水工程等多方案的组合,选择综合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山区铁路路堑边坡常出现滑塌现象,为保证铁路运营安全,需及时采取整治措施。本文以某铁路滑塌路堑边坡为例,根据现场调查、地质水文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剖析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塌机制,并对引起边坡滑塌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整治措施。结果表明:连续降雨以及长期排水不畅会导致地层性质减弱、滑动面下移,将诱发加固边坡发生二次滑塌;为减少对既有边坡防护的扰动破坏,对二次垮塌边坡挡护进行合理加固补强亦可满足边坡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黔张常铁路张家界地区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本区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的分布特点、成因机理及最主要影响因素。对边坡进行定性稳定性分析,并选取典型剖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初步评价不稳定斜坡及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该类地区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及选线原则,为线路的优化和滑坡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希望提高对不稳定斜坡的认识和理解,引起对不稳定斜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合福铁路某区段钙质页岩边坡顺层滑坡,经过对顺层滑坡工点钙质页岩地貌、构造、岩性、风化、水文特征及施工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原因,并据此对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施工后长期的变形监测及季节考验,该区段边坡稳定,处理效果良好。特殊地貌构造产出的钙质页岩,易产生岩层断裂及顺层滑动,施工时需分级刷坡支护,坡脚支挡结构应分段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6.
武罐高速公路崔家梁黄土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罐高速公路武都至洛塘段黄土滑坡分布密集,由于该地区黄土厚度较小,滑坡以浅~中层的中小型滑坡为主,研究认为该地区黄土滑坡的发生主要受降雨、地震和河流的影响,使滑坡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以线路中比较典型的崔家梁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突出坡体结构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中的重要作用,从滑坡地质结构与变形特征入手,建立滑坡坡体结构,分析滑坡形成机理和可能产生的失稳破坏模式,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确定滑坡变形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崔家梁滑坡在天然状态时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降雨或发生地震时稳定性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能产生整体滑动,为选择滑坡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冲 《铁道勘察》2020,(3):43-48
某新建铁路刘坪隧道出口段穿越不稳定富水饱和黄土地层,洞口段为疑似滑坡体。为保证工程施工及运营安全,采用现场钻孔补勘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确定了滑坡体的规模、滑动方向,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了洞口段滑坡体的成因,并结合施工过程,提出了洞外设置防护桩及坡脚反压回填、洞内超前帷幕注浆与基底加固等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目前,该隧道已贯通。实践证明:(1)防护桩及坡脚反压回填对控制滑坡体位移效果明显;(2)帷幕注浆能有效提高土体稳定性;(3)帷幕注浆能有效减少洞内涌水,并可降低土体含水率约10%。  相似文献   

18.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在豫西山区三淅高速公路施工中,因连续降雨及上部施工改变原有地貌造成古滑坡复活,引起桥梁基础产生滑移,为治理滑坡采用了大截面锚索抗滑桩对正在发展中的滑坡体进行加固治理;并就大截面锚索抗滑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技术和治理效果进行了阐述,为以后类似地质病害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的高原斜坡软土是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局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质的软土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修筑路基都将面临路基稳定并如何施工这一课题。通过对该段路基施工的试验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排水治软抗滑”指导原则和处理措施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高原斜坡软土地区的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