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骨外科病房实施主管负责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设立护理业务主管和总务主管,制订工作职责,适度分权、授权并严格考评.结果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考核成绩、增加收入、节约开支.结论 设立主管负责制是护理分层次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戴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53-7154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在骨科设立护理组长,制定护理组长岗位职责和制定各级护士考核标准及岗位职责,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通过质控检查,以达到护理质量的提高。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室的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运作,实行量化考核,质量否决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有的放矢预防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缺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立护士长助理,提高NICU护理质量。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护士进行业务、质量控制、阶段考核被聘任为护士长助理,确定其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待遇。结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得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建立护士长助理负责制,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NICU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在ISO9001框架指导下,如何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有效地培训,树立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的护理品牌意识,设立责任主管护师岗位,实施责任主管护师负责制,再造责任主管护师工作流程,充分发挥责任主管护师的作用,实现按职称上岗。充分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完宅以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护理安全为质量控制要点的护理质量控制程序,降低护理成本,做到无缝隙管理,实现无缺陷服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医院、病人、护士三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玉珍  冯青嫦  林艳香 《现代护理》2007,13(24):2299-2300
目的改进护士排班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固定夜班制,主管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法。结果固定夜班制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健康教育覆盖率从82.4%上升到96%。结论固定夜班制排班方法改进了护士人力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进护士排班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固定夜班制,主管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法.结果 固定夜班制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健康教育覆盖率从82.4%上升到96%.结论 固定夜班制排班方法改进了护士人力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稳定并提高胸心外科ICU护理质量。方法: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在ICU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结果:护理组长负责制稳定并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提高,ICU护士的人力、人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护理服务和质量的均衡性进一步体现,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可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心脏外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调动护理专业技术骨干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心脏外科ICU设立护理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奖金待遇。结果激发了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投诉降低,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制,能使ICU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主管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主管护士对病人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将神经内科病区的48个病床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另一组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对照组)。250例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分别由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很大提高,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和效果的质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新生儿科ICU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的方法和措施。结果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内容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实施新生儿科ICU护理组长负责制,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建立了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激励调动了护理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减少和避免了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自2011年起,护理部正、副主任分区域包干负责病区护理质量,实行定点式跟踪督导与"走动式管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方式,比较实施前(2010年)、后(2011年)年度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实施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前、后,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6项护理质量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设立ICU护理组长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护理组长的任用,提高ICU夜间护理质量。方法符合条件的护士通过业务、质量控制、阶段考核被聘任为护理组长,履行组长职责,享受相应待遇。结果有效防范夜间护理差错事故,提高夜间护理文书的规范性及护理员的夜间工作质量,提高护士长对夜间工作情况的掌握程度;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减少;护士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结论建立护理组长负责制,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保证了夜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岗位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岗位培训需求。方法:便利抽取全国“三甲”医院的208位护理郡主任和192位主管护理工作的院长,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对护理部主任岗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看法。结果:护理部主任认为最重要的前3位培训内容依次是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管理知识,培训方式为培训班、参观学习和学术会议。院长认为最重要的前3位培训内容依次是护理管理知识、护理相关知识(心理、人文和财务)和法律法规,培训方式为培训班、参观学习和专题讲座。结论:护理部主任和主管院长均关注护理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培训方式多种多样,较认可培训班和参观学习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和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的现状,探讨两者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麻醉护理质量认知调查问卷",对护理管理人员、麻醉科主任共123人进行调查,比较两者对麻醉护理质量的认同度差异。结果:护理管理人员对麻醉护理质量中"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认同度高于麻醉科主任(P<0.01),而"护理缺陷"低于麻醉科主任(P<0.01)。结论:护理管理人员与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提高麻醉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按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常规方法培训,实验组将培训内容进一步细化,其中护理质量检查内容按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进行分类,发放给组长,使之了解应掌握的内容。要求组长带领组员护理患者过程中融入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护理组长在护士长指导下协调本组护理人员间、护患间关系,指导参与本组疑难患者护理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个案追踪法督查本组护士工作质量,同时接受护士长检查。培训时间共4个月,将个案追踪法由理论到实践,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病例到全组患者,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自培训起连续6个月评价两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培训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6,P<0.01)。结论个案追踪法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组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质量观,带动全组护士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专科分组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专科分组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护士划分为5个专科组,设立专科组长,护士相对固定完成专科组手术配合。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结论护士专科分组,相对固定工作时间,充分发挥专科组长作用,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护理部在推进护理学科建设中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护理部在推进医院护理学科建设中的策略。方法:①严格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③健全护理科研体系,深入推进护理科学研究。结果: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护士培养取得显著成绩,护理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学科整体优势明显加强。结论:护理部主任在护理管理中,应以科学管理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手段,以创新研究为动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循环滚动护理交班模式在心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创新改革晨会交班模式,每日晨会夜班护士交班后,由1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所负责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交班,并由病区主任与护士长进行现场点评及提问.结果 通过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改革,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融洽了护患关系,医生与护士沟通增强.结论 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实行护理部跟班查房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部对全院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除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及各项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外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在临床各科室的落实情况。通过实行跟班查房制度 ,即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和护士长组成查房小组 ,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跟班查房 ,更全面的了解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护士完成工作的状况以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从而对科室的护理质量做出客观确切的评价 ,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 ,一些护士长好的管理经验得到推广 ,进一步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部专项负责与区域包干相结合的分层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护理垂直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2年在护理部专项负责与区域包干基础上,实行各级护理管理者分层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设置分层目标,实行分层考核。结果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提高(P0.01),护理人员对护理部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分层目标责任制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人、财、物与责、权、利的统一,提高了护理工作目标达成率及护理人员对护理部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