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与污泥回流联用工艺对低浊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可有效改善沉后水浊度,最佳回流比为60%,沉后水浊度从无回流时的1.91NTU下降到1.51NTU;粉末活性炭与污泥一同回流能改善滤后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高锰酸钾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果,污泥回流则强化了高锰酸钾的助凝除浊效果,使有机物去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将含粉末活性炭的沉淀池排泥水回流至混合池,以强化系统对原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并同超滤工艺联用,考察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炭量的提高,炭泥中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均有所增加,对氨氮、有机物的去除率也越高,系统稳定时与0、100和200 mg/L的投炭量对应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36.9%、52.7%、61.5%,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0%、35%和50%,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0%、40%和45%,且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也明显优于常规工艺。沉后水的浊度稳定在2.5 NTU左右,膜出水的浊度稳定在0.1 NTU以下;在30 L/(m2·h)的通量下,PVC膜能稳定运行,几乎没有产生不可逆污染,但当投加量过高时,跨膜压差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某高有机物水源水,采用新型含炭沉淀池污泥回流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分析了进出水有机物特性和含炭沉淀池污泥生物特征,并与混凝/沉淀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18.67%~23.24%和24.49%~31.25%,含炭沉淀池污泥回流工艺比混凝/沉淀工艺大幅提高了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为35.58%~41.88%和38.78%~48.32%。含炭沉淀池污泥培养7~8 d后完成了生物富集,生物量达到100 nmol P/m L左右。由于炭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含炭沉淀池污泥回流工艺对亲水性、小分子质量有机物组分的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常规工艺对污染严重的源水处理效果欠佳以及传统沉淀池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核心的全流程组合工艺中试研究。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工况是:污泥回流比为1%,聚合氯化铝投量为40 mg/L,助凝剂PAM的投量为0.15 mg/L。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量为20 mg/L,此时对CODMn的去除率为41.1%。在各组合工艺中,"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砂柱/臭氧柱/活性炭柱/超滤膜"为最优工艺流程。该组合工艺的出水浊度为0.02 NTU,CODMn为1.99 mg/L,UV254为0.021 cm-1,氨氮为0.19 mg/L,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此外,在投资有限、用地紧张的条件下,也可采用"粉末活性炭/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超滤膜"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深圳市某水库原水,考察了PAC投加量、排污周期和曝气强度对有机物的去除以及膜污染的影响,以优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投加PAC强化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投量为10 mg/L时,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42%和35%;膜池内活性炭随过滤的进行逐渐达到吸附饱和,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3%和5%,24 h排污一次有助于保持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相对较高的去除效果;增加曝气强度,将气水比提高为12∶1,不仅能够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同时还可减缓滤饼层及膜孔内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PAM投加量为0.08mg/L,PAC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浊度为1.0 NTU。  相似文献   

7.
粉末活性炭可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去除有机物,但是常用的接触吸附-沉淀工艺吸附效率低,沉降分离性能差,成本高,通常只用于应急投加。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通过大回流比的泥渣循环形成活性炭污泥层,粉末活性炭在污水中的浓度提升百倍,同时延长了粉末活性炭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促使粉末活性炭吸附有机物接近饱和。与接触吸附-沉淀工艺相比,活性炭使用量降低40%以上,有效降低了药剂成本及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另外,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可利用现有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改造,可同时进行有机物吸附和SS的澄清分离。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出水SS与之前基本持平,色度明显改善。采用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后,整体工艺流程短,节约用地且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8.
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中高密度沉淀池斜管沉淀区出现的絮体上浮问题,对PAM投加量和污泥回流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的投加量与排泥水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在生产中可以根据沉降比快速估算排泥水浓度.回流污泥的浓度和性质受高密度沉淀池泥位影响,适宜的污泥回流比为1%~2%.  相似文献   

9.
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硝基苯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很好地控制了有机物的总含量,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使有机物的种类明显减少;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环境优先控制有机物的关键措施;松花江水中的硝基苯投加量与检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助凝措施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不明显,说明硝基苯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PACT-U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某工业废水的中试研究,探讨了粉末活性炭(PAC)投加量、炭浆回流比、曝气方式等对组合工艺去除COD和色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ACT-UF组合工艺连续运行45 d后可稳定去除废水中的COD和色度物质,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PACTUF系统稳定后,随着投炭量的增大,出水水质提升,综合考虑投炭量为60~80 mg/L比较合适;提高回流比可有效提高COD和色度去除率,回流比为150%~200%较合适;增大回流比能延缓归一化膜比通量的下降趋势,有效改善超滤膜的污染程度,利于延长膜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